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洪波
以新生教育改革驱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成洪波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大学新生教育是实现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的教学过程,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起点与关键节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以新生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系统实施新生教育模式改革,可以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新生教育;高校;人才培养;创新
如果将大学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分析,新生入学教育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起点与关键节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否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再构,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起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创新呢?
大学新生教育,是大学带领怀揣梦想走向新生活的年轻群体,从相对被动、简单的学习环境,进到相对自主、复杂的开放时空,实现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明确学习目标与人生理想的教学过程。实施高质量的新生教育,可以自新生进入大学起,引导其将个人成长目标、发展路径与价值追求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奠定成长发展基础。
高质量的新生教育应充分把握和回应新生的实际需求。现阶段的大学新生,出生于物质丰富年代,成长在互联网环境。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自我意识强、自主能力相对欠缺,知识面广、可塑性强。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审美观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生活影响,更受全球多元价值与互联网环境冲击。在进入大学的初期,面对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人生角色的转换,不少新生容易出现各类“适应期”反应。以下以新生为主体,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分析新生教育的相关要素。
1.实现升读大学的阶段性目标后,没有及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以升读大学为目标的高中教育,使学生在经历紧张的高考后,普遍进入实现目标后的休整期。难进易出的大学教育,使学生普遍存在大学学习生活“轻松”的认知,到大学歇一歇的想法较为普遍;在初入大学阶段,一些学生对上大学的目的、应该怎样度过大学生活、树立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如何选择个人的学习发展道路、如何设计未来的职业生涯等,缺少全面了解和细致思考,渴望发展又无所适从,新的奋斗目标缺失。
2.生理、心理仍处于成长期,易受多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处于心理与生理快速成长时期,处于自我意识、世界观的形成期。一些学生受外部环境影响,价值观呈多元化,更多地关注自我实际利益与自我价值实现,对社会价值实现关注不够,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在面对大学呈现的全球多元文化思想、纷繁的社会生活环境时,部分新生可能产生比较茫然、难以选择的状况。身处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多元化场景,面临生活自理、目标自主、学习自觉等一系列新的要求时,有的新生心理和思想易发生波动,行为上也容易出现情绪化倾向。
3.大学与中学的各种差异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压力。新生初入大学,普遍欠缺大学环境认知与专业发展认知准备。与基础教育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目标不同,大学必须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决定了大学的社会开放性。社会生活时刻影响着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人。从单纯的基础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新生,对社会环境往往缺乏直接的认知,适应环境、化解困难的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普遍缺少专业发展认知,对所学与未来发展的预期模糊。当周边环境开始传导就业、升学等未来发展、社会期望压力,与实际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人际关系、考试、生活等压力叠加,使部分新生思想负担沉重。
1.大学组织管理模式与中学差异明显。相比中学,大学有更接近于社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大学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主的教育管理体系,与中学相比差异较大。大学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主判断、选择、规划、社交能力,要求自主、独立地解决生活、学习、交往中的问题,并提供参与学校管理、进入社会实践的机会。长期习惯于依赖老师、父母解决问题的新生,对此普遍思想准备不足。对组织管理模式的不适应,会加重陌生环境所带来的忐忑、失落、茫然等消极情绪,在入学初期表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活的理想期待与现实存在落差。在以升学为目标的中学教育中,大学是一种理想的呈现:学富五车的大师、优美的校园环境,宽松的学习氛围、快乐的社团活动,释放个性、展示天赋的宽阔舞台,使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美好期待与想象。而当现实生活与理想的大学形象存在差距时,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感,失去内心的平衡。如,单从人际交往看,与中学的小范围区域招生不同,进入大学后,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成长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汇聚在一起,人际交往问题与困扰也随之而来。
