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互文性与国家形象构建*
——以马来西亚总理70届联大演讲为例
邵 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本文以2015年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70届联大上的演讲为基本语料,通过对其中互文性的分析,解读纳吉布如何运用此话语策略在演讲中构建“正义、温和的伊斯兰世界代表和东南亚地区主导”的国家形象。
马来西亚总理;联大演讲;国家形象构建;互文性
2015年10月1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纽约第70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①。在进行本次联大演讲之前,纳吉布刚刚经历过一次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初步稳定国内局势。面对“贪腐”的指控、党内分裂以及民众支持率的下降,纳吉布急需通过构建马来西亚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转移民众视线,转化国内矛盾,而在联大发表演讲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而从本世纪初起,马来西亚开始逐步向国际化的、开放的、温和的伊斯兰国、东西方交流中心、地区主导力量这样一个国家定位转变。马来西亚政府尝试通过一系列努力进一步构建并强化新的国家形象,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
马来西亚国内广泛使用英语,国民英语水平整体较高,因此国家领导人在多边外交场合均使用英语,纳吉布此次的演讲语言亦为英语。演讲共分53段,以“温和主义”为核心,历数马来西亚对反对恐怖主义、推动世界和平的贡献与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该演讲中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策略,解读纳吉布如何利用国际政治演讲成功构建马来西亚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并梳理其对马来西亚国家形象构建的基本思路。
“互文性”指语篇中包含他人的话语或其他语篇的片段。通过对语篇的互文性分析,可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和权力关系,以及语言对社会过程的介入作用(辛斌 2016:23)。互文代表各种人的不同的利益关系和意识形态。“互文引语从来不是纯洁的、清白的、直接的,它总是被改变的、曲解的、被位移的、被凝缩的,总是为了适应演说主题的价值体系而经过编辑的。也可以说,互文引语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窦卫霖 2011:68) 为了在语篇分析中便于操作,互文性分为“体裁的”(generic)和“具体的”(specific)。前者指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风格或语域的混合交融,后者指一个语篇中有具体来源的他人话语。本文的分析着眼于具体互文性中的引语和用典。
通过对该演讲的互文性分析,我们尝试解答3个问题:(1)纳吉布在联大演讲中的互文源自哪里,原作者是谁,选择是否具有倾向性;(2)希望给受话方怎样的感受,达到怎样的目的;(3)揭示语篇中的互文性结构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和社会权力关系。
通过搜索纳吉布演讲中带引号的直接引语,以及引用他人话语时使用的引述词,例如call on(呼吁)、inform(告知)、commands(命令)、criticizing(批评)和said(说)等,共找到7处互文。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的领导人,纳吉布在演讲中更多使用源自伊斯兰教义的典故作为互文的内容。同时为增强其演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构建理想的国家形象,互文内容亦不仅仅局限于伊斯兰教。
3.1 正义、温和的伊斯兰国家及伊斯兰世界代表
在7处互文中,4处是引用源自伊斯兰教的互文内容,纳吉布以此构建正义、温和伊斯兰世界代表的国家形象,演讲充满浓厚的伊斯兰特色。纳吉布首先引用先知穆罕默德的话来阐释伊斯兰的真正含义,表明正义伊斯兰的立场。
① As the Prophet Muhammad said:“You will not enter Paradise until you have faith; and you will not complete your faith, till you love for one another what you love for yourselves.”//正如先知穆罕默德所说:“如果没有信仰就无法进入天堂,如果不能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就无法拥有完整的信仰”。
紧接着,纳吉布又引用“克尔白”②事件典故和真主的告诫来谴责“伊斯兰国”摧毁历史遗迹的行为。
② God informs us that these sites we travel by, and which denote past civilizations — some of which were global superpowers of their time, but are now no more — are signs to remind us not to be arrogant, but to walk the earth humbly. //真主还告诫我们,这些我们游览过的历史遗迹象征着古代的文明,其中有一些是当时盛极一时的王朝,然而现在已经归于尘土;这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永远不要骄傲自大。
纳吉布一针见血地指出,“伊斯兰国”摧毁的历史遗迹并不是被亵渎的宗教朝拜场所,所以他们摧毁这些遗迹的逻辑并不成立。 纳吉布用互文的策略来反驳“伊斯兰国”歪曲的价值观,强有力地回击“伊斯兰国”极端主义对伊斯兰教义的歪曲和诋毁。他用“你并不代表伊斯兰”,旗帜鲜明地向与会的各国代表呼吁:必须把“伊斯兰国”和真正的伊斯兰教国家区分开来。为进一步明确何为正义的伊斯兰教国家,纳吉布再次使用互文的策略,引用真主的教导。
③ An Islamic State must defend the different peoples under its rule, and preserve their religions, languages and historic sites — because God commands us:“Indeed, we have made you nations and tribes, that ye may know one another.” //一个伊斯兰国家必须包容不同的族群,并保护他们的宗教、语言和历史遗迹。因为真主教导我们:“我把你们分成不同的国家和部落,以便于你们了解彼此”。
如此宗教色彩浓厚的互文策略,完全符合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国家的国家身份和形象。对于伊斯兰教国家以及全世界所有的穆斯林来说,真主、古兰经、先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纳吉布运用“克尔白”的典故,并引用真主、先知的教导——他这样做不仅能够唤起全球伊斯兰教国家的共鸣,得到全世界穆斯林的拥护,还能够正面批驳“伊斯兰国”对伊斯兰教的歪曲和混淆,还伊斯兰教以真实面目,从而建立起马来西亚正义、温和的伊斯兰教国家的国家形象。
