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飞
夜晚9点,困倦的眼皮抵挡着飞机机舱内刺眼的灯光。在座位上打盹的我,突然想起,就是去年的今天,我割断了原来的生活,心里装着盲目的勇敢和乐观,飞了1200公里,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
过去是在体制内,现在是在体制外。
不舍与不甘
我依然记得一年前,向教育局递交辞职信的那个下午,副局长表示不解的复杂表情。我心里也五味杂陈。从办公室出来后,我看到旁边的一个办公室门前排着长龙,是刚考进编制的年轻老师们在递交入职手续。他们表情轻松,眼神有光。好不容易考进了编制,他们好像高考中榜一样。
我看着他们,他们像当年的我,又不像当年的我。
体制内,是一部分人的福音。在体制内,意味着也许现在“赚得”不多,但是不用担心以后会断粮。有人乐在体制内的生活,没有大风光,也有大自在。而另一些人,感觉好像进错笼子,总觉着哪里不对。 这种感觉,就像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的资深产品经理,天天被风投围堵,约着喝咖啡:“你出来创业吧,难道想一辈子就这样打工吗?只要你肯出来,我们就投钱给你,不管你做什么。”
不舍与不甘,两头野牛在内心搏斗。
体制内是一口深井,体制外是一片江湖。混江湖前,腰上的剑,磨锋利了么?
成长是关键
不管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最不能放弃的,是不断地自我成长。人生最宝贵的,还真不是豪车洋房,而是丰富的人生体验。而丰富体验的内核,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以一种舒服自然的状态,甚至是一种自己愿意的辛苦,过好每一天。
这种状态和体制并无多大关系。我看有情商极高的人,在体制的框架内游刃有余,蓬勃成长;也看过有人在体制外的残酷竞争下,不堪压力,日日抱怨。
是战士,就去攻城略地;是文人,就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要么走,要么忍。不要拿体制的“挡箭牌”做怀才不遇的泄愤出口。
人都是高看了自己。而高看自己,是人类进化的铠甲,也是软肋。
甲方与乙方
递交辞职信后,我从深井走向江湖,也从甲方变成了乙方。
体制代表了稳定,体制也代表了甲方。做甲方,意味着不用求人,有社会地位,意味着谈判桌上拥有话语权。甲方带来稳定的体面感,继而带来安全感。
有人说,乙方自由的天空更大。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稳定感的自由,太不靠谱。
能放弃甲方的光环,而选择去做乙方,也许只是因为有些东西乙方独有:比如能满足更大的梦想和野心,享受财务自由,更充分燃烧的人生体验。
柳传志的女儿柳青,从“高大上”的投行高盛到“滴滴打车”的CEO,當被问及过去生活和现在生活的不同,她说:“原来住四季酒店,现在住汉庭;原来坐头等舱,现在坐经济舱;原来不求人,现在要求人。”
我相信柳青能克服住汉庭、坐经济舱的心理落差。毕竟创业初期,本来就是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但是,原来不求人、现在要求人,需要时间和谦卑隐忍来克服内心的优越感,这不容易。因为这触碰了尊严、地位、认可等人性中最敏感和脆弱的神经。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自由的光辉。如今,由“滴滴打车”进阶的“滴滴出行”,市值已经超过150亿美元,或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巨头。这也就三年工夫而已。
从甲方跳到乙方,角色的转变,让我多了一个角度审视这两者的区别:有些人是工作的甲方,却是生命的乙方;而有些人也许是工作的乙方,却是生命的甲方。转化的区别关键在于能否有强大的能力,来掌控自己生命的走向和节奏。在人生的途中,生命的河流会越流越宽阔。
看到很多工作性质是乙方的人,却有着甲方的姿态和灵魂。因为他们专业,有价值,被人需要。俗话说,坐着把钱挣了。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是自我价值的布道者。
(摘自《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