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薇
谭正璧及其国学著述
易子薇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谭正璧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同样以治小说史、戏曲史闻名于世的赵景深曾赞誉他“著作三身”,丝毫不为过,因为谭先生一生留下各类著作达150种之多,总字数超过千万,可见其人著述之勤勉、成果之宏富。而谭正璧所作“国学概论”两种和“国学常识”三种,它们是介绍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概况的书籍。各书尽可能采用前人的见解,尤以采用当代学者为多,曾被当时各学校用作语文教学补充参考教材,编著精审,风行一时。在当时用白话文编写国学概论、常识一类书,自然考虑的是浅显通俗,方便易读,从中亦可观其行文思路与著书旨趣。
谭正璧;国学概论;国学常识;国学讲义;著书旨趣
谭正璧是20世纪文史学界的著名人物,沪上有名的藏书家。一生嗜好读书、藏书、著书,早年在家自学,其间大量涉及经、史、子、集及小说、弹词等书籍,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自私塾启蒙至考入师范,又经历了“五四运动”及“文学革命”给广大知识青年的影响,传统与现代,旧学与新知,以及担任中学国文教师积累的经验,这种种境遇和启发,促使谭正璧走上了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研究道路。
谭正璧关于国学方面的著作,依笔者所见大致可分为“概论”和“常识”两类,都是作为语文教学或升学考试等参考教材,行文内容总体大致相近,因此本文将其“国学概论”两种、“国学常识”三种略作概说。
谭正璧(1901-1991),字仲圭,笔名谭雯、正璧、桎人、佩冰、璧厂、赵璧、易璧、谭嘉定等,上海嘉定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谭先生父母早丧,幼年由外祖母抚养,先后就读过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上海大学,最后毕业于私立正风文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历任上海神州女校、上海中学、上海民立女子中学等中学教员,上海美专、震旦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曾出任中国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他还担任过上海北新书局编辑、上海唐棣出版社总编辑、中华书局上海编译所特约编辑、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1]5
谭正璧先生一生历经坎坷,早年生计艰难,但一直都在坚持写作,从未中断。民国二十二年(1933),谭正璧任教于上海民立女子中学,同时又在私立正风文学院中文系补读,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异常劳忙,同年7月毕业。次年转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此后四年直至“七·七”事变前,无疑是他一生中创造性最为旺盛的时期,前后编著出版著作数十种,比较有影响的包括《国学概论讲话》、《国学概论新编》、《文学概论讲话》、《新编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发达史》、《中国文学家大词典》、《中国文字学新编》等。[2]1110其中,《国学概论讲话》和《国学概论新编》正是在谭正璧著作丰硕的这段时期写作而成,分别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9月、民国二十五年(1936)8月出版。而这两本之外的另一本国学著作《国学常识》,则是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期间上海沦为“孤岛”,全家避居黄渡、无锡,为生活所迫,谭正璧曾先后在务本女中、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华光戏剧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震旦大学等校任课的同时,编写的《师范应用文》、《文学源流》、《国学常识》等众多教材之一,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2月出版。关于国学有关的著书,在谭寻为其父作的笔录《谭正璧自传》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文字:“《国学概论讲话》、《文学概论讲话》、《国学概论新编》、《国学常识》这四部书都是介绍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概况,为便于进一步研究古书的原作,用的是传统的四部分法,就是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全部都用白话文叙述,但谭正璧把它们改成经学、史学、子学,而把集部称为文学,这不是自谭正璧开始,前人已有之。