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重新出发
——记《物流技术与应用》创刊20年

2017-02-28 10:38本刊编辑部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杂志物流发展

本刊编辑部/文

不忘初心 重新出发
——记《物流技术与应用》创刊20年

本刊编辑部/文

20年前,《物流技术与应用》诞生了。在这漫长而短暂的20年中,杂志的跌宕起伏与成长中的快乐交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爆发性增长,物流业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20年来,《物流技术与应用》见证并推动了中国现代物流的创新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树立了良好品牌,成为影响广泛的知名物流媒体。

《物流技术与应用》于1996年12月面世,杂志创始人、主编吴清一教授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写道:“我们为现代物流科学园地献上一朵小花,希望《物流技术与应用》能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乘改革之风茁壮成长,灿烂开放。”20年来,《物流技术与应用》伴随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而发展壮大,已成为物流技术领域的权威媒体,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当年的小花如今根深叶茂,果实累累。

一、创始篇——风云之志,百折不回

《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由我国著名物流专家、北京科技大学吴清一教授创办。出身于高校赋予了杂志敏锐、严谨、务实的文化烙印。

1985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吴清一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日本神奈川大学,机缘巧合下结识了日本“物流之父”平原直先生,接受了系统的现代物流理念,并深深地被平原直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献身物流事业的精神所感动。经过慎重考虑,吴清一决定转行,投身物流事业。这无疑成为他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开创了另一片新天地。回国后,吴清一致力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推广,组织物流学术会议,成立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并促成物流工程专业的设立,为促进中国物流发展不遗余力。

1994年夏,吴清一又一次去东京并拜会平原直先生。得知在中国了解物流的人非常少以后,平原直先生提议说:“中国现在很需要开展物流启蒙教育活动,最好以媒体为工具,面向大众广泛宣传物流的理论与知识。你应该创办一本物流杂志。”

图1.吴清一教授与平原直先生合影照片,平原直先生题写“善邻物流是我悲愿”

图2.《物流技术与应用》创刊时编委会成员

图3.日本流通研究社间野勉社长(左二)来杂志社拜访

图4.第五届中日韩物流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图5.《物流技术与应用》创刊初期封面

这对于一个毫无办刊经验的学者来说并非易事,但吴清一认为值得去做,并义无反顾地开始筹备《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创刊工作,在此过程中他得到了多方支持:日本流通研究社社长间野勉先生详细传授了创办杂志的经验,并提供了初期发展需要的资金;北京科技大学李静波校长热情支持,帮助出具了创刊需要的证明手续,中国物资流通学会胡俊明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胡传映处长、中国冶金企业管理协会卢和煜理事长协助出具支持公函;中国集装箱总公司何铁夫总经理、铁岭精工集团迟庆余董事长,积极地提供了部分创刊经费。

1996年12月,《物流技术与应用》创刊号横空出世,高举着“让世界物流了解中国,让中国物流走向世界”的旗帜,担负着传播物流知识、推广物流技术应用的重任,从此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物流技术领域的发展。杂志得到了多方关注与赞扬:国家领导人万国权副委员长亲自题写了“物畅其流,民富国强”的贺词;94岁高龄的平原直先生为创刊号撰写专文,表达了对中国物流事业发展的殷切期待;欧洲、日本的物流专家和协会也发来了热情的祝贺信。

跋涉路上,曾举步维艰。《物流技术与应用》在经费不足的困扰下保持低成本运作,同时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虽然困难重重,但吴清一教授从没有想过放弃。正是对使命的执着坚守,使杂志一次次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度过难关,不负众望,逐渐得到了市场认可。正所谓“艰难奋斗求发展,几度柳暗又花明”。

二、发展篇——夯实基础,步步为赢

行业媒体的发展总是与它所处的市场环境密不可分。在进入21世纪前后,电子商务浪潮在中国兴起,“物流热”逐渐升温,国家与企业开始重视物流业。《物流技术与应用》也获得了新的生机。

