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关怀和担当
在人民政协这条道路上,他一直走了二十三年,政协给了他一个博大的舞台。
何香久在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工作过的绿岭集团采访,为编剧以李保国事迹为原型的电视剧《好大一棵树》积累素材。
在成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之前,何香久已连续担任了两届市政协委员、四届省政协委员,同时担任了两届市人大常委和市政协副主席。在人民政协这条道路上,他一直走了23年。
回顾23年的历程,他深切感受到,一个人的肩上有了使命,生命才会有重量。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文化建设工作的知识分子,政协给了他一个博大的舞台。
担任省政协委员期间,他差不多每年都是提案较多的委员,而这些提案也大多被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发挥了作用。有的被列为1号提案,得到省委书记、省长的批示,还有一些被评为优秀提案,受到嘉奖。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仍是每年提案较多的委员之一。他的《关于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几点建议》《关于取消京津冀长途漫游费实现通讯一体化的建议》《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提案曾引起过重大反响,并得到了有效采纳。
很多记者问他:你是文艺界委员,又是作家、学者,但你的提案却更多涉及到了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比如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农民工问题、养老模式、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务员工资改革、食品和饮水安全、乡村教育、农村物流、新能源汽车、生态环境治理、京津冀一体化、供给侧改革等等,这些在内容上没有关联的提案都是怎么产生的?
2015年2月10日(春节前夕),何香久去看望慰问任丘革命母亲。
他回答,我的身份不仅仅是作家和学者,还是国家公务员,每天我都在一线工作,每年我都有大量时间在基层奔走,我提出的提案,不论涉及到哪一个领域,都是我平时思考最多又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之后才提出的,我的提案只有一个核心命题,那就是民生与发展。
连续四年他都有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提案,如《关注“文化民生”,让农民真正享受“文化红利”》《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的建议》《为农民工的文化生态进一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农民工不能边缘化》《80后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现状与建议》等等,这些提案都引起过广泛的社会关注。这个系列提案产生的背景,是他同农民工群体的亲密接触。他曾在工地上与农民工一起喝冷水、啃凉馒头,也曾在北京立交桥洞里裹着棉大衣和塑料布与农民工兄弟一起露宿。他的手机上存了不少农民工的电话号码,而且他的手机号码也向农民工兄弟公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张农民工的报纸——《农民工导刊》,正筹建中国第一家农民工图书馆和第一家农民工网站,他说:我要切切实实地为他们做些事情。
作为一个作家,何香久深知好的作品是用脚写出来的。同样,好的提案也靠迈开双脚“走出来”。2015年他倡导发起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纵横中国,绿色出行”活动,南到福建、江西,北到辽宁,作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调研与推广。几千公里走下来,产生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提案。落到纸上不超过2500字的提案,却要用大半年的时间,几千公里的行走来完成。到沈阳东软集团和丹东黄海集团考察,正是北方遭遇六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露天温度零下三十多度,一下车浑身就像浸在冰水里,一下就冻透了。乘坐在黄海集团刚下线的新能源商务车上,他心里却涌上一股暖流。如此极寒天气,正是试验新能源汽车性能的绝佳时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壮丽前景,也让他备受鼓舞。这个提案引起充分关注,有几十家媒体报道,“新能源汽车”成为两会热词。
两会期间接受小记者采访
本届政协过来的四年内,他出席过双周议政座谈会和两次专题议政会,参加过四次全国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这在委员中是十分幸运的。他深切感受到,人民政协为委员搭建的参政议政平台是多么广阔。同时也感觉到作为一个全国政协委员,所肩负的使命何其重要。
(作者曾钟现任《环渤海文化》报总编辑,王蒙文学院副院长。著有散文集《寂寞的人坐着看花》,传记《孔繁森》《恽代英》《瞿秋白》等,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编辑/王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