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青贮玉米推广应用现状与思考

2017-02-27 18:04郑爱荣王建军王彦华张晓霞张国启李桂莲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1期
关键词:草食饲草料青贮饲料

郑爱荣,王建军,王彦华,张晓霞,张国启,李桂莲

(1.河南省饲草饲料站,河南 郑州 450008;2.许昌市建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全株青贮玉米推广应用现状与思考

郑爱荣1,王建军2,王彦华1,张晓霞1,张国启1,李桂莲1

(1.河南省饲草饲料站,河南 郑州 450008;2.许昌市建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近年来,我国苜蓿、燕麦草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国产优质粗饲料不足成为制约我国草食畜牧业尤其是奶业发展的短板。全株青贮玉米具有产量高、质量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是保障草食畜牧业健康高效发展的物质基础。笔者阐述了全株青贮发展的重要意义,我省全株青贮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乃至全国草牧业发展尤其是全株青贮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的重要意义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关于玉米的表述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家对以全株青贮玉米为主的粮改饲从试点到扩大,对玉米籽实种植从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到进一步调减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1 000万亩,充分表明全株青贮玉米对畜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全株青贮玉米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全株青贮是在玉米籽粒乳熟末至蜡熟初期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鲜绿全株,经切碎装入容器内压实封严,厌氧发酵后而制成的青贮饲料。全株青贮饲料中玉米籽粒重量约占全株总干物质重量的45%,其消化率可达到90%以上;茎叶部分占全株总干重约55%,消化率60%~70%。纵观国内外畜牧业发展,除了牧草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的国家外,没有不以青贮尤其是全株青贮为草食动物的主要粗饲料的。河南作为草食畜牧业大省,是国家绿色奶业带和肉牛肉羊产业带重要组成区域,是保障草食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力量。同时,我省作为玉米种植主产区,如果在玉米主产区和牛羊养殖大县发展玉米全株青贮,可以有效减少牛羊等草食家畜饲草料供需缺口,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据专家测算,玉米全株青贮饲喂方式与传统玉米籽粒和秸秆分开饲喂方式相比,可使1头肉牛的饲料成本降低950元,折算到每吨牛肉的成本相应会减少3 150元;在奶牛上应用玉米全株青贮饲喂能降低每吨牛奶饲料成本300元。在当前牛羊养殖效益有所下滑的背景下,千方百计降低饲养成本,是保持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发展全株青贮切合草食畜牧业发展实情和趋势,是保障草食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质增效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1.2 全株青贮玉米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途径

我省是典型的农业种植大省,又是畜牧养殖大省,如何充分发挥两大系统耦合效应,推动循环发展,提高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践的一个课题。根据调研结果,每年我省玉米消费量的60%以上都用作饲料。但种植业在品种选择和种植方式确定,农产品加工业在加工工艺制定等环节,种养加结合不紧密,很多情况下满足不了养殖业的实际需求,造成种植业产品和加工业副产品的饲料化利用难度高、效率低。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组织农业生产时,统筹考虑种养加三个产业的需求特点,兼顾三方效率和利益,促进种养加高效协调发展。玉米和玉米秸秆是养殖业需求量最大的饲料原料,以玉米作为突破口,以草食家畜饲草料需求为导向,调整玉米种植品种和利用方式,兼顾发展优质饲草作物,既满足草食家畜养殖的饲草料需求,又能推动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为农业结构调整探索有益经验,是当前我省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结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四优四化的重要举措。

1.3 全株青贮玉米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渠道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正经历深刻变革,畜牧业发展面临着畜禽养殖利润空间遭遇到价格“天花板”下移和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农业效益持续下滑。自2015年以来,玉米收购价格断崖式下跌,导致卖粮难发生和种植收益大幅减少,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据研究分析,籽粒玉米的收获指数(籽粒收获物占玉米总干物质产量的比值)仅为0.45左右,而青贮玉米的收获指数可达0.9以上。以我省为例,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约4 975万亩,其中籽粒玉米近4 775万亩,青贮玉米种植约200万亩。全省平均籽粒玉米亩产值=亩籽粒产量345千克×估计价格(1.5元/千克)=518元。青贮玉米亩产值=亩青贮产量3吨×平均价格(300元/吨)=900元,比籽粒玉米高约382元。如果种植青贮专用玉米,其产量和收益会更高。同时发展全株青贮可提高玉米的整株利用率,有助于解决玉米秸秆的随意丢弃和焚烧难题。

