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7-02-27 09:04江月波
医学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妇产科以人为本

江月波

摘要:目的 观察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12月实施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前(2015年1月~6月)、实施后护理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妇产科;护理管理

为提高服务质量,本院引入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妇产科的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年龄26~35岁,平均(29.14±2.28)岁;职称:高级护师、初级护师、护士分别为8名、10名、12名;学历:本科、大专、中专分别为6名、15名、9名。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30名护理人员均未出现变动。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12.1.1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业务素质,掌握护理学知识,同时熟知心理学、社会学知识。指导其日常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根据医院规定对护理人员实施适当奖励或惩罚。

1.2.1.2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典型病例讨论,配合抢救重症患者;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监督护理人员学习。

1.2.2研究组 采用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1.2.2.1医疗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医疗纠纷制度,分析原因,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学习,熟悉我国各类法规,正确评估护理风险,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加强药品管理,按照药品用途、性质等进行分类摆放,对于急救药物定时清点。对于设备做到规范使用同时消毒,使其处于备用状态。加强对新生儿及产妇管理,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班次交接时应仔细进行核对,防止出现错误。

1.2.2.2工作职责管理 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规范工作流程,并将专业化、系统化贯穿其中,根据患者需求实施个性化设计,完善工作中细节问题。

1.2.2.3专业护理知识管理 定期对护理人员实施专业知识和素养培训。初级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制定合理培训内容及制度,并实施轮训计划,由专业导师进行面对面教学,讲解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对骨盆外测量、脐部护理技术、接种卡介苗、胎心听诊技术等进行专科操作,掌握技术要领,完成独立操作,并学习导师最新经验。对于专科急症,系统性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鼓励护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钻研新技术,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于经验丰富护理人员,重视提高职业素养,根据其业务水平及特长,提供合理发展平台。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2.2.4实施弹性排班制度 根据医院工作情况,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可实施"三班倒"或轮休制度,对不同年龄段护理人员实施合理分工,发挥资深护理人员帮带作用,同时可保证护理人员休息充足。

1.2.2.5制定合理奖惩制度 每月评估护理人员工作情况,包括工作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技能、专业水平等,给予优秀人员奖赏,对工作中出现失误人员予以适当惩罚,给予正确思想引导,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2.2.6医疗服务管理 贯彻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和态度,重视人文情怀。树立职业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

1.3观察指标 ①职业认同感:分别于实施前、实施后对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概念、职业态度,每项1~5分,分值越高,表示职业认同感越强;②护理质量:分别于实施前、实施后各选取45例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护理,每项2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x±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施前后职业认同感比较 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服务对象为产妇和新生儿,具有复杂性、高风险、繁琐性等特点,对护理人员工作要求极高[1]。从事妇产科服务工作多为女性,心理压力大,工作强度高,易造成服务质量下降。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妇产科中较为常用,但没有根据护理人员能力、学历给予不同工作安排,造成护理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

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妇产科,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医疗安全教育,促使其正确评估护理风险,加强对急救药品管理,并严格规范和使用设备,按时消毒,同时加强对产妇及新生儿管理,有助于护理质量[2]。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资深护理人员帮带经验较少护理人员,可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3]。弹性化排班制度可使护理人员休息得到保障,在工作时保持良好精神。合理奖罚制度可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保障护理质量。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正确的思想和态度进行护理工作,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提示该管理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采用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新芬. 谈"以人为本"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75-276.

[2]鞠建新,陈鸿,隋萍萍,等. 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04):447-448.

[3]马燕青. 精细化管理在妇产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258-259.

[4]段红柳.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5,23(17):107-109. 编辑/蔡睿琳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妇产科以人为本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