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巧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7-01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轻松活泼的散文诗,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充满童趣的夏天。
在教学本课时,笔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管是识字还是阅读,都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积累和感悟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在设计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玩中学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领悟内容、发展能力。
一、创设情景 初读感知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回忆引趣。课堂开篇,我和孩子们聊一聊夏天的话题:“你们喜欢夏天吗?”一个看似随意的问题,勾起了多少快乐的记忆。孩子们立刻会在脑海中搜索所有关于夏天的画面和记忆。漂亮的花裙,甜津津的西瓜,凉透心底的冰激凌……那是多么惬意呀!就这样,他们在回忆中兴奋,思绪被带到充满快乐的夏天。
(2)欣赏激趣。为了把孩子们对夏天的回忆引向要学的课文,接着播放荷塘美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情感的种子,同时,又于情趣盎然中释放孩子的情感。让他们试着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快乐,又润物无声地进行语言实践。
(3)读题悟趣。当课件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时,出示课题。引导孩子们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滋味。让孩子们在读中感悟原来读书可以这样读,还可以那样读;原来读书是这样的有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为后面的个性化阅读作下铺垫。
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先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孩子们,你们见过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呢?”在孩子们回答之后,出示第一段,朗读体会荷叶的两个特点:“绿绿的”、“圆圆的”。(同时,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几片圆圆的荷叶)
最后设问:“绿绿的、圆圆的荷叶给哪些小伙伴带来了欢乐呢?”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图文结合,边读边演,认识生字
1.自由尝试读,找“小伙伴”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所以,我先让学生自由尝试读,找出“荷叶”的“小伙伴”,在学生汇报的同时随机把这四个“小伙伴”的剪贴画贴在黑板上,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四人为小组,各自在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小伙伴”,把相关的词句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还可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读,比如加上动作演一演。遇到不懂的生字或词句,把它画下来,请教其他同学。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并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3.边读边演,相机识字。
在小组学习之后,我请他们汇报自己学习的情况,并把喜欢的“小伙伴”演一演。譬如“小水珠”段:我先提出“荷叶是小水珠的什么?”,“小水珠是怎样和荷叶玩的?”这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做动作认识 “躺”、“眨”等字,让枯燥的识字融入课堂而变得生动。再让全班的同学一起边读边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加入了一些自己创设的动作,比如把两只小手张开像蜻蜓的翅膀,或者学一学青蛙呱呱呱的叫等。这个时候,我就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也边读边创造性地做动作。在这样的情境中训练语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积累语言,合作演读,联系背诵
《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和演练。于是我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赛氛围,看哪一组同学读得好,表演得好。这样的形式不仅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表演能力也得到培养,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了背诵,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拓展延伸,培养想象力
《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于是,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象:“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请小朋友用“荷叶是我的……” 为题,比一比,看谁说的多。这样设计调动了學生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整堂课教学,我始终把时间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训练语言,辅以“思,议,评,演”等手段,来培养他们能力,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从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喜欢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