各书尽可能的采用当代学者为多。故向被各学校用作语文补充教材,而视为是一种学习研究古典文学的入门书。在当时用白话文编写‘国学概论’一类的书,是从谭正璧开始的。”[3]38由此可证,谭正璧并非出身诗书世家,亦无多高学历,大部分是靠自学才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并且,谭正璧的著书宗旨约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文字务求通俗易解,绝对不用深奥难解的古文,即使介绍古人的著作言论也一概用浅近的文言或纯粹的白话来引述。二是凡叙述历史内容,总是自古及今直至当代,放笔直书,不因有所避讳而不敢下笔。三是引用前人著述的言论,不限于古人,也不菲薄今人,只是根据需要择善而从。”[3]38一篇篇文章、一本本著作在他的切磋琢磨中诞生,凝结着他的心血与追求。不少著作颇有特色与创见,给我国文学领域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国学概论讲话》、《国学概论新编》、《国学常识》自然可略窥他对“国学”的独到见解与认识。[4]248-252
还值得一提的是,谭正璧的著作大致可分为学术概论、中国文学史、小说戏曲研究、人物传记、古书选注、文章选译、文字学、文章作法和文艺创作十类,足称琳琅满目,硕果纷呈。目前已出版的著作将近一百五十种,字数在一千万以上,未刊手稿与报刊上发表的散篇文章还不计算在内,岂只是“著作三身”?他曾说过:“常年如此,寒暑无间。此中自有至乐,非个中不能体会。”诚为其一生勤奋治学的实录!谭正璧一直都在学术的田地披荆斩棘,为后人开拓前进的道路。有人戏称他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也有人推举他为“文史文献专家”,对于一位文化老人来说,这些称呼都是当之无愧。[4]248-252
作为国学教材的《国学概论讲话》,既具有浓郁的学术品味,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俗读物。此书篇幅不大,是一本几万字的小册子,32开本,共213页,分为导言、经学、子学、史学、文学,总计5讲46节。书中穿插习题,蔡元培亲自为书名题签。本书初版由光明书局于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9月发行,民国二十三年(1934)5月再版,民国二十五年(1936)9月第五版,到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2月已出版至第七版;民国三十二年(1943)2月光明书局再发行新版,民国三十五年(1946)8月第三版。自《国学概论讲话》问世以来,短短十余间,就至少印有了十个版次,可见此书受欢迎的程度。然而,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该书几乎在中国大陆绝迹,无人问津,渐至湮没。除了港台地区偶有出版之外,比如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在1983年8月印行过一个本子,2015年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也曾出过平装本,可惜印数都不大,发行面又窄,聊胜于无。近些年来,国内学界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大声呼吁,不要忘本,故而掀起了一波国学学习的热潮。为了响应“国学热”的号召,大陆迟至2014年3月,才由当代中国出版社第一次印刷发行平装本,收录在“小书馆”丛书(第一辑)里。2016年6月至8月间,当代中国出版社在平装本的基础上又先后推出了“小书馆”精装系列,一硬一软,颇见匠心。从本书的版本流传中可知,谭正璧《国学概论讲话》又复活了,它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它的浅显明晰,易于读者去学习与接受,在当今传播和弘扬“国学”上自有其独特的学术贡献与现实意义。
在《国学概论讲话》中,谭正壁先生曾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他把国学分为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五大类,尽管用“文学”来取代古代的“集部之学”与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有些出入,但这种分类的方法在当时很常见。“虽采用通行的四分法……以‘史’次于‘子’后,‘集’部则改成‘文学’”,即形成了经、子、史、文学四科。虽然这种新旧兼用的方法,谭氏也认为“本来不甚妥当”,“但文学如用旧法分目,那么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也无从叙述。为了便宜,也只好贻人口舌了”。虽然自《四库全书》以后,经、史、子、集的四分法成为学界普遍采用的模式,然而这和近代西方按知识类别为学科分类存在着诸多隔阂。我们认为在处理学科分类时应兼顾古今、新旧的模式。[5]5本书冠以“讲话”为名,自然考虑的是通俗易懂,行文上简洁爽利、平白晓畅。从“编辑凡例”上来看,这部书很务实,且抄录出来看:
