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贵云
摘 要 网络的发展,形成了新型的社会形式“网络社会”,也有论者把它称之为“虚拟社会”。在“网络社会”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区、肤色、年龄的人们,可以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往。这种交往可以超越时空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具有极大的开放性,选择性和多样性。但青少年作为身心尚未成熟的人来说,社会化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然而新的社会化环境—网络社会对他们的社会化产生诸多问题,这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由网络社会导致的青少年社会化偏离。
关键词 网络 青少年 社会化 问题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介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更不容忽视。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生理发育尚不健全,心理机制尚不成熟,因而在当代纷繁的网络媒介环境中,他们面对各种信息,常常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迷失在信息海洋里,出现社会化的偏离。
1道德危机
技术发展史告诉我们,技术不是一种价值无涉的工具。科技作为人首要的物质创造力量,负载着利益和价值,科技的进步伴随着利益的纷争和价值的冲突。虽然对我国许多国民来说,网络道德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然而,网络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却不会因为国民没有意识到而暂且躲避起来。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
1.1道德意识上相对主义的盛行
由于科学家在设计的前身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让信息在网络中能自由流动,因此,它采用的是离散结构,不设置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设备或机构,这样就成了没有绝对中心的网络世界。与传统传媒相比,它融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于一体,突破了传统传播单向性局限而表现出一点对一点,一点对多点,甚至是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的呈网状分布的信息流动新型传播模式。计算机网络机构的非中心性、开放性等特征,某种程度上与网络上的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个人主义道德观有一寂静的暗合。信息传播的这种开放性乃至全球化,不但打破了传统道德权威的一统天下格局,同时也使得多种“异质”的价值观念异彩纷呈集聚于网上。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类型、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生活准则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冲突和碰撞,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国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网民而言,更多的是困惑和迷茫,而这种困惑和迷茫很容易导致道德上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乃至个人主义。
1.2道德情感上的冷漠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类的发展过程便是相扶相携、相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心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要寻求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和满足,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只能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才能实现。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往得不到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和满足,则有可能引发情绪障碍,导致忧郁症。换言之,人的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是需要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培植和升华的。现在的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里的青少年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在放学后就难以得到满足。于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逐渐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取代,人际关系淡漠和道德情感疏远。
2价值观迷失
接受认同社会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青少年在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一般己经初步形成了核心的价值观念,但尚不稳定,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互联网中良莠并存,多元的價值观念会导致青少年价值观的迷离。
2.1价值观多元化与冲突
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价值标准就不能保持统一,共同的社会目标就无法形成,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就难以保持。因此,通过个体的社会化,使整个社会形成比较一致的社会价值标准是一个社会正常发展所必备的条件之一。但是,网络社会的文化多元性现象,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网民,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标准是不一样的。以往不同阶层和群体各自有其自己的社会空间,相互隔离,互不干扰,相安无事。每一个社会阶层有自己的价值观倾向和生活方式,形成亚文化群,各有各的选择。同时,各个社会群体都设置了进入屏障,如家庭背景、教育程度、职业、经济地位、审美情趣等等,在小圈子内部有效运作自己的一套道德规范和制约机制。
2.2存在意识形态西化的危险
互联网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国际上的强势集团也趁机构建新的意识形态霸权,冲击青年人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网络本来没有中心,强调平等,但因为美国在网络技术上绝对的技术优势以及扩张,美国无疑成了事实上的全球互联网中心。对中国来说,这种不平衡发展的首要的后果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受到严重冲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美国政府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克林顿政府在发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推动信息高速公路建立的过程中,明确强调这是开辟一个新的思想战场,其目的是要用其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念统治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当前的社会依然是西方主导着知识的生产,特别是美国。他们是世界信息知识的生产中心,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生产方面自然也不能摆脱追随西方的影子。而网络作为当前最有利的传播工具,对西方的信息知识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当我们的青少年在网络上反复看到被刻意包装的华盛顿的“光辉形象”与毛泽东的隐私揭密时,看到美国人民的自由选举与中国官员的幕后腐败时,看到微软公司的科技发展与中国企业的濒临破产时,看到美国青年手举可口可乐的灿烂笑容与中国工人下岗饥寒交迫的凄苦面容时,无形之中,西方意识形态的优越感浸入他们的思想,导致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2.3弱化民族意识
网络世界是没有国界的。遨游于网络世界,浏览者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关注,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在他们的概念中主要是不同网站名称和地址的区别,没有国家的差异。当他们在外国网站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是不关注信息是来自哪个国家的。在与他人聊天时,只要聊的开心愉快,对于他人身份国籍也是不关心的。如此等等,使自我的国家身份必然与他者混在一起,逐渐淡化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这正像加拿大著名传播理论家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的到来,从而也形成所谓的“地球公民”。虽然说全球意识的传播,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不至于局限在狭小的“民族主义”范围内。但从另一面来说,却也存在者“去民族化”的危险。
3角色认同危机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相对于现实生活的它也是真实的存在。在这个空间里丰富而充满刺激,在其间你可以体会到由电脑和网络共同合成的一种与现实极为逼真的“网络实在”。例如网络游戏。它使网民感到好似自我身临其境,分不清那是现实的“我”,那是网络的“我”。网络的隐匿性给处于好奇心最强烈的青少年提供了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体会到不同角色体验。然而由于真实社会化与网络社会化的断裂从而导致青少年角色认同危机。其表现为文化冲突。以传媒和网络为工具的网络社会化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化手段的确立,更是作为一种文化建制嵌入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在网络社会化条件下,青年从媒体和网络上接受的社会化信息,与他们从家庭、学校和社区所接受的信息不一样,这说明他们的社会化缺乏完整性。这些矛盾的信息可能会造成深刻的文化冲突。
4人际交往障碍
相对于现实社会交往,网络社会交往的间接性、网络性,使一部分青少年过分沉溺于上网和网上交往而对现实交往产生了较大影响。首先,迷恋网上交往使得一些青少年大大减少了参加日常社交活动的时间,其次,热衷于网络交往使部分青少年疏远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每周超过小时的互联网用户中,有的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斯坦福大学学者诺曼尼认为,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和他们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成反比,因此他怀疑国际互联网会不会制造一个充满孤单者的世界过分迷恋上网或沉溺于网上人际交往现象在青少年当中普遍存在,请看网虫的独白“忽然呼机响了,原来是一个好久没有见过面的朋友。电话的那边传来好友的埋怨才知道为了上网,己经很久没有和以前的好朋友联络过了。所以,决定要立即‘戒网,给以前的每个朋友都打一个电话…”。“恋网”不仅减少了社交活动时间,也使“网虫”下网后变得更加内向、孤独,懒于参加日常人际活动,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任厅.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
[2] 吴庆.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公共治理——世界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