3.对大学教育在个体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模糊。与中学阶段明确的升读大学目标不同,大学教育之后的个性化发展特征更为明显。每一位学生都将面临就业、创业、发展等具体而实际的选择。大学之后,个人责任与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不期而至,使大学生的能力发展与责任担当成为现实需要。而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环境条件不一,家庭、社会期望不同,使其承担的责任压力各不相同,对大学的期待也不尽一致。但初入大学,新生对大学能够给予什么样帮助,大学教育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未来,缺乏清晰了解。对个人如何努力配合,学生与学校如何实现共同进步,认识也比较模糊。这使得新生对个人未来发展期望的压力,在入学初期未必能及时转换成为动力。
分析新生教育的诸影响要素可知,大学入学初期是新生角色转换的转折期,新生教育是大学生成发长展的奠基期。教育研究者发现,大学第一年是大学生发展最为关键性的一年。[1]可见,新生入学期是促进新生融入大学、激发学习激情的最佳时期。新生教育的责任与意义重大。
据2013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的调查数据显示[1]:北京高校23%的新生觉得“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如中学”,19.8%的新生“觉得失去了学习目标”,16.1%的新生觉得“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总让我觉得不舒服”,15.6%的新生感觉“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据2013年西南财经大学对川内6所高校2012级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2]:25%的新生被认定为“学习适应不良”,25%的新生被认定为“心理人际适应不良”。调查数据虽然来自北京与四川,但反映的是我国大学新生的普遍性问题。
可见,新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帮助新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衔接,快速全面认知大学;激发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认同感,实现核心价值教育引领;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宗旨理想、素质发展、专业能力的教育,充分利用大学学习环境与资源条件,明确成人与成才的目标方向,主动融入大学和社会,以积极心态和进取精神开启大学生活。
大学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新生教育是帮助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在新的成长与发展空间中,通过了解学校教育资源条件与社会环境需求,实现自我认识、角色转换、定位发展,确立人生发展与奋斗目标的基础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成才激情、引导其融入大学生活的关键节点。
新生入校前,高校应系统研究分析新生的成长背景与思想发展脉络,掌握新生特点,分析其对大学的期待与未来的向往。在此基础上,集中展示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可以有效激发新生的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展示社会发展需求与发展前景,使新生明确未来的发展路径与成长成才预期,树立发展信心,明晰个人发展前景预期,与大学培养过程主动融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面对可塑性、好奇心极强的新生,大学要以引导新生实现基本养成为目标,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等内容,以切合学生特点的养成教育形式设计在新生教育相关环节,通过反复训练、体验、认知教育,实现习惯养成。
同时,高校应将养成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全过程,围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构建教育培养体系,延续以新生教育为起点的各种教育,让学生持续经历大学环境的熏陶、教师行为示范的感染,逐步由被动学习与接受训练,过渡到能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规范品德品行、养成行为习惯、提升专业素质,获得全面发展,赢得社会认同。
不少高校的新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缺少系统关联与延续,仅将新生教育定义为大学生活的适应教育。对利用新生教育集中展示优质教育资源,激发新生内在学习动力,开启学习规划与奋斗目标的认识不到位,缺少全员参与、全方位的资源动员。有的虽然号称举全校之力,但真正投入新生教育的,只有学生处与武装部、教务处等,单兵作战的情况多见。新生教育往往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一个孤岛,缺少与培养目标及标准的具体有效衔接。
现行的高校新生教育,大多集中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两周内进行,军训与新生教育时间重叠交织。很多高校采取军训加综合教育的方式开展新生教育,使新生教育只成为军训的附加。利用军训间隙,开展集中式的密集讲座教学,内容虽广泛,但效果欠佳。对新生期待的与现实接轨的专业认知发展教育,与大学精神相融的人文素质教育等,都缺乏针对性设计与系统性安排。军训结束之后,新生教育随即结束。对新生而言,学习目标、专业前景、社会需求、未来预期,依然较模糊。对大学生活后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仍然难以合理应对。
传统的新生教育基本以纪律、法规、制度、安全、心理教育为主,普遍存在对新生特点,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学生的需求特点研究不充分、教育针对性不强的情况。教育环节缺少多样性设计,教学形式多以课堂说教、灌输式讲座为多,缺乏新生易于接受的互动性、体验感教学。教育内容也重复、单调,缺少新鲜感;无法引起共鸣,使学生普遍“学习疲劳”。
新生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引航作用。有什么样的路线指引,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就要设计以新生教育为起点、契合学生成长发展路径的人才培养路线图。