一、本书专供高中及大学教本或参考之用。
二、全书字数约六万,以全年四十周计,每周二小时,约授一千五百字,适供一学年之用。
三、本书注重知识的真确,材料的实用,故辞意不务深奥,全用白话叙述。
四、本书凡分五讲:第一讲为总论,余以经学、子学、史学、文学分类。凡国学上之基本知识,均已搜辑无遗。
五、本书文学一讲,系以文学的体制分节。作横的叙述,与文学史之为纵的叙述者不同。故即在同级同年教授,不但无重复之嫌,反可藉以互相发挥。
六、本书每节后均附有问题,以便教者发问,学者复习。有所依据。
七、本书系采集参考书数十种,斟酌个人教授之经验故取材或与它书间有雷同,而体制则全然异致。
八、本书专从国学本体作客观的研究,无主观的偏见,叙述如有谬误,尚冀国内外专精此学之大师是正。
从凡例中看出谭正璧的著书思路与宗旨,他这本书有着清晰的阅读对象:针对当时高中、大学生的国学参考书或教科书。内容方面,用经、子、史、文进行分类,以传播国学基本知识为编写特色。在此还值得提到一点,他的著作旁征博引,参考资料非常丰富,这是由于谭正璧治学严谨、搜罗资料广泛的结果,他平时藏书众多,最多时达两万册以上,而且不少是稀见古本。[4]248-252可见其深入浅出,笔力凝练,若无深厚的文献素养和长期的积累,是万万办不到的。
以上凡例,大体从针对人群、授课学时、语言风格、基本脉络、叙述角度、课后思考、参考书目、个人经验八个方面对本书有了清楚的定位,使读者对此书有了初步认识。
以下本文将从内容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第一讲“导言”,共分四节,首论“国学的定义”,谭正璧说:“国学又名国故学,亦名旧学;系对西学、洋学、新学而言。”他在解说国学定义之后,又对国学的目的、国学的分类、国学的方法进行了论述,认为研究国学的方法,“不外四端:一为辨真伪,二为知轻重,三为明地理,四为通人情。”为什么要“辨真伪”呢?中国历史悠久,古代传下来的书籍,其中多杂伪作,如真伪不分,就容易使研究走向歧途,误人误己;所谓的“知轻重”,意思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知识,要学会“提纲挈领、分别缓急”,研究“重且大者”,才易于取得实效;至于“明地理”,他认为一种学术思想的产生,必然与地理位置的变化有关系,因此对学说的分析必须与人物所在地域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然后“叙事无舛”;最后是“通人情”,随着社会的变迁,人情风俗也随之变化,如“上古国土分立,故君权不张。秦代改设郡县制度,故至西汉以后,君权日益高涨。”阐述了郡县制的历史进步意义。
第二讲“经学”,本章包括字义与来源,由五经到二十一经、易经、书经、诗经、三礼、经学派别等,从对“经”字义分析人手,全面阐述了经学的起源、流派、发展的过程,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读来一目了然。
第三讲“子学”,在综论诸子百家的基础上,着重对春秋战国时代的显家学派儒、墨、法等家作了具体的介绍和分析。如说到儒家,谭正璧解释曰:“儒家都为教育家,专传‘六艺’之学,而以教人为生活,所以称之为儒。”笔者认为谭氏是点出了儒家职业特点。关于法家的师承关系问题,学术界除了法家与墨、道、名等诸家的学术联系之外,谭正璧也曾经注意到法家和儒家的联系。他说:“古时礼法并称,二者实相贯通。至管仲主以法治国,法始专就刑罚言。然由此可见法家本起于礼。……礼不足治,而后有法。礼流而为法,所以礼家流为法家。”“礼家”或即指儒家或与儒家相接近。[6]1
第四讲“史学”,在介绍了史书分类的基础上,着重凸现正史、编年、纪事本末等的史学体例。谭氏认为“正史”就是二十四史“纪传”体史的总名。“后来各史的体裁,例目虽有变化,然而总不能超越它们的范围。”这种结论时至今日依然为学术界所认同。
第五讲“文学”,从文体变迁入手,着重介绍诗歌、小说、戏剧、唱本、小品文等。笔者认为,这一讲是谭正璧写得最有分量、最见功力的篇章。谭氏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是位对文学、小说、戏曲颇有研究的学人,所以,他在介绍中国古代的小说、戏剧、小品文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他在谈论“通俗演义”小说时说道:“它是宋元‘讲史’的演进,但内容却由讲史而推及神怪、人情、讽刺、理想、侠义之类。”点出了中国“章回小说”的思想、人物、情节的特点。谭正璧对小品文的介绍更是妙语连珠,说道:“小品文都是发抒离情别绪,或报述生活状态的书简,随手拈来,别有妙趣,与同时其他散文相较,真有天上人间的雅俗之别。”谭氏对小品文是情有独钟,推崇倍至,故有“天上人间的雅俗之别”这样的点睛之论。[7]142尤其能突显作者学术眼光的是,作者把“弹词”专辟了一节来讲,把它和诗、词并列,予以独立的文学史地位[1],此一观念亦属大胆之举了,是章太炎、钱穆二位先生所必不会有的。[8]谭正璧对弹词颇有研究,弹词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说唱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江南、浙东一带以及西南、云贵等地区。谭正璧在后期的著作《弹词叙录后记》中对弹词下了定义:“从文字上来说,它是一种词句通俗、故事性强而有说有唱的长篇叙事诗,也可称是诗歌体小说;从表演上说,它是一种弦乐伴奏、随时随地可以弹唱而受到人民大众欢迎的曲艺。”
