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2017-02-26 08:14:10牛青松贾学勤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偏角腕关节

牛青松 贾学勤

河南南阳市骨科医院康复科 南阳 473000

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牛青松 贾学勤

河南南阳市骨科医院康复科 南阳 473000

目的 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均获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4.6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9周,平均6.9周。未发生钉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腕关节僵硬及骨不连等。依据Dienst标准评价术后腕关节功能,优26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0.48%。结论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实施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术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微外固定支架;克氏针

距桡骨的远端关节面2~3 cm位置发生的骨折称桡骨远端骨折,以不稳定性骨折最为常见。手法复位加石膏、小夹板外固定对骨折断端难以做到关节面的良好复位,并无法维持稳定和牢固的固定效果,创伤性关节炎、肌萎缩、正中神经卡压、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骨折顺利愈合和手腕功能的良好恢复[1-2]。2014-01—2015-10间,我们对4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32~58岁,平均45.08岁。致伤原因:交通车祸伤20例,跌滑伤14例,高处坠落伤8例。左侧19例,右侧23例。AO分型:C1型13例,C2型 22例,C3型7例。受伤距治疗时间为2~5 d,平均2.8 d。

1.2 手术方法[3]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充气止血带止血。前臂置于中立位,徒手牵引下手法复位。C臂检查复位情况,使桡骨掌倾角、尺偏角及轴向长度初步恢复。在桡骨骨折线近端3~4 cm处并避开神经肌腱及第二掌骨基底部,分别作小切口。钝性分离软组织至骨膜面,骨钻垂直骨面打孔分别拧入2枚螺钉。C臂透视确认骨折对位对线好后,距皮肤1~1.5 cm处安装外固定支架。C臂透视下进一步整复骨折端,确认尺偏角及掌倾角满意,并尽可能最大限度恢复桡骨长度。如果关节面不平整,手法复位难以纠正;或有碎骨块无法通过手法牵引复位;或安装外固定架后复位不满意者,可加用掌侧s形小切口,切开复位骨折块并以克氏针固定,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骨折端的稳定性。术后1 d开始逐步行主、被动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3~4周逐步松开外固定支架延长器螺钉,逐渐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直。6~8周根据X线片显示的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继续加强患肢功能锻炼。

2 结果

42例患者均获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4.6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9周,平均6.9周。未发生钉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腕管综合征、创伤性关节炎及骨不连等并发症。依据Dienst[4]标准评价术后腕关节功能,优26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0.48%。

3 讨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目标是达到解剖复位,纠正掌倾角和尺偏角,恢复和维持桡骨远端的正常生理角度、桡骨长度和尽量保持关节面的完整性[5]。传统手法复位难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提供稳定、可靠的固定,故目前对于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解剖复位关节面和碎骨块,但创伤大,术中需剥离骨膜和碎骨块的附属组织,对局部血运破坏大。而且对部分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端稳定性差,严重影响骨折愈合。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可使骨折端两侧正常的软组织如韧带、肌腱、支持带、骨膜等通过外固定支架的牵拉提供张力和适当的牵引力,从而将骨折端固定。同时可通过调节外固定支架的固定方向恢复和维持尺偏角与掌倾角。不仅操作简单、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小、可及时进行功能锻炼,且拧入固定针避开骨折段,牵拉后即可获得解剖复位,回避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粉碎性骨折时的难题[6],防止复位后再次移位,骨折基本稳定,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同时采用克氏针固定粉碎的骨块效果好,可保证部分关节面粉碎塌陷、骨折缺损等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在持续牵引、避免骨折的再次移位基础上,保证掌倾角、尺偏角的良好恢复,更好地固定骨折端。外固定架在骨折愈合后拆卸方便,可为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但应注意拧入支架螺钉时,需精细操作,避免损伤背侧肌腱及神经血管组织,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对4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患者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并发症低,骨折愈合好,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临床应用效果肯定。

[1] 彭斌,王健,毛峰.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13,26(1):41-46.

[2] 段强民,王宝鹏,刘亮,等.动力型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0):877-879.

[3] 杜正通,楼飞龙,田艳冰,等.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J].浙江医学,2013,35(4):277-279.

[4] 赵太行.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1):28-29.

[5] Mauffrey C,Seligson D and Yerasimides J. External fixation about the wrist and the foream[J].Exter Fix Ortho Traumatol,2012,10:107-119.

[6] 安贵生,荣国威,贡小英.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5(3):203-205.

(收稿 2016-10-31)

R683.41

B

1077-8991(2017)02-0089-02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偏角腕关节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平面Couette-Poiseuille流的线性不稳定性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