2 我省全株青贮工作取得的成效

粮改饲试点的积极推进,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的大力实施,奶牛单产提升行动的有效开展,以及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省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更为全株青贮工作提供良好的契机,全株青贮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近年来我省以发展草牧业为契机,2016年,更以实施国家粮改饲试点为抓手,大力推进全株玉米青贮种植利用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全株青贮1 730万吨,年均全株青贮346万吨;到2016年,全省全株青贮达到603万吨,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01余万亩,全省玉米品种由普通籽实玉米向青贮专用品种转变,专用青贮品种种植面积占全株青贮总种植面积的20%左右,比2015年翻了一番。个别地区实现了全株青贮一年两茬,亩产全株青贮6~7吨,与2011年亩产2.8吨相比,提高了一倍以上。全省标准化规模奶牛场基本实现了全株青贮利用全覆盖,规模肉牛场全株青贮使用比例达到30%以上;据我省DHI测定中心对177养殖场7.7万头奶牛测定数据显示,奶牛单产“十二五”期间平均提高1.7吨,即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乳品质量和养殖效益,有效提高了草牧业发展质量效益。

2.2 生态循环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我省大力倡导种养结合,草畜配套,集群发展,探索出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株青贮种植模式。并重点培育推广了新野科尔沁、河南中荷、上蔡牛硕、漯河万昌、延津首农、鹤壁中鹤、嵩县益豪、濮阳汇源等一批种养结合、草畜配套规模企业,不断扩大全株玉米种植面积。如新野科尔沁公司流转3万亩土地发展“甜玉米+青贮专用玉米+小黑麦+蔬菜”模式,一年三茬饲草,实现了1亩秸草1头牛的目标;上蔡牛硕牧业有限公司以发展奶业生态循环经济为突破,种植青贮玉米3 000亩、苜蓿3 000亩,形成了“种草-养畜-有机肥-种植”循环生态发展模式,实现了农牧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发展。统计显示,2015年,全省765个养殖场户共流转土地67.14万亩。以郑州花花牛集团为代表的十大奶业产业化集群,以南阳科尔沁为代表的十大肉牛产业化集群和以鹤壁中鹤集团为代表的五大肉羊产业化集群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工作快速推进,进一步引领我省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利用工作。

2.3 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全省各地通过鼓励引导流转土地种植或与农户协议收购等方式,建立起更适合当地农牧业协调发展的种养结构,积极推进全株玉米等青贮饲料产品种植、收贮、加工和使用。全省用于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的耕地面积占当地作物种植总面积的比例逐年提高,如2016年我省籽粒玉米面积调减40万亩,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01万亩,且相对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示范。

3 青贮专用玉米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3.1 全株青贮数量不足,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

虽然2016年,全省全株青贮达到603万吨(鲜重),全株青贮种植面积到200余万亩,但仅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4 975万亩的4.02%;根据我省奶牛、肉牛、肉羊饲养量,牛羊等草食动物对青贮饲料的需求在18 000万吨(鲜重)左右,青贮专用玉米的需求按20%计算,也需要达到3 600万吨;与畜牧业发展实际需求相比,依然存在专用青贮产量低、数量少、质量差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我省草食畜牧业发展和优质草食畜产品供应对专用青贮玉米的需求。

3.2 全株青贮技术不规范,质量不高,浪费严重

我省绝大部分养殖场在收购全株青贮玉米时仅从全株中是否有玉米棒及玉米棒的比例进行定收购价,没有根据营养成分含量及适宜的含水量来进行以质论价,导致从源头青贮饲料质量就难以控制。大部分养殖场前期规划论证不科学,造成青贮设施建造不科学、秸草加工饲喂机械设备不配套,再加上操作人员素质较低,导致青贮全程技术操作不规范,部分养殖场制作的青贮饲料顶层霉变达到20 cm,四周甚至中间霉变严重,营养成分含量大幅下降,可消化吸收利用率急剧降低。另外,日常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饲喂过程中又造成抛洒和随意丢弃,造成青贮饲料10%~20%的浪费。