弹词开始受到学者们的注意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郑振铎、赵景深、李家瑞、谭正璧、胡士莹、阿英等著名学者都对弹词有所关注,他们对弹词进行搜集、编目、整理和研究,颇多创获,故而这一时期的文章多综合性论述弹词的起源演变、体制、内容等。谭正璧是这个时期最早关注弹词、研究弹词的学者,他在《中国文学进化史》(1929)、《中国女性文学史》(1930)、《国学概论讲话》(1933)、《文学概论讲话》(1934)、《国学概论新编》(1936)等诸书中都有专章、专节论述弹词。[9]162-163
全书如同一幅工笔画,纤毫毕现,细致入微。以上对文本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让读者知其大概。除此之外,本书五讲后面每个章节后都附带有小问题,每个问题都可以从各自章节的内容中找到答案。因此读者在阅读后还可以根据问题进行反思和回顾以加深印象,便于更好地去理解和消化《国学概论讲话》这本书。
自《国学概论讲话》出版三年后不久,又推出了《国学概论新编》这本书,封面题为“中国国学概论新编”,32开,共240页,11万字左右的小书。该书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7月付排,同年8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印行,之后再版过很多次。时隔半世纪之久,台湾地区发行了这本书,河洛图书出版社于1975年9月出版发行初版,丛书名为“河洛文库”。数年来,多次为港台地区书商擅自翻印,其价值可见一斑。1982年8月广文书局印行初版。近些年,2014年7月北京出版社发行“大家小书”系列平装第一版,2016年1月第二版,又在2016年7月别具匠心,推出精、平装。当然,“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袁行霈曾为“大家小书”系列写过序言:“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言归正传,本书为中高等学校提供教学和参考之用,除导言外,分为经学、子学、史学、文学,共4章23节。谭正璧此编专为中大学普通学子而著,以白话行文,无佶屈聱牙之弊,有眉目清晰之便,抑可一扫“国故”之森严恐惧面目。此书以精简的篇幅展示“国学”的全貌,不惟撷取古代学者研究的精华,且大量引用近人研究成果,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又常常备列众说,供读者自己选择,因此它至今看来仍是一册中正平和的国学入门读物,亦可作为语文补充教材。据本书的《编者大纲》:
一、本书专供中高等学校作教本或参考书之用。
二、本书注重知识的实用,且系概论性质,故所搜辑多国学上的普通事项,其过于专门的概从割爱。
三、向来关于国学的书,多依历史上发现的次第,作纵的叙述;但此系学术史的体裁,非概论所宜,故不从。
四、本书根据国学固有的四分法,且参照现代学术的分类,分为经学、子学、史学、文学四部。其文字学一门,向以附属于经学;现因编者已另编《文字学概要》一书,故略去以省篇幅。
五、国学上常因学派不同,有同一问题而异其答案的,本书则采用最普通的说法,而不取一家的偏见;或备列诸说。以便读者自己去选择与决定。
六、本书系根据个人教授的经验编成,且已曾经数度的修改,辞句亦惟浅显是务,以之教学,当无枯索无味及艰深难解之弊。
七、编者学识浅陋,谬误之处,自难幸免。如蒙海内大师,加以严厉的指正,实所深感。
从以上七条可知,本书注重知识实用性,以学术史为体裁、《四库全书》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经、子、史、集四部,以经、子两部为代表,其中尤以经部为重。以思想体系为标准划分,可以分为儒、道、名、墨、法,其中儒家思想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
这本《国学概论新编》与《国学概论讲话》一样,同为中高等学校提供教育与参考之用,此书以精简的篇幅展示“国学”的全貌。与《国学概论讲话》相类似,他介绍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时,仍旧采用传统的四部分法,将经、史、子、集,改称经学、史学、子学、文学。对于国学上一些聚讼纷纭的问题多采用最普通的说法,而不取一家私见;或备列众说,以便读者自己去选择与决定。以下将从内容方面简单介绍:
