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稿的文学性及其对新闻价值的作用
——以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为例

2017-02-26 08:53■李
江西社会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普利策形象性文学性

■李 薇 张 丽

新闻特稿的文学性及其对新闻价值的作用
——以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为例

■李 薇 张 丽

新闻特稿;文学性;新闻价值

1978年4月7日,为了促进新闻文本文学性的发展,普利策特稿写作奖成为普利策新闻奖增加的第12个奖项,也是14个项目中授予单篇作品的唯一奖项。奖项自设立之初,其评奖条件便定为:“一篇杰出的特稿首要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1](P4)但至今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都未对新闻特稿的文学性进行具体的阐释,其文学性的内涵、特征及其对新闻价值如何产生作用一直是新闻从业者们欲知而未知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特稿文学性的内涵及特征

凭借《凯利太太的妖怪》一文而获得首届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乔恩·富兰克林曾说:他试图将“契诃夫式”的叙事理论运用到新闻中……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有开头、中间部分和结尾……快步调的……类似于拉威尔眼中的波罗烈舞。[1](P5)这是最早有关新闻特稿文学性的论述。此后,德克萨斯大学新闻系教授戴维·加洛克在《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中指出:获奖作品所拥有的“好故事结构”“熟练的故事技巧”“记者情感在文中的自然流露”都充分体现了“文学性”。[1](P5)可见,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文学性不仅可以从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视角进行解读,也可以从新闻文学性的综合属性角度来解读。

新闻特稿的文学性主要指非虚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四大属性。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在这四大属性上又具备四大典型特征。

(一)新闻客观性与现实主义相融合的非虚构性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的非虚构性以新闻客观性原则为立足点,普利策特稿写作奖史上发生的最大丑闻就是最好的证明。1981年的获奖作品《吉米的世界》用几个孩子的合成品塑造了主角“吉米”,随后被揭发,这一年的获奖作品最终被《玩伴之死》所取代。编造情节、合成人物等文学虚构手法是不能与新闻客观性原则兼容的,一直被排除在新闻文本之外。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非虚构的文学手法得到新闻记者的青睐,诺曼·梅勒、汤姆·沃尔夫等最先将类似左拉的现实主义创作技法融入新闻报道中,《电冷却器酸性测验》等作品将现实主义的批判功效发挥到极致,震撼着当时的人们,以“创造性非虚构写作”为特征的新新闻主义顷刻蔚然成风。但好景不长,当以汤姆·沃尔夫为首的“新新闻主义”倡导者在实践中逐渐逾越非虚构界限时,具有“新新闻主义”风格的新闻特稿开始受到排斥,人们无法接受如合理想像、合成人物等文学虚构手法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挑战,于是新闻界开始探求如何在新闻文本中保留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手法,同时又不放弃新闻的生命——客观性原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普利策特稿写作奖应运而生。

现有的42篇获奖作品的确遗传了“新新闻主义”的最佳非虚构基因。沃尔夫从现实主义小说中汲取到的四大经典非虚构手法在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中十分常见。第一,采用场景接场景的手法来呈现事件的戏剧性,避免使用历史总结的方法描述事件。富兰克林在《凯利太太的妖怪》中用心跳和时间建构了一幕幕的场景,使读者似乎亲眼见证了这台极具戏剧性的手术。小汤姆·霍尔曼声称在《面具后的男孩》中用场景预示了主人翁萨姆的故事。场景和画面毫无疑问是普利策特稿获奖记者们的拿手好戏。第二,由具体的人物视角呈现每一幕场景,即通过事件亲历者(如作者本人)现场的耳闻目睹还原场景。南·罗伯逊在《中毒性休克》中以第一人称描述了她亲历的每一幕,《恩里克的旅程》中的恩里克,《西雅图最勇敢的女人》中特瑞莎·巴茨的爱人等都是作品中场景的还原者。第三,大量的人物对白。《弃婴》中大段大段的人物对白,真实再现了一位高龄离异女性在焦虑中抛弃自己刚生下的小孩后,表面的冷静与内心惶恐的矛盾冲突;《生为南非黑人》中辛普森太太和黑人女佣玛丽的复杂关系也是在人物对话中展现的。人物对白是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获奖记者们呈现人物复杂性格的必备手法。第四,大量使用具备身份象征性的细节,这些细节隐含了人物的社会生活地位。例如:姿势、习惯性动作、态度、风俗、家具的风格等。这四大非虚构写作手法在新闻特稿中十分常见,这是非虚构写作经历了挫折后,坚守新闻客观性原则的结果。

