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伟,刘记强
(1.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省科协)
基于“粮改饲”政策下南阳市畜牧饲草产业发展路径
陈军伟1,刘记强2
(1.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省科协)
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入手,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和农村改革,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粮改饲”以推广全株青贮玉米为重点,以发展规模养殖为载体,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抓住“种、管、收、贮、用”等关键环节,通过“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草企结合”,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能够从供给端入手,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有效对接,搭建大农业层面的产业链条,形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最佳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生产效率较低、资源约束较大、收入增长缓慢等严峻现实,2015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2016年和2017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逐渐明晰。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围绕“粮改饲”政策实施,有效解决去玉米产能、去玉米库存、降畜牧成本、补奶业短板等现实问题,加快种植业二元结构(粮食—经济作物)向三元结构(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转型,全面提高种植业发展质量,保障国家“粮畜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的根本任务。近年来,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品种,在粮食产量的增长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玉米供给宽松、价格下跌,形成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的局面。受此影响,玉米及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快速增长,玉米出现了阶段性的过剩。充分依托当前优质饲草有效供给不足的现状,以玉米为突破口推动“粮改饲”,适度引导玉米利用方式的转变,改籽粒收储利用为全株青贮利用,实现玉米从跨区域销售转向就地利用,促进玉米优势产区向牛羊生产基地转变,这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农业发展提出的潜在需求,也成为三元种植结构调整的关键。
草食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草食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生产总量和生产方式仍明显滞后于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尤其是饲草料供需缺口巨大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草食畜牧业乃至整个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十三五”规划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路径,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必须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集约型内涵式的农业发展道路。通过实施“粮改饲”,以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粮食作物种植向饲草料作物种植的方向转变,实行草畜配套,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是我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当前优质饲草料不足已经成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之一。实施“粮改饲”,将部分籽粒玉米改种为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坚持需求导向,按照为养而种的原则,推动种养关系进行第二轮调整,构建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和谐格局,这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是“粮食安全”到“粮畜安全”转变的重要体现。同时,使用全株青贮玉米,能够使我国奶牛的平均单产从目前的6 000 kg提高到7 000 kg,缩短肉牛和肉羊的出栏时间,有利于提高牛羊养殖生产效率,带动秸秆等资源循环利用,同步提高种植和养殖两个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地形,拥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区位。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许平南襄、沪陕高速公路两个“十字”形重要通道为市域城镇与产业发展轴。南阳飞机场是河南三大民用飞机场之一。已经形成了以铁路、航空、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网络的立体交通运输格局,为畜牧饲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区位基础条件。
南阳市畜牧业产值、肉蛋奶产量、牛猪羊禽存出栏数等多项指标均在河南省位居前列,拥有4个现代农业发展肉牛大县(新野、社旗、宛城、唐河),1个国家级、9个省级、27个市级农业产业化畜牧龙头企业。唐河、新野等7个县市被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内乡、南召等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宛城区被列入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拥有南阳牛、南阳黑猪、伏牛白山羊、淅川乌骨鸡等四大地方畜禽良种;拥有全国最大的地方黄牛良种南阳牛群体、德国黄牛种群和皮埃蒙牛改良基地。
根据南阳市畜牧业现状,截至2015年年底,南阳市肉蛋奶总量达130万吨,畜牧业产值22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牛、猪、羊、禽、奶牛常年饲养量分别保持在170万头、960万头、450万只、9 200万只和6万头左右。据此测算,南阳地区年需饲草超过2 569.6万吨,而全市每年秸秆总量1 000万吨左右(夏季约470万吨,秋季约530万吨),未来每年的饲草缺口约1 500万吨以上,这为畜牧产业发展,尤其是构建畜牧饲草产业良性发展格局,推动“粮改饲”在全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优质的饲草供应是畜牧业尤其是草食畜牧业质量效益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饲草站的建设可以充分解决饲草的生产和存贮问题,形成标准化的饲草产品。通过在南阳市宛城区、卧龙区、内乡县、镇平县等区域建设裹包青贮饲草站和全混合日粮(TMR)站,实现饲草的储放、办公、质检、化验、调度、辅料仓储等一体化,将能够充分发挥饲草站的技术服务优势,形成“各区联动、互为支撑”的区域优质饲草供应格局。此外,围绕县域饲草站的建设,将饲草产业覆盖全域,能够为农民种植全株青贮玉米等饲草提供支撑服务,为饲草交易提供基础,有利于打破饲草产业信息壁垒,为农民创收提供“种植—存贮—交易”便利途径。
饲草作为草食畜牧业上游重要环节,以饲草站为基础,通过对贮存期较长的青贮玉米为代表的优质饲草进行标准化包装作业,即可形成可上市交易的饲草产品。南阳市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畜牧产业发展基础为创新性的打造饲草交易系统提供了条件。在南阳市建设区域饲草交易中心,前期以青贮玉米为主打造青贮玉米交易平台,并加大创新力度,增强畜牧业所需其他饲草的标准化方式,将畜牧业前端饲草行业整体实现线上交易,以市场交易平台的建设助推产业链条的发展,提升畜牧产业上游产业链的收益水平,增强畜牧产业发展整体竞争力。在市场交易的同时积极打造物流配送中心业务运行平台、信息采集发布平台、信息基础平台,通过信息网络的建设使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生产、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进一步打通“粮经饲”核心交易环节,主动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构建提供新的示范。
坚持畜牧产业绿色发展理念,以饲草站的建设为基础,针对畜牧产业链条中形成的废弃物(生活废弃物、牛羊粪便、饲草加工废弃物等),积极采用好氧生物高温发酵固体粪污减量技术处理干清粪、厌氧发酵污水/尿液减排技术,以沼气资源开发为重点,建立“养—沼—种”三位一体生态系统,实现养殖场粪污水的综合利用及零排放。同时,围绕畜牧产业链条,打通“种植—畜牧—种植”全过程的资源循环再生系统,提升畜牧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为构建畜牧产业良性生态提供基础。
以区域肉类、奶类食品国家级检测中心为目标,在南阳市建设国家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为区域内及周边的肉、奶等食品提供检测服务,同时为当地及周边肉类加工及奶类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确保区域内生产及销售的肉、奶等食品全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的要求。以此为基础,与饲草供应、饲草交易、废弃物处理等联动,进一步完善和整合畜牧产业全流程质量监督系统,增强南阳畜牧产业品牌形象,为南阳市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
积极适应畜牧产业发展的新环境、新趋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开放创新作为规划的核心理念,着眼于大农业发展格局,立足南阳实际,充分发挥南阳比较优势,加快南阳市畜牧产业发展体系、畜牧饲草交易中心建设等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对实践的引领指导作用。
围绕南阳畜牧产业发展体系建设,积极布局饲草站、饲草交易、废弃物处理及质量检测等重点项目,强化项目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立南阳市畜牧产业发展项目推进工作组,积极发挥本地畜牧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招商引资,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通过全市畜牧产业发展条件评估,科学布局和推动项目的落地。
以政府为主导,统筹畜牧饲草产业发展,通过“搭建平台、开拓市场、打造生态、强化监督”,增强政府对畜牧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积极发挥南阳的资源优势,吸引畜牧行业科研机构等入驻,鼓励开展畜牧产业基础性创新研究。
围绕财政税收等政策,积极支持畜牧产业链条各类主体获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共同建设开发畜牧产业重点项目。率先成立南阳市畜牧产业发展基金,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
S816
B
1004-5090(2017)08-0003-02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