导言部分单列不设章节,简单地叙述国学的定义、意义等,还引用了曹聚仁、钱穆对“国故”“国学”的一番见解。对于国学这个名词,谭正璧认为虽其终将成为历史的陈迹,而它本身的价值却是永远存在。国学的书籍浩如烟海,还列举了属于国学方面的经典书籍。之后还简略叙说了本书内容中经、史、子、集的编写与取舍:“……本书所述,经部仅限于‘五经’与论语、孝经,子部仅限于儒、道、名、墨、法五家,史部仅限于正史、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集部易称文学,变其体例为诗歌、小说、戏曲、唱词四类,就是把它们加以收缩的结果。这样的收缩,虽不能作为定法,然关于国学上的重要知识,实已粗具大体,当不至于十分乖谬了。”作为通俗的国文教材参考书,可见其编写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每章节之前都有一个“总论”。这与《国学概论讲话》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布局结构上略微不同,《国学概论讲话》的的导言单独设为一个章节,分为国学的定义、目的、分类、方法等,细目详备系统有条理。这些足以见得谭正璧在编写此书时构思精细、思路清晰。而钱穆所作《国学概论》,其体例结构则完全抛弃了“四部”之限,重新构建起了一种以断代学术的概要总结为核心的新“思想史”或“学术史”之模式。
第一章“经学”,本章共分7节。除总论外,其余各节用“五经”来划分,第七章为“论语和孝经”,相较《国学概论讲话》删去了“大学与中庸”这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删减了《国学概论讲话》第二讲“经学”中的第二章“各论”的第九节“附-小学”这一部分,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文字学”,谭正璧在《国学概论新编》的“编者大纲”中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他另编写了《文字学概要》,为了节省篇幅的所以略去了。
第二章“子学”,谭正璧仅仅列举了儒、道、名、墨、法这五家,与《国学概论讲话》“子学”部分中罗列的六家相比,略去了阴阳、杂家及其他学派。太史公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说道:“《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之一的阴阳家列为了六家后,虽然评价并不高,但司马氏祖传世袭的专业是天文历算,阴阳家则也是先秦诸家中唯一专精于天文历算的一家。
第三章“史学”,《国学概论新编》与《国学概论讲话》一样都是从体裁上进行分类,与《国学概论讲话》不同的地方在于,把纪传上、中、下三节浓缩总合成为“正史”一节。谭正璧在“正史”总论部分提到:“‘正史’在现在已公认为二十四部‘纪传’体史的总名,所以一提起‘正史’便使人想起《史记》、《汉书》、《后汉书》……那些书。”但自古以来人们各有认同,唐代的刘知幾曾称“纪传”和“编年”为“正史”,单称纪传体的史作为“正史”来自于《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谭正璧对演变派别做了简说,足以可得其客观中正。
第四章“文学”,上文提到《国学概论讲话》一书斟酌古今,分为诗歌、赋、词、小说、弹词、曲六大类,而以古文与文论附于后。而这本《国学概论新编》在文学体裁部分说道:“……因集部所收,以诗古文为主,虽兼及词曲,然犹未及于戏曲和唱词。所以如以集部为文学,则中国文学仅得下列五类:一、楚辞;二、别集;三、总集;四、诗文评;五、词曲(据四库全书所分)这种分类,不独不能包括中国文学所有的体裁,而也没有全将所谓中国文学包括在内。所以本书不谈‘集学’,而另创‘文学’一目来替代。”这句话说明了编者对文学的认识与态度立场。与《国学概论讲话》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新编把“词”与“赋”和归为了“诗歌”类,“唱词”单独设为一类,略去了小附“古文与文论”。谭正璧在目录上的安排,可见其对弹词、唱词颇有研究。
提及“国学概论”这个词,人们大多会想起现代学术史上的两本书:其一是1922年章太炎先生那本的著作,其二是钱穆先生的那一本《国学概论》[8],这两本书都算得上体大思精的名作,青年谭正璧的后出之作在深度上自然无法与之比肩,当然年轻的作者也未必有一争高下的念头,读他的编辑凡例和导言便能发现作者的思路与上述两本作品的不同旨趣。太炎先生那本书尽管尽可能保留了现场感,却并不易读,他口中的“国学”大致仍是传统的经学和子学的范围,只不过不同于清儒的训诂、考据的纯粹冷静,而是融入了相当数量的独特而竣急,大胆甚至不惜偏颇的立论。这本演讲稿的不少地方章先生是借古人的酒杯,却满斟自己的一盏酽茶。而钱先生那部作品尽管是针对中学生编写而成的讲义,用的却是典雅的文言,讲述更多的是思想史的发展演变,和章先生那本更是泾渭分明,用钱先生自己的话说,是“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8]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其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时贤或主以经、史、子、集编论国学,如章氏《国学概论》讲演之例,亦难赅备,并与这谭正璧旨趣不合。窃所不取。
以上,谭正璧编写的这两部《国学概论讲话》与《国学概论新编》,则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这些也许略显艰涩的内容,给自己开辟出一条新的小路。