(二)全感官化语言与人情味相融合的形象性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的形象性是通过使用全感官化语言和全媒体符号传达人情味来实现的。通过一些作品的大标题以及文中的小标题便可窥一斑:《凯利太太的妖怪》及文中的小标题“穿越大脑沟回的恐怖之旅”“重重危险——医生与妖怪的较量”;《“玛丽夫人”号的残骸》及其中的“颠簸突如其来,苦苦与寒冷抗争以求生机”“时间流逝,救援迟迟不到”等。获奖记者们通过拟人、隐喻等各种语言修辞手法呈现动态的事件形象。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中还常见人物与场景的特写镜头、长镜头叙事、多机位叙事等形象化的影视叙事技巧。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对形象化叙事手法的重视造就了2013年的获奖作品:以全媒体形态呈现的《雪崩:特纳尔溪事故》。

《雪崩》囊括了视频、音频、动漫、数字化模型等多媒体元素,作品最初发表在《纽约时报》网站上,读者能调动全部的感觉器官,沉浸式地经历一次身临其境的雪崩体验。读者似乎能置身到滑雪者逃生的灾难现场中,一个全真模拟雪崩发生现场的动画,伴随着亲历者发出的同期声,大雪球沿山坡滚下时发出的咆哮声,事故现场音响逼真得令人凝神屏息。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的形象性是将全感官化形象语言与人情味相融合。42篇获奖作品中有39篇都称得上是人物特稿。这些人物包括弥留相伴的同性恋艾滋病爱人、为罪犯定罪的警察知己、接受正常教育的盲童、挑战高难度手术的医生、因过失致唯一相伴的孩子死亡的父亲、丢弃意外之子的产妇、无意成为白人人生导师的黑人女佣、12年未见母亲一面的非法偷渡男孩……是这些普通人物角色的美好人性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读者共鸣。

(三)记者主观情感与人类共同情感相融合的情感性

戴维·加洛克认为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最大的共性是:“强烈的情感和内容——富有力度,让人感动,让人恐惧,让人痛苦的新闻。”[1](P7)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的情感性能被受众认可,是因获奖记者们将自身主观的真实情感与人类的共同情感融合在一起,呈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多变性。记者并非单从自我角色来表达情感,而是立足于其拥有的多元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具备社会共性。例如:突发疾病的病人、被害人父亲、拥有黑人朋友的白人等。记者报道这些亲历事件,是为了准确传达多元社会角色的情感世界,第三方旁观者的角度是难以感同身受的。因此,在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中,记者们在必要时会果断采用他们常竭力避免的第一人称。1983年的获奖作品《中毒性休克》是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史上首篇第一人称体验式新闻特稿。南·罗伯逊体验过突发疾病面临死亡的经历后,就一心想将此过程写成报道,她无法在写作中克制内心情感,用极大的坦诚感染了她的读者。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强烈的情感性并不意味着记者可以任意发挥自我情感,记者必须将情感控制在人类共同的情感范围内。《格雷迪的礼物》就是瑞恩斯控制好自我感情后的杰作。他说:“其中一些是如此感人,我在打字时眼泪简直夺眶而出。那是个人的情感体验,但是你不能听任情感迸发,你得学会控制那种情感。”[1](P532)显然他懂得将个人情感融入人们共同情感的分寸。小乔治·拉德纳的《跟踪克丽丝丁》报道的是自己女儿遇害的事件。为了不受自我情感影响,他不得不一次次将写作搁置起来,直到能够摆脱内心的悲痛后,才去听取女儿留下来那盒语音磁带。

