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雷, 吕传峰, 刘运振, 刘 军, 苏春海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血管病区, 山东 济宁, 272111)
颅内压监测下持续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的安全性及效果
冯 雷, 吕传峰, 刘运振, 刘 军, 苏春海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血管病区, 山东 济宁, 272111)
颅内压;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 血性脑脊液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本院选取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栓塞后针对血性CSF实施ICP持续监测下腰大池引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55.75±2.4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为(53.42±1.34)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引流,给予患者持续腰大池引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调整脑脊液引流量及速度,避免引流过度,或引流不足。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压监测下持续腰大池引流。腰大池引流管接三相阀,一端经无菌延长管接压力换能进行ICP持续监测,根据颅内压监测数值调整引流速度和引流量。将颅内压控制在8~15 mmHg, 引流速度应控制在10~15 mL/h, 每日引流量250~350 mL, 引流速度平均4滴/min。2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记录2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2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引流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住院时间(9.34±1.15) d, 引流时间(11.15±1.52) d; 对照组分别为(13.25±1.34) d、(28.28±2.38) d。观察组治疗后住院时间和引流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发病急、病情重,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治疗后容易出现后遗症,病死率高。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引起不同的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患者常因血性脑脊液脑膜刺激征出现剧烈头痛、精神症状而出现谵妄,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可增加颅内动脉瘤再出血或其他心脑血管急症的风险。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可引起迟发性的神经功能缺损,导致不可逆的损伤。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软脑膜及蛛网膜组织形成粘连并永久性破坏阻塞蛛网膜颗粒对脑脊液的重吸收,出现脑积水。
针对血性脑脊液,早期、有效的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3]。颅内压监测下腰大池引流术[4-5]是在颅内压监测下实施的,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流速缓慢且均匀,缓慢引流脑脊液能使颅内压缓慢均匀下降[6], 避免引流过度,致ICP下降过快诱发脑疝,颅内出血,或蛛网膜颗粒空虚,增加脑积水的发生率。如果血性脑脊液引流不充分,则延缓病情的好转,增加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率。在腰大池引流过程中,只要头颅CT检查脑基底池可见时,发生脑疝的危险极小,持续腰大池引流能有效降低顽固性颅内高压[7]。当颅内压大于15 mmHg时适度开放脑脊液引流控制阀,增加血性脑脊液引流,以降低颅内压。当颅内压低于8 mmHg时适度缩小脑脊液引流控制阀,或根据颅内压监测情况暂时关闭控制阀,避免过度引流,减少颅内压的波动[8-10]。维持颅内压的正常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血性脑脊液刺激和颅内压波动引起的应激反应,阻止交感兴奋,有利于医疗护理操作,更为重要的是脑保护作用,降低颅内压,增加脑血流,改善脑氧代谢率[11-13]。根据颅内压监测数值指导脑脊液引流,甘露醇等脱水剂的使用,减少了ICP不稳、反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14-15]。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脑积水、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的颅内压监测下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效果显著[16-20]。
综上所述,颅内压监测下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有利于维持颅内压正常状态,缓解头痛症状,减少神智异常及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1] 徐刚, 邵弘, 杜洪宇, 等. 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 10(6): 378-379.
[2] 李翔, 黄耀武. 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7(6): 368-369.
[3] 李亚龙, 刘巧英, 刘树鹏, 等. 腰大池持续引流用于开颅术后60例临床分析[J]. 四川医学, 2011, 32(7): 1113-1115.
[4] 黎兴瑞.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在颅脑损伤中应用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5): 215-216.
[5] 李日, 李文臣, 伦志军, 等. 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用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 31(10): 1055-1061.
[6] 崔大勇, 鲁质成, 綦斌, 等. 持续腰大池引流结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4): 930-931.
[7] 周艳. 可调节输液器在腰大池持续引流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8): 101-102.
[8] 黄青良, 邱小高, 殷春发, 等. 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J]. 江西医药, 2011, 46(7): 610-611.
[9] Bercan Siyahhan, Verena Knobloch, Diane de Zelicourt, et al. Flow induced by ependymal cilia dominates near-wall cerebrospinal fluid dynamics in the lateral ventricles[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2014, 11(TN. 94): 1-10.
[10] Clarke E C, Fletcher D F, Stoodley M A, et 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ling of 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 in Chiari malformation and syringomyelia[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13, 46(11): 1801-1809.
[11] Andrej Kovac, Zuzana Somikova, Norbert Zilka, et 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anel of neurotransmitter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from the rat model for tauopathy[J]. Talant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4, 119: 284-290.
[12] 李亚龙, 刘巧英, 刘树鹏. 腰大池持续引流用于开颅术后60例临床分析[J]. 四川医学, 2011, 32(7): 1113-1115.
[13] 李东, 王照程, 朱明臣.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的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 13(5): 725-726.
[14] 叶汝勇. 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J]. 浙江创伤外科, 2006, 11(3): 224-225.
[15] 伍海青, 张玉成. 腰大池引流在脑肿瘤切除术中的辅助作用46例分析[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4(3): 272-273.
[16] 周正山, 高伟, 谭宪军, 等.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与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 96-97.
[17] 李佰涛, 陈春林, 孙杰, 等.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颅脑外科患者中应用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3): 57-58.
[18] 阮立新, 黄其川, 李新崇, 等.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5): 837-838.
[19] 苏里, 张春阳, 张震军. 腰大池控速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2, 11(11): 1169-1170.
[20] 刘宝来, 田双奎, 田俊敏, 等.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12): 127-128.
2016-10-20
山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2JM4024)
R 743.35
A
1672-2353(2017)01-113-02
10.7619/jcmp.2017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