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温县 454850)
浅谈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和治疗
谢柯柯
(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温县 454850)
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是由于奶牛产后血钙过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其产后瘫痪、卧地不起。从临床发病率来看,晚秋至初春发生较多,怀孕第1胎及第3胎以上的奶牛多见,只有第2胎少见。大多数在产后3 d内发病,5~10岁、产犊3~6胎次的母牛发病最多,愈是高产牛发病愈多。发病与犊牛性别、体质量大小、死胎和双胎无关。产后母牛发生瘫痪的原因,目前一致认为有以下3点:钙随初乳丢失量超过了由肠吸收和从骨中动员的补充钙量;由肠吸收钙的能力下降;从骨骼中动员钙的贮备速度降低。营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钙激素的调节,因此,饲养管理不当是引起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病牛食欲减退,体温正常,心率每分钟为80~120次,有的病牛心搏过速或心律不齐。多数病牛频频试图站立,但其后肢不能完全伸直,只能以部分屈曲的两后肢沿地面爬行,有的患牛两后肢向后移位而呈现出犬坐姿势。该病可分三期。第一期:兴奋期,主要是兴奋和强直,并有感觉过敏及四肢肌肉震颤。病牛不愿运动且不能采食。头振摇,舌脱出或磨牙。体温正常或上升,后肢明显强拘,运动失调,同时后肢伸出,僵硬如棒。第二期:伏卧期,病牛以胸骨着地而卧,意识常消失,头偏于一侧,颈弯曲而倾向于肷部,不能起立。鼻镜干燥,皮肤和四肢末端冰冷,体温低于正常(36℃~38.5℃)。肛门松弛,反射消失。心音强度减弱和心率增加(约80次/min以上),脉搏微弱,静脉难以怒张。瘤胃积滞,便秘。呼吸无明显变化,但可听到呼吸时的呻吟声。瞳孔对光反射机能不全或消失,瞳孔正常或极度扩大。第三期:昏睡期。病牛侧卧,几乎陷于昏睡,四肢伸出,对被动运动完全无抵抗,不能呈伏卧姿势。
根据发病后奶牛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时间进行诊断。同时还应检查肝、肾和心肌的功能,尤其应检查运动器官的损伤程度,看是否有神经麻痹、肌肉破裂、骨节脱位、肌腱断裂、骨折、产后血钙过低等。可通过视诊、触诊,并从牛的知觉敏感性、站立时表现来诊断牛的器官损伤程度,同时配合血液生化检查可有助于临床确诊。
给奶牛静脉注射20%的葡萄糖酸钙500 ml、盐酸毛果芸香碱5g、5%的葡萄糖酸钠1 000 ml、10%的葡萄糖1 000 ml、安钠咖3g、维生素B12g、维生素C10g,每天2次。如果采用上述处方治疗3d后奶牛仍不能站立,可从第4天开始坚持每天人工帮助其站立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同时在上述处方的基础上加20 mg地塞米松,去除盐酸毛果芸香碱,静脉注射,连注3d。
用0.1%的硝酸士的宁注射液5 ml百会穴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2 d。停止注射后,给奶牛喂服健胃类中药,并辅以维生素B、小苏打粉等调理胃肠功能。
5%碳酸氢钠500 ml,静脉注射。0.5%氢化可的松80~100 ml,静脉注射。维生素B1200~300 mg,肌肉注射。
对继发性前胃迟缓,可兴奋前胃,恢复其运动机能,药用10%氯化钠300 ml,10%糖酸钙500 ml,10%安钠咖20 ml,静脉注射,同时配合补中益气汤:炙黄芪70 g,党参、白术、陈皮各60 g,炙甘草45 g,升麻30 g,柴胡30 g,水煎,候温灌服,疗效较好,多于1~3d内站立。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干奶时可集中饲养,临产牛要有产房或单圈饲养,圈舍要清洁干净,运动场宽敞,能自由运动,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
加强对临产母牛的监护,提早采取措施,阻止临床型病牛的出现。分娩前5~7 d在饲料中给予大量维生素D(2 000万~3 000万IU/d)可减少发病,但若在产前4 d停止饲喂,则母牛更易发生该病。按规定的维生素D量饲喂,若超出上述时间,则有发生中毒的危险,故应避免,产犊前8 d静脉或皮下注射结晶维生素D31 000万IU,每天1次,连续8 d,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但静脉注射后动物间或呈现严重反应。所以,增加妊娠后期母牛的光照时间,补充胡萝卜、鱼肝油及维生素D,可帮助饲料中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对于高产、老龄奶牛及有瘫痪病史的牛,在产前7 d或分娩后静脉注射钙剂、磷剂。对该病的预防有良好作用,此方法已在生产中被普遍采用。其处方是:10%葡萄糖酸钙液1 000 ml、10%葡萄糖液2 000 ml、5%磷酸二氢钠液500 ml、氢化可的松1 000 mg、25%葡萄糖液1 000 ml、10%安钠咖20 ml,1次静脉注射。助产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消毒,不要用力过猛,造成产道组织损伤。奶牛怀孕期间,要随时注意其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治疗原发病。
产后推迟泌乳或者只挤出部分乳汁(视产奶量的多少只挤出1.5~2.5 kg),以维持乳房内的压力,以预防该病,但效果可疑,而且能使隐性乳房炎加重,变为急性临床型。
S858.23
B
1004-5090(2017)03-0019-01
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