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家的老师

2017-02-27 02:37匡天龙
党员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陆文夫校刊诸暨

匡天龙

1

“你是个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是少年梁实秋在课堂上被徐老师叱骂或曰教训的话。徐老师脾气大,学生给他起一绰号:徐老虎。

徐老师虽凶,但极敬业。他自己选编教材,刻成蜡版,油印分发给学生。内容有古文,有白话文,新旧兼收,这在当时是很开明的做法。所选文章篇篇文思精警,辞采斐然,说实话,梁实秋从心里喜欢国文,虽然有点怕徐老师。

徐老师之凶,还表现于批改作文上。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他是不用的,提起笔来,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后,所余无几。梁实秋初次遭此斧削,倍觉灰心。这时徐老师一改凶相,很耐心地对他说:“你拿去细细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拖拖拉拉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讀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梁实秋静下心来,细一揣摩,果然,就在这删削之间,见出老师的功力。梁实秋由埋怨而钦服,及至成名后仍念念不忘:“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这位老师的教诲。”

2

陆文夫童年的老师姓秦,乡间塾师。陆文夫聪明好学,在蒙童中被老师另眼相看。秦老师到外面讲学也要带上他,将之作为“附学”。“附学”的饭食也是由主家供给的,可抵偿学费的一部分,老师宁可少些收入。在馆舍,秦老师并不逼他死读章句,除了经史,也教他吟诗填词,习字作画,并允许看闲书。

秦老师桌上有许多不属于课本之类的书,其中还有小说。傍晚散学后,陆文夫便可翻看,诸如《精忠岳传》《施公案》《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等。晚间无事,秦老师兴致一来,爱和陆文夫神侃,讨论书中的故事,臧否人物的忠奸,品评文辞的优劣,师生之间无拘无束,谈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每至夜深。

這些都在陆文夫幼小的心灵中生下了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私塾取消,秦老师回家种田,日子过得很艰难。但他没有忘记他的学生,常来陆文夫家,将他的藏书送给他,有古文,有诗词,还有碑帖。

3

陈未冬是金庸上小学时的班主任。一次上历史课,讲到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将士虽然奋勇抵抗,但刀矛枪剑怎抵得坚船利炮?陈老师边讲边悲愤不已,情绪激动,突然掩面失声。这件事给金庸留下很深印象,使他从小就感受到爱国激情。金庸功课好,作文出色,陈老师十分赏识他。金庸尤爱古典小说,但那时社会还很保守,《红楼梦》《水浒传》被视为诲淫诲盗。在班上,陈老师唯独允许金庸一人看此类书。金庸有写作天赋,陈未冬在《我的故事》中说:“我对他的每篇作文都细加圈点,认真批改,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评析。我曾把他的作文本交给《诸暨民报》的骆文华,他看后认为很不错,还选了几篇在《诸暨民报》上刊登了。”

陈未冬还让金庸跟他一起编校刊。金庸从组稿到修改、誊清,干得不知疲累。开头出半月刊,后改为旬刊、周刊,小小校刊办得有声有色。金庸一生笔耕不辍,倾力办报,大约正得益于这初始的锤炼。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6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陆文夫校刊诸暨
民国时期金陵中学校刊研究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校刊简介
茅盾与陆文夫
主流媒体轻娱乐型产品的创新设计与传播手法——诸暨日报“今日签”为何能火爆刷屏
一种缘分
陆文夫与《苏州杂志》
——由《苏州杂志》解读陆文夫的三重身份
浅谈利用校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校刊校报为平台 推动教育科研发展
2011浙江(诸暨)犬种展赛各项目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