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内&计划外,都重要
2016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不合格疫苗案给大家科普了一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但实际上,正确的分类名称应该是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它们对于孩子的保护一样重要。
计划内疫苗,也称为一类疫苗,是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接种的疫苗,也是宝宝出生后必须接种的疫苗,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宝宝入托、入学时必须提供已接种这些疫苗的证明。除此以外的疫苗都被归类为计划外疫苗,不强制接种。如果需要接种,也需要自费购买。
● 预防接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公共健康预防措施 通过人群中大面积的预防接种,可以彻底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从而起到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免疫规划则是根据免疫学原理,疾病流行情况,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以及具体实施条件因素等,制定的有计划地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的程序。
● 计划内疫苗,预防危害严重且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科学的免疫规划程序不仅可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节省疫苗、减少浪费,而且能降低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首先列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往往应对危害严重且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如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等。这些疾病的致死、致残率高,如果在人群中蔓延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 疫苗,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的疫苗不再局限于针对传染性强的少数疾病,而是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更多的感染性疾病可通过相应的疫苗而被预防。各种新型的疫苗被不断地发明和应用,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如针对肺炎链球菌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可有效预防儿童由肺炎链球菌感染而引发的重症肺炎、脑膜炎等疾病。乙肝疫苗除了预防乙型肝炎外,还可以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HPV疫苗可预防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 计划外疫苗也很重要 免疫规划需要考虑疫苗的价格,疫苗接种的经济成本,以及疫苗的可获得性。部分疫苗如13价结合疫苗,确实有明确的预防婴幼儿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效果,但产品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暂时无法列入国家免疫规划。
上面提到的疫苗目前因各种原因,还未被全部列入国家免疫规划,属于计划外疫苗,但并不是说这些疫苗是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是否接种这些疫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能力以及疫苗的可获得性,有经济能力的家庭还是值得为宝宝接种。
推荐接种的计划外疫苗主要有:13价结合疫苗、Hib疫苗、轮状病毒疫苗、HPV疫苗。
特殊疫苗,特殊情况下接种
还有一部分未列入免疫规划的疫苗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疫苗,如狂犬病疫苗,只有在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后才需要接种。伤寒疫苗可能在疫区被列入免疫规划中,而在非疫区则没必要接种。但如果非疫区的人员进入疫区时则需要先接种疫苗。还有黄热病疫苗也属于同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