在《国学概论讲话》和《国学概论新编》接连出版之后,面对着一本本新书的诞生,谭正璧依旧马不停蹄,奔波编写,又新推出了“国学常识”。
国文研究丛刊系列之一《国学常识》是由上海世界书局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初版,32开,共87页,民国三十二年(1943)第三版,民国三十六年(1947)第四版,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该书局已出至第五版。除“卷头语”外,该书分经学常识、子学常识、史学常识3章,后还附有“文字学大意”,凡例写于民国三十年(1941),且摘录与此书相关内容。
国文研究丛刊编辑凡例:
一、本书专供中等学校学生及同等程度之校外青年课内或课外研究国文之用。
二、本书分初级高级两套,每套三册,自为一阶段。
……
四、高中程度用一套,分为如下三册:1.文章法则。2.文学源流。3.国学常识(附文字学大意)。
五、本书以适合现实生活及青年心理爲主,故多用新颖新出之材料,且概用语体叙述。
六、本书各册应有之举例,初级语体文言并重,高级专重文言,在可能范围内,且多引用教本中习见之文。
七、本书各册后均附习题若干则,以供学者研究,教者考查成绩之用。
八、本书每册字数,各约三四万,足供每学年每周研究一小时之用。
九、本书应用文节引现成材料之处,不及一一注明,总志于此,以表谢忱。
从以上凡例可知对象和学时等信息,这本书是针对高中学生和同程度的校外青年学习国文的参考用书之一,结合当时年轻人的学习国文的需要,采用语体叙述。
上海大东书局于民国三十六(1947)年二月出版谭正璧所编,同名为《国学常识》的一本书,36开,该书相较之前出版的《国学常识》(1942年世界书出版)在书的“分量”上有所增加,一共204页,但内容略有差异,从封面加题“中学国文乙编”可得知,该书专供中学教学所用。内容又分经学、子学、史学、文学4章,与之前出版的不同的是,各章均附带有习题,从文中可查找答案,以便学生翻阅思考,温故知新。近几年来,中国传统越来越受关注,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大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国学系列丛书。时隔半个多世纪,百花文艺出版社在2015年1月出版了《国学常识》第一版,使用的是民国三十六(1947)年二月大东书局首次出版的《国学常识》为底本。
民国三十七(1948)年四月由上海现代教育研究社出版、上海北新书局发行了谭正璧主编的封面名为《国学常识问题》,而扉页却为《国学常识问答》(中国国家图书馆检索系统著录为《国学常识问答》,不完全)。这本书是36开,160页。它又与前两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是用问答的形式讲述国学文法常识,书名页加题为“升学考试必读”,且以这本书的目次举例,共分为八章,一至六章分别为:标点符号用法、文法、作文法、修辞学、文字论和文体论。第七章开始就按朝代从纵向划分讲述文学史,大体分为上古至南北朝、唐至宋和元至现代这三个时期。第八章讲述的是学术概论,分为经学、诸子学和史学三部分。这本书主要是讲述文法章句,实用操作性强,结构精巧,简略得当,实为学子升学考试较好的一本参考书。
因“国学常识”三种的大部分内容相差不大,大体只是形式上有所变化。笔者且以最早的版本,1942年世界书局首次出版的《国学常识》为例,对比之下进行简要的概说。这本《国学常识》分为经学、子学、史学、文学四个部分来介绍国学知识,纲领性总论。深入浅出,门类清晰,便于初学者阅读查阅。在今天,它仍是一册简捷中正的有价值的国学入门读物,亦可作为语文补充教材。
“经学”仍旧是参照《国学概论讲话》和《国学概论新编》的大致目录。《国学常识》(1942年世界书局出版)与《国学概论新编》一样,是按照“诗”、“书”、“礼”、“易”、“春秋”和“论语与孝经”进行划分。而1947年大东书局出版同名书,则把排列顺序变化为“易”、“书”、“诗”、“礼”和“论语与孝经”。内容大意上相差不大,只是形式上变化、在表达上部分句子对调转换了一下。
“子学”中当论及一个小节,将会围绕定义内容、派别变化等小要点进行阐述,本书主要是讲述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引入多家种种称法、见解,限于篇幅缘故,从而结构精炼。而1947年大东书局出版的还选入了许多经典优秀的作品进行佐证,让读者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不仅看起来一目了然、脉络清晰,也便于读者去翻阅和记诵。例如,中论述儒家时,涉及的要点包括:儒与儒家的定义、儒家的著作、晏子、孟子和荀子等典型代表人物,在叙述完基本要点后还精选了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孟子《性善》、荀况《性恶》等几篇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经典著作。
“史学”上仍旧都是按体裁进行横向分类,但每节后的小目又是按时间演变进行纵向叙述,这样横纵交错,泾渭分明,体现了此书逻辑和系统的严密性。