新闻特稿的记者们同样需要扎实的采访功底来实现文本推己及人的情感性。《恩里克的旅程》的作者索尼娅·纳扎里奥如果当年对自身的质疑不去亲身体验,显然我们就看不到这个伟大的作品了。1997年的一天早上,索尼娅偶知保姆卡门已是一位有4个孩子的单身母亲,为了让孩子们能受教育,才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美国。她的孩子为了见上已经分离12年的母亲,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不远千里偷渡到美国。索尼娅·纳扎里奥被这些母亲抛家弃子、孩子们冒死寻母的选择震撼了。索尼娅为了能推己及人地体会孩子们的心理,在随时面临毒打、抢劫或被强暴的危险情形下,追随恩里克旅行的足迹几个月。在《恩里克的旅程》一文中她将自身所经历的恐惧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仅通过几个小标题便可窥一斑:遭遇“野兽”、车顶惊险、不敢合眼、食人火车……如果索尼娅·纳扎里奥没有亲身体验这段旅程,仅通过采访是很难理解恩里克内心的恐惧的。

(四)奋斗个体与永恒人性相融合的审美性

新闻从不缺失审美性,新闻信息能够与新闻读者建立起一种审美关系,并能在某些方面或者某种程度上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给读者以审美享受。[2](P7)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是通过奋斗个体与永恒人性的融合来满足美国受众审美体验的。

20世纪美国的众多主编们发现严肃新闻没有必要是抽象的,他们重新发现了为2300年前的希腊剧作家所熟悉的事实——新闻事件只有具备人的维度,它才具有审美价值,才值得传播。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叙事结构大多与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奋斗体相似。英雄“桑提亚哥”的形象在普利策特稿中十分常见,很多新闻当事人最终都呈现出英雄形象。《她把所有的十五万美元都捐给了大学》中的奥斯奥拉·麦卡锡、《面具后的男孩》中的萨姆·莱特纳、《最后的敬礼》中护送战友尸体回家的24岁中士加文·康利比、《窗里的女孩》中的丹妮、《西雅图最勇敢的女子》中的特瑞莎·巴茨的同性恋爱人……他们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永恒人性,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正如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3](P25)。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尤其擅长呈现受害者的英雄形象,而非被人怜悯的弱者形象。《西雅图最勇敢的女子》中两位勇敢女性的形象便是作者刻画的重点。这个刑事案件具备女同性恋、精神病患者、强奸、谋杀等黄色新闻的天然因素,也可呈现出可怕的人性,但报道并未落脚于此。特稿获奖后,幸存者Jennifer Hopper公布了自己的名字。她说:“之所以选择《陌生人》作为我发言的媒体,是因为我相信在过去两年他的写作将人性带入了我的个人恐惧中,我会永远感谢他用这样诚恳的语气解读我。”①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的作者们“不嘲笑、鄙视和戏弄自己的同类,不自视高贵,也不把自己不喜欢的人视为粗俗和低下”[4](P1)。美国的新闻特稿记者们显然已经能够娴熟地将奋斗个体与永恒人性完美融合凸显西方的审美价值观。

二、文学性对新闻特稿新闻价值的作用

新闻特稿文学性的特征因文化差异而不同,但其辅助文本新闻价值的地位是一致的。其辅助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非虚构是新闻特稿新闻价值的立足之本

