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信义:中国人的贵族精神

2017-02-27 02:25
新传奇 2017年47期
关键词:宋国楚庄王讲义

回溯历史,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长期多元竞争形成了中国精神的活力和尊严,造就了中华民族强大的贵族精神。作为春秋霸主,楚庄王身上体现出讲义、讲信,在大原则上毫不含糊,这些便是贵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高雅节制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13年到公元前591年,共23年。

公元前597年,大约在楚庄王35岁时,楚国和晋国,当时南北并峙的两大强国发生了邲之战。楚国在邲之战打败了晋国,楚国也因此成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国家。

据《左传》记载:晋军在逃跑时,有些战车陷入泥坑,动弹不得。但是,追来的楚国士兵并没有趁机上来杀戮,而是教晋国士兵怎么让马车动起来。

今天我们说起战争,总会觉得非常残暴。但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战争,大多数发生在贵族之间,战争多是为了比输赢,点到为止,这中间有一种高雅节制的贵族精神。

图为楚庄王雕像

讲义、讲信

楚庄王多个事迹都呈现出的贵族精神。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潘党向楚庄王建议,把晋国将士的尸体收集起来,建一个京观,让子孙们纪念。楚庄王马上反对。他说武有七德:“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楚庄王说,正当的战争要服务于这七大准则。然后说,我以此七德来衡量我自己,发现自己一条都不符合,我们不能建京观。可惜这种“止戈为武”的武德精神,在战国以后逐渐丧失。

公元前594年春,楚庄王率军队征伐宋国。这时宋国的盟主晋国正在跟秦国作战,没有力量及时赶来救援宋国,而是让壮士解扬去宋国送信,要让宋国人坚持等待晋军的救援,不要投降楚国。

解扬经过郑国时,被郑国人捉住,送给了楚庄王。楚庄王要解扬劝宋国人投降,解扬最终答应了他。当楼车升起来到宋国城墙的时候,解扬就高呼千万不要投降楚国。楚庄王大怒,要对他用刑。解扬对楚庄王说:君主下命令,要讲义。臣子执行命令,要讲信。用信承载义而行。我完成了使命,死得其所。楚庄王听后礼送解扬回晋国。解扬和楚庄王身上,都充满了春秋式的贵族精神:讲义、讲信,在大原则上毫不含糊。

公元前599年,陈国发生内乱。陈灵公被大夫夏徵舒杀害。楚庄王率军攻入陈国,杀了夏徵舒。他把陈国安排为楚国一个县,想要兼并陈国。

有一位叫申叔时的楚人批评楚庄王言行不一。楚庄王马上改正,从晋国接回陈国逃难的太子,让他当上了陈国的国君。

孔夫子很感动,就愿意以王的身份来称赞楚庄王,说“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我们再来看一下楚庄王放过郑国的事。公元前597年,郑国背弃与楚国的盟约,楚国就攻入了郑国。郑国国君郑伯光着上身牵着羊来见楚庄王。非常卑下地请求不楚庄王不要灭了郑国,希望楚国能够与郑国重新订立盟约。“肉袒牵羊”是一种服从的礼仪。

郑国是春秋重要的中原国家,有着辉煌的历史。春秋期间第一个与周王室发生战争并打败周王室的就是郑国。郑伯为了保国,如此低下谦卑,楚庄王很同情。楚国将领劝楚庄王别同意郑伯的请求,但楚庄王说:“郑伯能如此谦下于人,必能对民众讲信用,不能灭绝这样的国家。”

楚庄王就亲自挥令旗,左右指挥军队,引军后退三十里,再以平等的姿态同意与郑国结盟。这种不恃强凌弱的做法,令郑人心服口服。所以后来晋国来救郑国,郑国反而配合楚国打败了晋国。

从贵族精神出发

楚庄王可以算是春秋时期中国贵族精神的代表人物,他有血性而讲道义,勇敢而不野蛮,好战而不残暴,个性率真明朗,又有很高的文化追求。

他一方面全力扩展楚国的势力,一方面也自觉地要给历史留下好的精神价值传统,有这双重追求的人不多。就连他的敌人,晋国的大夫随武子也赞美楚庄王是“刑德成矣”。就是刑德并立,文武兼成。

可以看出,和楚庄王发生关联的这些人,来自晋国的以死守信的解扬,来自宋国的有尊严、有勇气、批评楚庄王吞并陈国的申叔时,当然还有刑德双全的楚庄王本人,这些人身上都充满了道义的力量和品格的魅力,他们身上展现了中国春秋时期的贵族精神。这种贵族精神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多元竞争所形成的中国精神的活力和尊严的表现。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有强大的贵族精神源头:春秋贵族精神。

当下的中国要想有贵族精神,要想真正被世界敬重,不一定要去学外国的那些贵族礼仪。而是回到中国的春秋时代,从真正的春秋贵族精神再出发,恢复春秋文化和春秋精神,发展多元开放竞争的制度环境,这才是中国的贵族精神得以生成的道路。

(《先知中国: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伟大智者》,广东人民出版社余世存/文等)

猜你喜欢
宋国楚庄王讲义
陈岱孙补充讲义
宽容的楚庄王
陈岱孙补充讲义
鞭长莫及
楚庄王问鼎中原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楚庄王》:期待壮歌飞鸣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鞭长莫及
颜氏家训千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