1999年底,《物流技术与应用》第一次走出校园,踏上寻求社会资本之路;2000年底,与国宝集团李忠明先生的合作为杂志发展提供了发展良机。李忠明先生对物流事业具有极大的热忱,愿意为《物流技术与应用》提供支持,共同努力把杂志办好。他对物流技术市场非常熟悉,具体参加了杂志办刊方针、市场定位的研究。他的支持和参与对《物流技术与应用》在市场条件下稳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1年,《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全面改版,从季刊变为双月刊,全彩印刷,以贴近市场的准确定位、深入一线采访报道的鲜活内容、图文并茂的全新形式,华丽蜕变,一亮相就受到好评。编辑部形成了以王继祥为首的经营班子,一群拥有梦想、满怀激情、对办好杂志有坚定信念的年轻人组建起新的团队,以普及物流知识、引领行业发展为使命,拉开了中国物流技术变革的大幕。杂志以专业内容致胜,经过两年的积极探索和不断积累,获得了全面发展。2003年,《物流技术与应用》顺利地从双月刊改为月刊,自此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物流技术与应用》报道内容精选

《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人员2008新年合影

《物流技术与应用》紧随中国物流业的前进脚步,把握市场需求,定位清晰明确。如,“焦点”栏目,以独特视角剖析物流行业热点与难点问题,促进观念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每年年初,编辑部推出的中国物流行业回顾与展望、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市场和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案例”栏目,详细报道中外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与物流成功案例,着重介绍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运作流程、优化改善举措与实施效果,并配合大量现场图片,更具参考借鉴价值。“专题”栏目,深入探讨不同行业的物流特点与物流系统建设思路,指导技术应用落地;此外,梳理物流技术设备的发展脉络,分析市场需求情况。这些文章旨在为广大企业指出物流系统的建设重点与难点,提供适宜的解决方案,同时介绍好的合作伙伴。“权威”栏目,刊登技术分析、理论探讨、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型的文章,以专业性体现权威性。总之,杂志为推动先进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促进各行业物流水平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

中国快速消费品供应链与物流高峰会

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

在出版精品杂志的基础上,《物流技术与应用》还不断在其他领域开拓进取。例如,2000年,组织了中国第一届物流标准化大会,开启了中国物流标准化发展之路;2003年,编辑出版国内第一本《中国物流发展蓝皮书》,总结该年度中国以至世界物流发展概况,受到物流人士的广泛欢迎;2004年,编辑出版《中外物流运作案例集》,提供大量先进成熟的管理经验与业务流程,以参考指导性强赢得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此外,《物流技术与应用》还成立了中国物流资料中心,一方面为读者提供所需的物流图书、期刊、光盘等资料的便利服务,另一方面开设网站广泛传播物流知识并提供交流平台,使杂志成为中国物流资料的流通中心与物流知识的传播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技术与应用》从创刊起就是在国际物流大环境中成长的,在具有了稳定发展条件后,更加重视与国际物流界的交流与合作。自2001年开始,杂志社组织召开“中日物流技术与应用交流会”(后来随着韩国的加入改名为“中日韩物流技术与应用交流会”),开拓了中日韩物流业界交流与合作渠道,为中国企业带来物流新理念与新技术。同时,杂志立足市场,通过举办专业会议搭建起供需双方深入合作的桥梁。如2002年,组织了第一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暨南海国际物流论坛,推动了中国物流学术研究的发展;2003年,举办了中国城市物流发展论坛等活动;2004年,组织召开首届中国物流创新发展大会;2005年,组织召开了“首届食品安全暨食品冷链研讨会”,并举办了“首届供应链金融与金融服务国际研讨会”。这些活动在为《物流技术与应用》赢得良好声誉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随着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物流技术与应用》已成为亚洲最著名的物流媒体,并获得了中国物流促进奖、推动贡献奖等近10项重要奖励。特别是在2006年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国家领导人以及业界著名专家纷纷表示祝贺,这无疑是对杂志取得成绩与业界地位的充分肯定。

三、成就篇——落地生根,硕果累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中国制定了刺激经济增长计划。物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且对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入选“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在政策扶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与时俱进的《物流技术与应用》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步入成熟发展阶段。