非虚构性则是指不带任何虚构和想象因子的文本属性,非虚构性与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殊途同归。正确认识新闻的非虚构性,不能随意将文学性等同于虚构性,必须要将文学中的文学性与新闻的文学性区分。文学的文学性从广义层面来看,包含虚构性和非虚构性。文学中的文学性包括虚构性是早期的普遍共识,但非虚构性成为文学的重要元素则是随着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的发展才逐渐被人知晓的,因此存在着一些对非虚构性的误读:一方面将小说技法与非虚构性简单对立。例如,有人认为:“纪实文学作家应该把拒绝虚构作为写作的伦理标准。所以对于纪实文学中的虚构,或者说纪实文学中的小说笔法,我们应该采取零容忍,应该进行一票否决。”[5](P41)另一方面,将非虚构性等同于小说中的纪实手法,我国报告文学的发展便是深受其害。

新闻文学性是以非虚构性为前提的,新闻价值只有在非虚构性的基础上才不会无端泛滥,否则,对新闻界、社会都是一场灾难。我国新闻界存在着将新闻的文学性置于非虚构性之上的倾向,新闻文本中常出现的“合理想象”就是置非虚构性不顾的典型做法。即使将两者等而视之也是危险的。余音就认为:“新闻是特稿之母,文学是特稿之父。”[6](P23)如何在坚守非虚构的基础上确保新闻特稿的文学性,借助成熟的非虚构写作经验是必经之路。

(二)形象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无限接近新闻的客观性

“形象”一词最初来自绘画领域,指称某种以视觉形式加以把握的对象,引申到文学领域则是文学作品的特殊内容所采取的一种诉诸感觉的、感性的表现形式。[7](P33)由此,新闻特稿的形象性可界定为:新闻特稿中所使用的诉诸感觉的表现手法,主要集中于新闻人物形象的呈现与新闻事态现场的还原。黑格尔说:“艺术的使用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形式去显现真实。”[8](P65)可见,文学的形象性起到了显现真实的作用,这种作用同样适用新闻。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第一属性,但绝对的真实与客观却是无法实现,其受两大因素制约:一是传播符号呈现客观事实的有限性,二是传播者主观的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必然渗透文本。形象性便能将这两大制约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有助于新闻事件无限接近客观。

新闻特稿的形象性可通过三种手法实现:一是多使用形象性传播符号。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频、声音、三维动画、统计图表等形象性传播符号在移动新媒体文本中大量出现,正是现代职业传媒人充分意识到形象性有助于新闻无限接近客观真实的结果。二是借助场景和细节对现场事态还原。新闻特稿中常用的一幕接一幕的场景叙事、多人物视角叙事、多方位叙事等技巧,都是为了使事件形象化。三是还原形象化的人物。在新闻特稿中,常见小说还原人物形象的众多手法。例如人物对白,语言是最能体现人物真实性格的元素,要真正认识一个人物必须分析他的语言行为。新闻特稿常使用大量的人物对白来还原人物的典型性格。

新闻特稿的形象性虽然重要,但形象性必须服务于信息的传播,形象性只是锦上添花,不能影响信息传播的准确度。

(三)情感性助推新闻的接近性,有利于接近受众心理,使新闻易于被接受

新闻特稿的情感性是指传播者通过巧妙的叙事结构、隐藏的语言艺术,以及其所传达的永恒故事主题等,使文本的字里行间渗透着鲜明的情感倾向。新闻特稿的情感性与文学的情感性不同,文学中允许作者个人情感的鲜明表达,新闻特稿中的作者只能以公共传播者的角色来表达情感,避免影响文本的客观公正性。

新闻特稿的情感性与文学的情感性也有共性,都是对人类普遍情感的表达,都体现了基本的人之常情。新闻特稿的情感性多以人类共同的情感为主要内容,易引发受众的同理心,有利于接近受众心理,使文本易于被接受。我国新闻特稿中存在两种不良的情感倾向:一是作者在新闻文本中渗透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怜悯之情。尤其是对新闻事件中弱者形象的描述,毫不顾忌新闻人物的自尊,将人物的性格弱点赤裸裸地解剖给受众,只为激发人们的怜悯之情。二是作者在新闻文本中渗透着愤世嫉俗的情感,尤其是对新闻中的负面人物,绝不给予一丝同情,只为激发人们的愤怒之情。我们应警惕这两种情感倾向对新闻文本的渗透。