“文字学大意”上,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定义、来源、对象方面进行简单述说,让读者对其有简单的认识,后四章分别为“六书说”、“字形论”、“字音论”和“字义论”这相较另一大东书局版本的有较大差异,那本与《国学概论讲话》类似,除弹词和小附“古文与今文”两章剔除外,两者目次诗、赋、词、小说、戏曲顺序一致。
还值得一说的是,世界书局出版的这本《国学常识》,虽然题名为“国学研究丛刊”,但书的最后还是有设置习题,未免有略微缺乏严谨。与《国学概论讲话》和大东书局《国学常识》在每小节末布置课后习题相类似。
综上所述,经过一番简单概述,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这些书大都是以高中生、大学生为对象,内容大致相差不大,更多的只是细节与形式等方面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国学概论”和“国学常识”这两类五部书,可归纳以下大致特色:
第一,从章节目录上,无论是“概论”还是“常识”方面,它们都设置有大小标题,简明扼要,有很清晰的层次感。从中可以使读者很清楚的把握事情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影响等等,纵观目录一目了然,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框架。
第二,在文本内容上,五部书在总体上给读者的直观感受是平和中正、不偏倚。除《国学概论讲话》在“导言”有关“国学”论述上乍现锋芒,字里行间流露鲁迅“辛辣”的风格之外,另外四本未免显得模棱两可与谨小慎微,遵循圣人的言行,从而不敢大胆的提出新的创见。但作为教科书的“不偏不倚,允执其中”却恰好是对学生作泛泛了解“国学”门径的通俗易懂的较好教材。
第三,在结构组织上,按时间的顺序去叙述学派的流变,材料举例搜罗详备,可能这与谭正璧好藏书、众博览有相当大的联系。更值得一提的是,编者谭正璧别出心裁,除《国学概论新编》外,其他各书都有安排习题,以便学生在阅读过原文之后,温故知新、沿流朔源,在通过对习题的思考与理解反思后,加深自己的对“国学”知识印象,有选择地对其着重记忆,也方便复习。
第四,在语言风格上,这些书都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著述,紧跟着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可以较好的去服务人群,使大众可以更容易、更便于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把“高雅艰涩”的国学带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人们了解国学的行之有效方法。
关于民国时期“国学”定义的论述,20世纪20年代“国故学”曾一统天下。30年代出现另一个国学概念,把“中国学术”简称为“国学”,谭正璧也认为:
国学又名国故学,亦名旧学;系对西学、洋务、新学而言。在海运未通之前。中国闭关自守,国人的心目中,只有中国而无世界,以为中国即是世界。一切的学术,既没有国界可分,故无从产生所谓国学。后来海运大开,中西交通日繁,西洋学术文化,因之东渐,于是产生了所谓西学,随即也有了所谓国学……所谓“国学”,不过是指“中国的学术”而言,以示和“西洋的学术”不同,并无什么费解,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就是有人把他解作“中国的文学”,那么所谓“文学”,也是指广义的“文学”,中国人自己所称的“文学”,其意义和“学术”没有什么两样。
事实上,正如谭正璧所言,西方学术进来之前本无所谓“国学”,“国学”本来就是针对西方学术而言的,乃“中学”概念的延伸。将“国学”视作“中国学术”,是针对西学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晚清对于中西文化碰撞中本国文化的重视与反思,同时也是对重“国”和重“故”的一种调和,比之前的概念,体现出了一种包容与开放的姿态,也是“国学”研究走向成熟的表现。[10]127如果说把“国故学”简称为“国学”,犹如把“西瓜”呼为“西”一样不得要领(曹聚仁语),那么把“中国学术”(或“中国学”)省称为“国学”,就如同在国内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为国民政府一样自然(蔡尚思语),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说胡适用“国故”概念置换“国粹”,把中西矛盾转换为古今矛盾,使“国学”原来的问题意识部分地中断了,那么把“国学”定义为“中国学术”,在某种程度上又接续了先前的中西学术的对冲与互动。然而,提倡者胡适在1927年以后也转而声明“整理国故”是条“死路”,只是为了“打鬼”,“国学”在反对声中淡出了学术论争的焦点,从而导致今天的“国学”考察往往集中在1927年之前,对三四十年代依然在继续并仍然在深化的“国学”讨论较少措意。或是由于三四十年代发表的论争文章数量较少,而普及性的国学读本占据主流,从而论定其“学术含量及影响不过聊胜于无耳,可不置论”。事实上,经过近三十年的提倡和论辩,“国学”的概念即便没有一统的定见,也几经淘汰而主体渐明,即便期刊报纸上的专题论辩文章己不多见,或者说多事之秋国人的关注点多有转移,但“国学”的观念己经深入人心,进而渗入国民文学、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中西文化异同等各大问题的讨论当中。