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y、UA、ACR在高血压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中研究现状

2017-02-26 17:30张蕾张晓静武庆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白蛋白尿酸

张蕾,张晓静,武庆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简称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持续增加。根据2012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统计学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亿多高血压病患者,约占全球高血压患病人数的1/5。既往认为,病程较长的高血压病将引发靶器官损害,但现有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均显示,收缩压120~139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80~89 mmHg的正常高值血压,即高血压前期已经存在血管损害[1]。根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前期人群比血压水平维持在110/75mmHg人群10年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1倍以上[2]。高血压前期发生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危险较正常血压者明显升高[3]。血压的增高作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msclerosis,AS)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促进了AS的发生、发展[4]。AS可以累及全身动脉血管,其中,颈动脉作为大脑与心脏的主要交通要道,在全身动脉血管中最易受累,是观察动脉血管结构的指标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作为早期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5],其增厚程度与AS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高血压早期寻找到有效、简便、准确的高危预警指标,及时筛选出高血压前期伴血管损害的高危患者,对减少高血压疾病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尤为重要。现在已经有多个前瞻性的研究提示,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ACR)水平与高血压前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有关[6,7]。通过了解高血压前期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cy、UA、ACR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控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血管事件。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具有简便、经济、可重复性好等特点,现已成为高危预警高血压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指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 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属氨基酸半胱氨酸的一种异种[8]。1969年通过研究首次提出假说,Hcy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性疾病[9]。此后,各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Hcy水平的增高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联[10],Hcy水平升高使高血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增加3倍[11]。研究证实,Hcy水平升高可以促进动脉硬化形成,且在Hcy处于正常范围时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12]。Hcy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3,14]。虽然已有大量关于Hcy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但多只涉及正常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忽略了高血压前期人群。贾建峰等[15]研究显示,高血压前期患者存在Hcy升高的情况,且Hcy浓度的增高与血压的水平有更为密切的关系。有人证实,同型半胱氨酸可能参与到高血压前期患者动脉硬化的损害过程中[16]。目前尚不明确Hcy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现认为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引起氧自由基的产生,自身氧化,参与到氧化应激过程中,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血管内壁增厚甚至闭塞。(2)改变血管内皮的基因表达,干扰平滑肌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动脉硬化。(3)影响血栓调节素的表达,促进一氧化氮的降解,引起内皮舒张功能异常。(4)结合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还原受体,使血管平滑肌增殖。(5)影响糖、脂肪、蛋白质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聚集,促进脂质在动脉壁中的沉积,干扰动脉壁糖蛋白,促进斑块钙化。(6)增加单核细胞对炎症刺激的反应,分泌趋化因子,诱导炎症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17,18]。

2 尿酸与高血压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由于其在血液之中的溶解饱和度有限,UA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都会引起血尿酸升高,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国外学者研究证实,AS斑块中含有大量尿酸。UA与AS及全身动脉硬化独立相关[19],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0,21]。研究表明,血UA对AS的形成、发展存在直接作用[22]。不论是否伴有传统危险因素,UA都直接参与AS的病理过程[23]。血尿酸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7]。每增加一个单位尿酸,高血压的患病危险就增加0.12倍,且随UA水平增高,高血压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相应增加,UA与高血压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21]。目前认为,UA可能由以下几点导致AS的发生:(1)血液中尿酸盐微结晶的直接沉积以及与脂蛋白结合的双重作用,损伤血管内皮;有研究证实,UA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独立相关[7]。动物实验也提示,UA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功能的损伤呈时间依赖性[24]。(2)激活血小板,增加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脂质沉积;血小板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19]。(3)引起内膜炎症反应,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反应,产生血栓。(4)促进LDL氧化、脂质过氧化,增加氧自由基生成,参与炎症反应,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发展[25,26,27]。

3 尿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人体白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69 KDa的大分子蛋白质。正常情况下,经肾小球基底膜由尿液排出体外的白蛋白含量极少。当基底膜孔径改变、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素一血管紧张素活性增强、年龄增加时可以导致大量白蛋白渗出,引起微量白蛋白尿。在评价微量白蛋白尿时,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较其他方法简便易行,矫正了运动、饮食、尿量等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可信度高[28]。研究发现,ACR可能与高血压有关。ACR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29]。内皮细胞是血管表面重要组成成分,可维持血管正常功能。内皮细胞具有:(1)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2)维持血液流动状态。(3)调节物质交换。(4)参与代谢调节。(5)调节血管张力。(6)内分泌功能。(7)抗血栓形成等功能。当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时,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导致微量白蛋白尿。ACR不仅可以预测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人通过对107例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研究指出,AC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且随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ACR也相应增高[30]。ACR是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1]。ACR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ACR是高血压血管损害较敏感指标,可提示高血压前期患者微小血管损伤,发现高血压前期动脉粥样硬化潜在风险[32]。现认为,ACR导致AS的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增加体内氧负荷,参与炎症反应。(2)促进LDL氧化、脂质过氧化,引起AS形成。(3)增加尿酸盐结晶析出,沉积血管壁,致血管壁内膜直接损伤,引起AS。(4)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通过嘌呤代谢途径产生血栓[33,34]。

