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海龙
伴随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亦呈现上升态势。该症对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均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我国针对此病症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尚不十分到位,控制效果亦不明显[1]。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发现并对AD发病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改善预后。笔者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病情特征,总结对该病患者实施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与经验,以期为临床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AD患者发病特征主要为近期或远期记忆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并可伴有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高级皮质功能受损,并可能对以往出现过的两件事情有一定程度的混淆。在此基础之上,还可对其生活、工作、社会活动及人际关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对此类患者的判断须排除非相关器质性病变或精神障碍等因素造成的影响。
AD患者早期会有一类较为明显的判断指征,对于患者病史的了解有所帮助,如:记忆力减退(包括近期和远期记忆);对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或逐渐难以胜任;失语;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思考、判断能力降低;理解力下降;情绪较以往发生明显变化,情感淡漠;运动能力降低甚至丧失等。上述指征均可作为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参考。
此外,对于AD的判断,除临床表现之外,还可借助一系列辅助检查,经常使用到的为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以及听觉P300等,其中P300在早期诊断的辅助性检查作用较为明显。以上这些均有助于AD的进一步确诊或分类。
临床治疗主要采取区别致病因素的对症治疗,目的在于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和延缓病情进展。
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治疗工作,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能够让患者回归到社会,而主要在于有效控制患者症状及病情进展,最大限度维持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3]。
3.1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针对AD患者治疗所采用的药物主要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盐酸多奈哌齐,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但价格较为昂贵,使部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有所提升。此外,脑代谢赋活药物的使用也对AD的治疗起到一定作用,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为扩张脑血管,增加脑皮质细胞对氧、葡萄糖、氨基酸和磷脂的利用,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改善功能脑细胞,从而达到提高记忆力目的。
3.2 心理康复 此举在早期AD患者心理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的,但因患者患病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智力衰退,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康复的难度便有所升高,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投入更多热情与耐心。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多次、反复的对患者的行为进行指导,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的需求等。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出现对患者的自尊心造成负面影响的语言和行为。针对部分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激动行为的患者可为其播放一些舒适的音乐,使其精神变得较为活跃起来。研究显示,音乐可以改善脑皮层功能,提升脑部的供血与供氧能力,还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3.3 生活能力训练 AD患者接受新事物与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常较为低下,同时可伴一定程度的失用、失认,故不可开展复杂程度较高活动。可进行适当强度的集体训练,以帮助找寻到群体生活的乐趣。
3.4 3R智力激发法 指往事回忆(Reminiscence)、实物定位(Reality orientation)和再激发(Remotivation)组成的3R方案,其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开始衰退的认知能力[4]。此3项作用分别为:回忆往事及相关物体的基础上激发患者的记忆;实物定位,激发患者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时间、地点与人物的记忆;更深层次的激发,在应用讨论、思考等活动的基础上,将患者的智力与记忆力激发出来。
综上所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康复措施可较为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其认知。既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又减轻了其家庭的负担。故结合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可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1]孙晓岚.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照料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2015年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2015:2.
[2]徐敏.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健康研究,2014,34(6):691-692.
[3]程清琳,闻金萍.老年痴呆症的中医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12,27(7):1436-1437.
[4]王新德.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J].中国乡村医药,1996,3(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