3.3 全株青贮质量控制应用体系建设不到位

青贮饲草是草食家畜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粗料的科学优化配比是草食畜牧业生产获得效益的关键所在。据统计,我省99.5%以上的养殖场没有建立质量分析实验室,对青贮前、青贮过程中及青贮后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变化缺乏准确理性客观的掌握,仅从感官上进行粗略把握。另外对青贮饲料的黄曲霉毒素更是未进行检测,个别养殖场为减少青贮饲料浪费,即使青贮饲料霉变也进行饲喂,严重影响草食动物健康。由于未对青贮饲料等粗饲料质量进行分析,草食动物全价饲料配方仅是根据精料的检测结果加上粗料的理论结果进行调配,导致全价饲料配方不科学,无法实现动物饲料配方的科学化和饲养成本的最低化。据估算,我省每年仅因青贮饲料质量未分析直接造成青贮饲料的损失和浪费就达到180万吨,增加饲草成本1.8亿元。

4 全株玉米下一步发展对策与建议

结合我省实际,迫切需要大力推广应用优质全株青贮玉米,提高奶牛和肉牛养殖效益,带动农民增收,促进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推广应用全株青贮玉米,实现全株玉米青贮加工与科学饲喂,必须以先进的理念,采用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集成推广应用良种良法。

4.1 注重以养定种,充分发挥养殖主体作用

草食家畜养殖企业是全株青贮饲草料的用户,是青贮产品转化增值的主体。推进全株青贮,必须充分调动养殖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示范引领带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收益。各地在发展全株青贮时,要以具有较大规模青贮饲草料收贮利用能力的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企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兼顾具有稳定青贮饲草料供销订单的专业收贮企业和合作社。

4.2 注重精准管控,强化质量控制意识

要让养殖场户切实认识到青贮饲料质量对企业发展和效益获取的重要性,强化青贮饲料质量全程检测控制意识,加大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从源头上和各个环节控制质量。通过正规科学实验室对青贮玉米原料及其青贮饲料的分析测定,建立青贮玉米质量信息数据库。通过应用近红外技术等现代技术装备和手段,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效率和手段,实现青贮全程实时检测控制,建立精准快速高效青贮饲料质量控制体系。通过青贮专用品种筛选、田间科学管理、现代高效适时收割加工、适宜菌种筛选处理、青贮全程规范操作管理、青贮饲料科学饲喂等环节控制及质量分析建立青贮专用玉米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依托数据库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全株青贮饲料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对青贮饲料质量的实时监控和指导。

4.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种植利用积极性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方向指引作用,引导带动更多的养殖企业和种植户种植全株青贮,建议财政部门结合现有专项资金,加大统筹力度,积极支持全株青贮。农业、畜牧部门通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有关项目,推进饲料作物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农机部门将饲草料收贮运输机械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加大对全株青贮玉米收获、打捆、裹包、加工等农机具的补贴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青贮玉米产业,对符合条件的种植场户可积极争取政策性保险、农田统计、土地流转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与全株青贮收贮加工利用企业建立协议收购保护价,确保种植全株青贮收入不低于种粮收入。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全株青贮生产的信贷支持,对租赁土地种植青贮玉米或签订合同收购全株青贮玉米的养殖场,优先给予贷款扶持,帮助解决集中收贮资金短缺的难题。此外,各地还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将财政资金用途向企业实际需求方面倾斜,尽可能集中连片、种植收获匹配,聚焦关键环节,简单有效操作,更有效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4.4 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提高全株青贮技术水平

建议科技部门实施一批青贮专用玉米良种工程,加强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和新品种培育,选育一批适宜我省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全株青贮玉米新品种。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品种区域试验,对新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等进行评定,完善青贮玉米新品种评价测试体系。组织开展青贮玉米种植、收割、加工等应用技术研究。建立专家包片挂钩指导服务制度,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产业技术体系和行业协会的人才优势,将专家与青贮玉米产业发展任务挂钩。农业畜牧部门及时组织专家组应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开展技术指导,加强协作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学习培训与技术交流,提高技术支撑水平。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优化青贮集成技术,实现青贮饲料的科学制作,提高青贮饲料产业发展技术水平通过推动草食动物全株青贮玉米科学饲喂和家畜高效饲养管理,最终实现优质草食畜产品产出和草食畜牧业发展高效益。

S816

B

1004-5090(2017)06-0003-03

2017-04-05)

猜你喜欢
草食饲草料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清丰县奶牛饲草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河南省:积极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
青贮饲料喂牛有讲究
欢迎订阅2015年《草食家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