“国学”一名的最终落成及其普及确实有赖于这些国学课程和国学普及读物。借助各种国学讲义、国学读本、国学辅导教材的“国学”论述,我们可以大体窥见哪些“国学”内涵最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即便这些书籍本身的学术含量不高,但由于它们所介绍的内容被认为是国民常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对“国学”概念的别择去取大体还是理性而谨慎的。谭正壁的《国学概论讲话》之类的普及读本,能够推进国学的专深研究,当时学界对此也有着意见的分歧,但是这种未尽成熟的普及却很能昭示社会对“国学”的认同,以及教育界对年轻一代知识结构的期许。[11]38-39
谭正璧这些国学著作作为通俗教材,发行量大,且用以通俗流畅的白话文,从经学、子学、史学、文学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一个清晰明了的脉络简介,纲举目张,时至今日仍然值得充分肯定。[8]同时,他的这几本书是删繁就简三秋树的做法,不追求异峰突起的学术个性,也不奢望汪洋恣肆的深厚功力。只尽量做一个清晰明了的脉络简介。后还附以思考问答题,一般教师用作讲义也可,年轻学子自读也觉轻便可喜。虽然偶尔有点以偏概全,却也不失自家的面目。对向大众普及国学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国学囊括者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拿文学的雅俗举例,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对俗文学进行了一番定义,他认为俗文学是大众的、是无名的集体的创作、是口传的且流传许久方定形的、是新鲜的但鄙俗的、想象力是奔放的,不保守,少模拟的和勇于引进新东西的文学。但事实上,雅俗文学在学界也没有明确的区分,在宋人的眼里,词就是俗文学,而诗就是雅文学。在明清人看来,戏曲和小说是俗文学,诗词是雅文学。这是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很少人以高低贵贱来区分文学,国学也亦是如此,国学同样也有“高雅”和“通俗”两类之分,“旧国学”是高雅的、保守的,是一种精英文化。它用的是典雅纯粹的文言文,在注重内容的同时,总是力图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和突破,通过文言章句展现文字和文章结构的魅力。而“新国学”是通俗的、激进的,是一种大众文化,对形式上的东西并不是很注重,常常用的是口语化或程序化的白话文。当然,书可以区分“雅俗”,但这种评判标准往往对有相同阅读经历和知识框架的人有意义。
总之,读书要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对书的定位,他人的评价都只具有借鉴与参考。谭正璧的国学著作以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于今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意义。
[1]刘树勇.谭正璧及其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3.
[2]张仲礼.上海社会科学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谭寻.谭正璧自传笔录[J].晋阳学刊,1982,(3).
[4]储品良.耕犁千亩实千箱——记中国文史文献专家谭正璧先生[J].社会科学战线,1985,(3).
[5]张波.浅论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特征[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6,(4).
[6]武树臣.法家的师承:出乎儒而返乎儒[J].山东大学学报,2007,(1).
[7]翁长松.漫步旧书林[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8]脉望.脉望馆札记十:谭正璧的小册子[EB/OL].天涯博客,http://tianyablog.com.
[9]李英.赵景深和20世纪俗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3.
[10]王文帅.晚清民国时期国学论争主要问题研究综述[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11]文韬.“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概念的争执及其语境[J].中山大学学报,2013,(5).
(责任编校:张京华)
G09
A
1673-2219(2017)08-0015-07
2017-06-01
易子薇(1997-),女,湖南衡阳人,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