多年来,杂志始终坚持内容至上,立足物流技术及其应用,侧重供应链物流管理,先后分析了数十个不同行业的物流系统建设解决方案,报道了数百个供应链与物流案例,刊发了大量专业实用的技术文章。值得骄傲的是,《物流技术与应用》敏锐洞察行业变化,一直以超前的理念引领中国物流创新发展。例如,杂志最早提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理念,最早针对非典时期物流问题提出应急物流理念,最早提出物流资产外包理念,参与推动了中国军事物流发展并倡导军民物流一体化发展,最早提出实时物流理念,最早提出智慧物流理念,最早提出先行物流理念等创新理念,并通过全面深入报道、组织专题研讨等活动大力推进,为物流业发展注入新思维与新动力。

特别是,杂志率先全面系统报道了吴清一教授首创的单元化物流理论,并协助举办“单元化物流研讨会”加强宣传推广。近年来,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小托盘撬动了大物流,单元化物流、物流标准化理念更加广为人知,托盘共用模式在更大范围得到应用,直接促进了我国商贸流通、制造领域的供应链与物流变革,带来整个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成本的下降。

《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新LOGO发布仪式

中国鞋服物流创新发展联盟核心成员集体亮相

此外,《物流技术与应用》在办好杂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媒体传播模式,开办了官方网站、微博、手机报、微信等,加大内容覆盖面,提升阅读便利性;而且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创办了《货运车辆》、《冷链物流》两本新杂志,不断涉足新领域,开拓成长空间。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蓬勃兴旺,《物流技术与应用》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广。自2009年开始,杂志社投入大量精力成功举办了多个细分领域的专业会议,如,连续多年主办了“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中国快速消费品供应链与物流高峰会”、“中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研讨会”、“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研讨会”、“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物流企业家年会”等品牌活动,集聚了专家与企业的智慧共同推动相关行业供应链优化与物流系统升级。

长期以来,《物流技术与应用》同国内外物流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得到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工业车辆分会、香港物流协会、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等国内外专业机构与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青睐,汇聚了大量专家与技术人才,尤其是赢得了数百家国内外知名物流技术装备企业的支持,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推动了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健康发展。

同时,《物流技术与应用》通过资源整合促进行业发展,如:推动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促进了中国托盘事业发展;推动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仓储设施与技术应用委员会的建立,为促进先进物流技术设备的普及应用作出巨大贡献。

多年来,《物流技术与应用》不仅成为广受欢迎的必备参考工具,更被视为引领中国物流创新发展的重要媒体,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物流技术与应用》大事记

四、未来篇——新起点,新传媒

物流技术与应用走过的20年,正是中国物流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20年。20年的历史,是一份喜悦,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激情,一种责任。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每个行业。尤其是电子商务爆发性增长、智能制造成为趋势,引发了商业模式与物流模式的巨大变革,以智慧物流为特征的新物流正在向我们走来。作为物流媒体,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不断创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

《物流技术与应用》已做好准备,重新出发。我们坚信:内容、读者、客户是媒体运营模式不变的铁三角。无论哪种传播方式,内容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人们面对海量信息的今天,精选的内容更显珍贵,一线采访、一线记者越来越受到重视。提供专业、及时、权威的内容报道,是《物流技术与应用》立足的根本与不变的追求。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立体传媒、整合营销”的理念,打造由杂志、会议、电子平台、微信、微博、图书、行业报告等组成的立体化、全媒体传播与服务体系,提供即时资讯、专家咨询互动、线上线下活动等多种增值服务。

在打造精品名刊的一贯宗旨下,《物流技术与应用》形成了“高品质、低姿态,脚踏实地、拼搏奋斗”的文化氛围,拥有一支敬业实干的高素质团队,加上20年打造的品牌优势和丰富的行业资源,使我们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并增添了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未来已来。《物流技术与应用》一直走在创新之路上。特别是2016年7月,我们牵头相关企业与行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鞋服物流创新发展联盟”,还推出了《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系统推进中国鞋服行业物流水平提升。今后我们将继续在整合资源、促进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物流技术与应用》的愿景是:从亚洲最好的物流杂志,到世界权威的物流媒体!我们将不忘初心,以“引领中国物流创新发展”为使命,以提供优选内容、优质服务为己任,化崎岖为坦途,实现新的飞跃!相信未来,梦想定会成真!

最后,对每一位曾经支持《物流技术与应用》发展的朋友,我们在此真诚地道一声“谢谢”!愿未来继续携手并进,共创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杂志物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