新闻的情感性还能辅助新闻价值观的有效传达。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便十分擅长通过人情味故事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使受众在同情新闻受害者的同时,对自我行为不断反省,不断拥抱自我奋斗的主流价值观。当然,美国新闻界至今也未能解决黄色新闻遗留的过于煽情问题。

(四)审美性弥补新闻特稿较弱的时效性,深化传播效果

新闻特稿的审美性主要囊括三个方面:新闻特稿作者的审美意识;新闻特稿写作要遵循“美的规律”;新闻特稿要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新闻特稿作者的审美意识是新闻作者对客观事物美丑属性的反映,它包括新闻作者的审美感觉、感情、联想、想象、思考等心理因素。[2](P14)任何新闻特稿都是作者审美意识的反映,作者良好的审美意识是新闻特稿审美性的基本保障。新闻特稿写作要遵循“美的规律”,即新闻特稿传播的内容应该是美的,具体指真实的新闻题材、较高的美学价值。新闻特稿的美学价值是指其所包含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是对新闻美学价值的肯定。新闻特稿要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这源于读者的审美期待。读者对新闻特稿的审美期待一直较高,他们不仅希望从新闻特稿中获得必要的新信息,还想从中享受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新闻特稿要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就要满足他们的双重接受期待。

新闻特稿的审美性能弥补新闻特稿较弱的时效性,深化传播效果。当新闻特稿审美性的三大因素良性循环时,具备较高审美意识的新闻特稿作者,便会遵循“美的规律”写作文本,使新闻特稿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从而满足读者的双重接受期待,尤其会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当读者对新闻特稿的需求不再止于时效性较强的信息时,文本的传播生命力必定是长久的,其传播效果自然会深化。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就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在遵循审美性,都在践行着真善美的真谛。因此,戴维·加洛克才将其称之为“文学的纯正典范”[1](P5),新闻特稿的确可以成为一种新闻艺术,它们都是真实永恒的故事。

三、结 语

有关新闻与文学的关系探讨在我国由来已久,其争执点最终都落脚于新闻是否应具备文学性。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设立显然是对新闻文学性的肯定,但依然未解决新闻、文学、文学性、新闻价值四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厘清新闻文学性与新闻价值的关系是分清新闻与文学界限的关键,新闻文学性只是手段,新闻价值才是最终目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闻文学化”“新闻文学”等现象的出现,就是将新闻的文学性既视为手段又视为目的的结果。如果一直将新闻的文学性凌驾于新闻价值之上,新闻的真实性必将遭到严重破坏,最终阻碍新闻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具体内容详见美国达特新闻与创伤中心网站http://www.dartcenter.org/。

[1](美)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M].多人,译.李彬,校.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季水河.新闻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美)厄尼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李继宏,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4](美)杰克·鲁勒.每日新闻、永恒故事——新闻报道中的神话角色[M].尹宏毅,周俐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贺绍俊.真正非虚构的叙述[A].陈思广.阿来研究[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6]余音.特稿采写宝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7]季水河.文学理论导引[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8](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责任编辑:彭民权】

新闻特稿的文学性包含非虚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四大综合属性。新闻特稿的文学性从四个方面可对其新闻价值发挥辅助作用:一是非虚构是文学性的立足之本;二是新形象性可提升新闻的真实性,使新闻中的事实无限接近客观现实;三是情感性可增强新闻的接近性,尤其是新闻与受众心理的接近性,使新闻易于接受;四是审美性可弥补新闻时效性的缺陷,使新闻传播效果更持久。

G206

A

1004-518X(2017)11-0245-06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新闻叙事学视阈下的普利策特稿写作奖作品研究(1979-2016)”(16BJ1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党报思想研究”(XW1304)

李 薇,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张 丽,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猜你喜欢
普利策形象性文学性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最熟悉的陌生人”——文学经典在21世纪普利策获奖剧作中的另类再现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