陈禹函
偶然遇见,正在恰似江南的朦胧烟雨中。
小小的瓷器,以高傲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我惊讶于它柔美的曲线与淡雅的青花,像墨一样在洁白的瓶身上点点渲染,或浓或淡;又像是画师用工笔细细雕琢的艺术品,人物、花鸟、虫鱼,竟找不出一点儿需要修改的瑕疵。
一件青花瓷讲述着一个故事。
那时,唐宋的宫廷有寂寞的流失,有天天飘零的花瓣,似有若无地讲述了许多被光阴带走的故事。如是,花开花落岂能无梦,更岂能无语?那夜晚对月独酌的诗人,江边豪迈放歌的词者,他们见证了唐宋的繁华,使这瓷器多了几分诗意,浸润着朝代繁荣的复杂。
这样的青花瓷,王子皇孙惊叹于它们的外表与线条,甚至矫情地四处显摆。但真正懂它们的只有默默无闻的手工匠人。漆黑的窑洞、潮湿的泥土,一问小小的工作坊。
在那里,时光会被继承,繁华亦被映染。
它没有见过宫廷的落花,没有矫揉造作的文艺。云的形状、山的姿态、野花的绽放、兽体的比例,都引起匠人的惊讶。探问,试验,他们从眼前的山、云、海联想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面对那未成型的泥坯,所有的祝福都在其中了。把天地万物聚合在一起,既視作等闲,亦奉如敬畏,这便是天人合一观,亦是对物候年轮最纯情最朴素的信仰。
匠人是虔诚的,他们能等待炉火最后的修饰。在他们手中,千百诗词的浅唱低吟轻易地融进小小的瓷器里,简单地描绘出或明或暗的风景。
每一件青花瓷都有自己的生命,它是一种美。但在复杂的外表中,人们却忽略了它泥坯中的简单,它承载着匠人的虔诚和希望,是素净清雅的文化的积淀。
简单亦是对复杂的宽容,当唐宋的小舟承载着繁华消失在一江烟雨中,那些青花瓷显得与现实格格不入,但泥坯似乎不介怀做现代生活的釉底,在千年的历史中流传。它心中的那份简单,在纷繁的世界中着陆,冷藏。
它的青花,已蒙上一层尘埃。
青瓷不响,时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