Hcy、UA、ACR作为血管炎症反应的预测指标,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预测颈动脉血管的重构。对Hcy、UA、ACR进行早期检测、干预可以降低高血压前期人群靶器官损害的风险,使高血压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有更高的可靠性,更能准确预测高血压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为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供更为简便、可靠的检测手段。

[1]许先进,董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16(8):665-668.

[2]马倩倩,申萌楠,申晓彧.正常高值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清 D-二聚体、胱抑素C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重构的关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2):188-192.

[3]喜杨,孙宁玲,祝之明,等.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动脉弹性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6):600.

[4]李亚楠,布娃加·吾守尔,左热古力·艾拜都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脫氨酸、脂蛋白脚及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2):134-136.

[5]Manios E,TsivgouIis G,Koroboki E,et al.Impact of prehyperten⁃sion on 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left ventriculuar mass[J].Stroke,2009,40:1515-1518.

[6]王俊,钱钧,许萍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血浆浓度影响因素[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19-121.

[7] 陈涛,李卫,胡泊,等.尿酸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8):688-691.

[8] 凌聪,薛亮,李小悦.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6):108-111.

[9] Mccully KS.Vascular patbology of homocysteine:implication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arterioselerosis[J].Am J Pathol,1969,56:111-128.

[10]Lengel S,Katona E,Zatik J,et al.The impact of serum homocys⁃teine on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normotensive,white coat and sustained hypertensive adolescents[J].Blood Press,2011,4(10):232-233.

[11]温晓娟,王瑞英,李宇新,等.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当代医学,2017,23(18):11-14.

[12]Catena C,Colussi G,Url-Michitsch M,et al.Subclinical carotid artery disease and plasma homocysteinel evel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J Am Soc Hy-pertens,2015,9(3):167-175.

[1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4(增刊):2-41.

[14]万珠琴,卓建明,林建武,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3):264-267.

[15]贾建峰,鹿育萨.正常高值血压及其合并的传统危险因素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6:422-426.

[16]洪晓华、易良杰、黄桂琼.高血压前期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相关性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17):19-20.

[17]杨炳强,吴甲文.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91-92.

[18]陈连娣.颈动脉粥样斑块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79-180.

[19]杨呈伟,李炯佾.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2):200-203.

[20]余洋.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150.

[21]贾学梅.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的关系[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76-2077.

[22]Suarna C,Dean RT,May J,et al.Human atherosclerotic plaque⁃contains both oxidized lipids and relatively large amounts of al⁃pha-tocopherol and ascorbat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5,15(10):1616-1624

[23]Krishnan E,Pandya BJ,Chung L,et al.Hyperuricemia and the risk for subclinical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data from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Arthritis Res Ther,2011,13(2):R66.

[24]黄修献,吴新华,李利华,等.持续高尿酸血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1):206-208.

[25]胡慧华,张晓,宋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8,48(10):58-59.

[26]王东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J].中国循环杂志,2004,19(1):49.

[27]丁海峰,马兰,范鹰.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4):339-342.

[28]Hoseini VN,Rasouli M.Microal buminuria correlates with the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non-diabetic patients[J].Cardiol J,2009,16(2):142-145.

[29]王立文.早期甄别轻中度高血压中冠心病高风险者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

[30]张光辉.高血压患者血Hcy及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4(3):41-43.

[31]Jay PG,G eoge LB.Microalbuminuria marker of vascular dys function,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Vascular med⁃cine,2002,7(2):35-43.

[32]李驹,郝应禄,李燕萍.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8):1510-1514.

[33]Allker SD,Doehner W,Ranchhaus M,et a1.Uric acid and survia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validatttttion and application in metabolic,functional and hemodynamic staging[J].Circulation,2003,107(15):1991.

[34]丁可可.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J].中外医疗,2010,(26):6-7.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白蛋白尿酸
喝茶能降尿酸吗?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尿酸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