新生教育担负着奠定学业基础、养成良好习性等重要功能,要着力构建面向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使之不再只是新生入学阶段进行的集中教育,也是针对大学发展需要的渐进式教育,更是延续至整个大学教育过程的系统教育,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的重要途径。以新生教育为起点,针对“学习环境适应”、“理想引领”、“素质发展”、“成长成才”等重要环节,深入挖掘课程内涵,规划内容、设计形式,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帮助新生快速了解自己的角色与定位,快速全方位地认知大学生活,融入大学环境;树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学科德育”理念,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分解融入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育环节,实践全员参与的全过程育人[3],促使新生沿着新生教育提供的指引,走上大学成长成才的路径,实现健康快速成长。
新生教育是新生对大学的第一印象。以新生教育为契机,集中展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卓越师资、丰富资源、优美环境、完善服务、个性平台、发展空间等,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与自信心,迅速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融入度,让学生找到发展方向,明确成长预期,激发学习动力。
集中展示全员参与、全方位服务、全过程育人的大学教育,充分体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好大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学生成人成才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发展全过程的大学,是大师与大楼兼在、学术文化与学习氛围浓厚的大学。
集中展示大学精神,以大学精神激发新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通过新生对大学精神的体验、互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参与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与大学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高水平的教育是充分提供个性发展机会的教育。成长在物质丰富时代的大学生,普遍有着各种兴趣与素质发展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是兴趣发展的最佳时期。要面向学生需要,创建与完善基于个性兴趣的发展平台,建设兴趣俱乐部,为学生的天赋和特长提供发展机会与展示平台。阅读、书法、美术、音乐、话剧、舞蹈等,都应该在大学找到发展空间。
构建基于学生兴趣的个性发展平台,可以衔接学生的成长发展路径,使不同专业、不同学系、不同背景的学生,因为兴趣而组织在一起,通过相互交流沟通,体会不同角度观察世界的感受,接纳其他学科的不同观点,开阔心胸视野,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实现共同学习与成长。学校要通过学生社区平台,开设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课程,实现文理交融、专业互补,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交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生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就在于老师的典范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着“教书”和“育人”相割裂的情况,具体体现为:专业教师以讲授专业课程为主,行“教书”之职责;学生工作队伍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党性教育等工作为主,行“育人”之职责[3]。学生个体在长时间的分离式教育下,将可能导致智育与德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生。
要让面对陌生环境的新生,迅速实现角色转换,融入大学学习与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教师的引领与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师生建立信任、相互交融,首先必须要有教师的行为示范,主动引导;要有教师的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要有教书和育人的交织融合,才能促进新生的行为效仿,赢得学生的尊重。新生教育要针对新生可塑性强的特点,着力加强基于新生视角的体验与感受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加强制度性构建并强化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示范,学生参与、训练,以养成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为目标的活动。以融学习、训练为一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全程行为示范,在经历一定时期的训练后,实现对新生自控性、主动性、协作性的培养和提升,使新生能自然地表现出正确的宗旨理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实现行为养成和宗旨意识的固化。
新生教育是大学帮助学生在人生重要转折点实现顺利过渡、自我超越的首要环节。以新生教育为起点,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关键点,是回应学生对大学的期待,造就卓越师资、丰富资源、优美环境、高效管理、贴心服务的突破口。新生教育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具有时代特征,易于为新生接受的教育方式。高质量的大学新生教育,将成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驱动力,将成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
[1]杨钋,毛丹.“适应”大学新生发展的关键词——基于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3,(3):16-24.
[2]宋瑞锋.大学本科新生适应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川内高校2012新生[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4-38.
[3]成洪波.导入、互构、增能: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种互动逻辑[J].社会工作,2015,(3):67-74.
(责任编校:张京华)
G641
A
1673-2219(2017)08-0099-03
2017-05-01
成洪波(1971-),男,湖南湘乡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博士生,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公共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