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归潮带来新红利

2017-02-27 20:48
民生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乡情农民工农村

浓浓的乡情、亲情固然可以让一些在外务工的人回来,但对于很多“城归”来说,在哪里创业、生活终究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一万打工钱,三代离别泪。”每年春节过后,进城务工的人与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儿女离别的场景总是催泪的一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之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大多数人离开生养他的故土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们在城市里打拼,学到新的生存技能,并有了一定的积蓄后,更渴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他们的归来会给农村带来什么?怎样为他们的归来创造条件,并让他们回来后更好地发展?值得进一步关注。

“城归”涌现

“农民工回乡做创客”“大学毕业扎根家乡”……近年来,这样的报道在各地频现。回乡创业的人不断涌现,留在家门口就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国家统計局数据显示,2010年开始,中国外出农村劳动力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个百分点。

很多从农村出去打工、经商的人,在经历城市的磨炼后,积累了经验和人脉,开阔了眼界,具备了创业的能力,愿意回家乡发展。据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

回乡的初衷各异。“水是故乡的甜,人是故乡的亲。”这是很多“城归”念叨的一句话,最朴素的乡情往往是吸引他们回来的触发点。而对留在家乡的父母、儿女的牵挂,也是让他们回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浓浓的乡情、亲情固然可以让一些在外务工的人回来,但对于很多“城归”来说,在哪里创业、生活终究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仅有乡情、亲情,“城归”不会大量涌现,“城归潮”的出现与近年来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密切相关。

“这几年回家,发现村里变化真大,水泥路修好了,网也通了,生活像城里一样便利。以前想在家做点什么产业,最愁的就是销路,现在完全可以在网上卖。”陈明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他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漂”了很多年,去年回湖南的老家开网店,卖家乡特色的腊肉。镇上快递点很多,收发快递也很方便。

大量藏在深山人不识的特色产品被“城归”发掘,搬到网上售卖,颇受市场欢迎。也有很多“城归”干起了粮食蔬菜、苗木花卉以及禽畜水产养殖等传统产业,但他们带来了有机、生态的观念,并用标准化、规模化改造提升了这些产业。还有些“城归”将种植养殖拓展到农副产品加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

农村电商在全国各地兴起,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家乡创业。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54%下乡返乡人员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或者营销产品。各类农村淘宝店在广大农村地区火了起来。据阿里研究院和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统计,2016年,全国淘宝村突破1000个、淘宝镇突破100个,不少淘宝村年销售额过千万元。

归来之后

回家乡之后的创业路多是坎坷的。尤其是在创业之初,各种困难、瓶颈问题纷扰,还有猝不及防的天灾,如去年的洪涝灾害等。

不少“城归”在回来后一两年便花光了自己之前在外打工的积蓄,资金捉襟见肘,有的甚至不得不暂停生产或者向亲戚朋友借钱。而技术问题也成为很多“城归”的一道坎,虽然之前在城市有所见识,或者进行了学习,但真正到生产现实中,需要更全面的知识与技术,老本肯定是不够吃的。在摸索中,也有不少人跌了跟头。

即便发展顺利,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合作伙伴或者员工的招募困难重重,在农村,最缺的便是人才,合适的、熟练的工人很难招募,就算是务农,懂得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农民也非常少。

对于“城归”们来说,要想扎根,并不容易。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要使“城归”回去并且干出好成绩,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障碍,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他认为,各地政府首先要高度重视“城归”这样一种新现象,并且在思想观念上确立支持、帮助其发展扩大的理念。其次要调研了解本地区有没有“城归”,以及“城归”干得怎么样、有哪些困难,摸清底数是政府支持“城归”、制定政策的前提。第三,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帮助,比如在有市场的地方,人社部门、工商财税部门、商务部门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对创业、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服务。在人口少、资源条件一般的地方,政府部门可以考虑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向,支持“城归”做适合当地的创业项目等,所以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最后,对相关政策要逐一抓好落实。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政策。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推动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并要求打造一批民族传统产业创业示范基地、一批县级互联网创业示范基地。

2016年1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要求各地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有关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建立返乡的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的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等。

很多地方政府推出了“雁归工程”,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支持。比如,贵阳提出返乡创业农民工可申领补贴及创业担保贷款。

“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人力资本的革命。”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广大农村正在掀起学习知识、学习技术的创新创业的浪潮。“城归”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正在发生变化,旧的人口红利没有了,新的人口红利正在产生。

猜你喜欢
乡情农民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乡情
乡情如歌
侨讯乡情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