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小城空心化更可怕的,是小城里无所不在的污染,从大气到水源,再到土壤。在日复一日的生活或者说是生存中,人们对身边的环保却是麻木的。
时近年关,归乡心切的我直接选择了开车回家,在农历小年的那一天,独自驱车9个小时赶回家乡。以往每次回家,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所以一路走来,我也在想,这一次要好好感受一下家乡的变化。
黄土高原冬日的萧瑟一如以往,但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告诉我,这些年,山西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尽管背负着去产能、资源枯竭等重重压力。
我出生在山西南部的一座四线城市,曾经这里被称为全国最小的县级市。记忆中,家乡并不富饶,但也可以称得上繁华,因为这里曾是整个晋南地区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个国有大厂都处于辉煌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相当不错的收入,生活也很惬意。那时的我还是个孩子,不懂得生活的烦恼,当然那时的大人们也貌似没有那么多烦恼,一切都那样的按部就班。
30年之后的今天,随着铁路、公路的快速发展,家乡在交通、物流上的区位优势早已荡然无存,几个昔日风光无限的国有大厂,也只剩下个别还在,却也显得暮气沉沉。追随着全国的脚步,这里的房地产开发让整个城市的街道更开阔,现代气息也更浓,可掩盖不住的是人气的稀薄。在我的了解中,很多相识的邻居、朋友都在这30年当中,陆续离开了这座城市,而更多认识不认识的年轻人也纷纷去往更“繁华”的城市发展。家乡,虽然被称为空城有点过分,但人口流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曾经我很想写一个关于小城空心化的文章,但当我更细心感受之后,我改变了主意。因为比小城空心化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小城里无所不在的污染,从大气到水源,再到土壤。虽偶有一些声音在感慨、在呐喊,但在日复一日的生活或者说是生存中,人们对身边的环保却是麻木的,这更可怕。
乡间小锅炉
我家乡的上级城市临汾,在春节前夕出了名,严重超标的空气污染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治理不力,让临汾市的主要领导受到了中央及有关部门的约谈。
临汾市治理得如何,几天的时间肯定是看不到什么效果,我知道的是,当我沿着家乡小城城北的高速一路走来,看到了之前并不知道的几个硕大的钢铁厂,一根根高耸的烟囱正呼呼冒着不知成分是什么的烟雾。
到家嘘寒问暖之后,我跟父亲提起了这些工厂,父亲说这些厂有几年了,因为位置正是城北的上风向,所以对整个城市的污染也成了必然。父亲说,“其实更严重的是城里还有周边乡村百姓取暖的散煤污染。每天家里都只能中午开一会儿窗户通通风,早晚根本不敢。”
我点头称是,因为就在我家南侧的楼下,几间联排的平房小院中,都竖着各式各样的烟囱。时间已是傍晚,一股股白色的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烟味儿。
父亲接着跟我说,现在村里人也都想开了,有钱没钱的花几百块钱弄个小锅炉,一家人就足够解决冬季取暖问题。“这些小锅炉是便宜,可造成的污染却是厉害,而且为了图便宜,老百姓烧的都不是过去常用的无烟煤,而是更便宜的烟煤,污染更厉害。”父亲说。
年前一次去城郊的村子里找朋友,朋友的家境不好,烧煤对他们来说也是个负担,所以家里人会把诸如塑料袋一类的生活垃圾也扔到小锅炉里去烧。“我们也不愿意这样,弄得家里一阵阵难闻的烟气,但家里穷,也没辙。”朋友的话,让我无语。
可怕的排污井
大气污染何时能治理好,仍是漫长的等待。然而眼下,却有另一件怪事让我吃惊。
怪事来源于我无意中在路边看到的一个小广告:“专业打排污井”。其实这些年各种关于非法排污水的调查报道看了不少,只是没想到在自己的家乡,这专业的打井队也堂而皇之做起了这样的广告。
这里指的排污井不是给工厂排污用的,而是家用。这是父亲后来跟我说的。“1969年建厂的时候(我出生并在此长大的国有工厂建于1969年),厂里也没有下水道,生活污水就是宿舍楼两边各挖一个大坑,污水排进去,第二天就几乎能渗完。”父亲说。其实这也是中国农村延续几千年的一种排污方式,很多地方农村都会在村中挖一大坑,名曰水塘,实则就是排污坑。
可现在环保工作查得严,露天排污坑至少在我们这样的城市周边农村不多见了,可老百姓还是得排生活污水,怎么办?像城市里通过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这不现实,那土办法来了,在院子里打上一口排污井。“打这种井很简单,30公分直径,5米深就够,只需要在井口处简单处理一下就行。不用的时候盖上盖,不留意根本看不出来。”懂行的朋友说,像这种井把污水排进去,几个小时就会渗得干干净净。
想出这种土办法的人,肯定会在一定范围内被称作“人才”,可实际上,这只是解决眼前问题却会对未来造成无限危害的“暗黑”发明。
从记事起,熟识的邻居和父母的同事就有很多罹患癌症,其概率远超平均水平。后来大家都形成了共识:我们当地的水土不好。可时至今日,仍有人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我們的地下土壤、地下水源,这种麻木不仁令人心寒。
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变更美?揭开这些难看的“疤”,我只是希望家乡能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希望更多的人改变思想意识当中的那份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