随后,为继续树立“伊斯兰世界代表力量”的国家形象,纳吉布直面巴勒斯坦问题,用“暴力横行、法律沦丧、权利丧失”描绘巴勒斯坦所面临问题的严重性,表明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前所未有的灾难已经引起全世界穆斯林的愤怒和共鸣。他举犹太新年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事件为例,强烈谴责以色列的暴行,并明确指出“耶路撒冷的合法统治者应该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这样的正面指责表明马来西亚对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坚定态度,赢得广大伊斯兰国家的支持,进一步强化马来西亚伊斯兰世界代表的国家形象。
紧接着,纳吉布呼吁“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来消除1948年以来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在这里,纳吉布非常巧妙地运用“这样的勇气”来回指他在演讲中刚刚提到的一个重大事件,即美国与古巴重新建交。他称赞道“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是温和主义在现实中的典范”。他用美国和古巴建交的勇气,来类比国际社会解决巴以问题的勇气。众所周知,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这样的前后对比,让纳吉布的讲话极具说服力,也表明马来西亚不偏不倚、公正中立的立场和态度,同时又一次巩固马来西亚敢于直面强权、仗义执言的伊斯兰世界代表力量的国家形象。
在演讲的最后部分,纳吉布引用《古兰经》第80章开头真主批评先知穆罕默德的一则典故,呼吁“伊斯兰国家的领导人应该秉持传统,帮助贫穷的、受压迫的同胞”。
④ Sura `Abasa, the 80thchapter of the Quran, opens with God criticizing the Prophet Muham-mad — whom we Muslims regard as God’s Beloved — because he frowned and turned his face away when one of his followers, a poor blind man, interrupted to ask him a question while he was occupied preaching to a rich and powerful unbeliever. //《古兰经》的第80章开头写道,真主批评了先知穆罕默德,因为当穆罕默德向一个没有信仰的富人传教时,他的一位追随者——一个贫穷的瞎子插嘴问了他一个问题,这时穆罕默德皱起了眉头,把脸转向一边。
同时,纳吉布指出“这就是数年来马来西亚不断收留受战争和饥饿折磨的难民的原因”,以此来凸显马来西亚正义、温和、有担当的伊斯兰国家形象。
作为伊斯兰国家,马来西亚自建国以来始终致力于加强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伊斯兰会议组织是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政治组织之一,马来西亚是倡议国之一。除政治同盟外,马来西亚还积极开展与伊斯兰国家的经济合作,发展和完善伊斯兰金融体系,争当全球伊斯兰金融中心(骆永昆 2013:106)。2002年,马来西亚、印尼、伊朗和沙特等8个穆斯林国家在吉隆坡成立“伊斯兰金融服务委员会”(IFSB), 专门负责制定和发展各成员国广泛遵循的伊斯兰金融体系统一标准与程序。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马来西亚形成伊斯兰金融系统与国家常规金融系统并行的“双系统”体系,在世界主要的伊斯兰国家中,只有马来西亚形成完整的、系统的伊斯兰金融体系(许利平 2004:17-20)。马来西亚的经济现代化走在世界伊斯兰国家的前列,正逐渐成为国际伊斯兰金融中心。马来西亚政府还一直大力支持宗教研究机构,集来自世界各地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学者之力,在吉隆坡建立伊斯兰教研究中心。马来西亚正逐渐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代表力量和国际伊斯兰组织的中坚力量。
要想成为伊斯兰世界代表力量,除获得各伊斯兰教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外,还需要获得非伊斯兰教国家的承认,包括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持。马来西亚外交战略始终没有放弃同欧美发达国家之间保持合作共赢的关系,尤其是在经济层面。纳吉布总理多次访美,都把加强与美国的经济合作置于首要地位。2012年在美国,纳吉布公开呼吁美国公司加大对马来西亚投资,“美国是马来西亚首要外来投资国之一,因此我们希望增加投资额。马来西亚和美国在投资领域有很多合作的机遇”。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积极响应美国推动的“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协定”(TPP)。因此,虽然说在意识形态或者宗教上,马来西亚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与差异,但是马来西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使得双方能够共赢互利,保持着良好而紧密的联系。作为一个温和、稳定的伊斯兰教国家,马来西亚也成为西方与伊斯兰世界对话的桥梁。
伊斯兰教国的国家定位以及现实的经济利益,都要求马来西亚能够团结各个方面,构建符合其国家利益的国家形象。在70届联大的演讲中,纳吉布采用互文策略为马来西亚成功构建一个正义、温和的伊斯兰教国家以及伊斯兰世界代表力量的国家形象。
3.2 东盟地区的主导力量
作为东盟的创始成员国,马来西亚一直是东盟核心国之一,在东盟组织内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纳吉布在演讲中使用3处互文来构建东盟地区主导力量的国家形象。其一,为了树立“道德可信度”(moral credibility),提升演讲的说服力,纳吉布在讲话的一开始就通过互文的手法,重申他5年前在联合国大会上倡导的Global Movement of Moderates(全球温和运动)。
⑤ Five years ago I stood before this assembly and called for a Global Movement — of Moderates of all religions, of all countries — to marginalise extremists, reclaim the centre, and shape the agenda towards peace and pragmatism. //5年前的同一个聚会,我曾经站在这里呼吁所有的宗教和国家加入一项“全球温和运动”,来共同抵制极端主义、推动和平和务实。
这样的话语策略直入主题,非常明确地提出他本次演讲的核心——“温和主义”。虽然纳吉布在全篇讲话中并没有提到“东盟”,但他此次讲话的中心思想“温和主义”却是来自5年前他在联大上的倡议,并且由201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在不久前的东盟峰会③上再次正式提出。在此次演讲中,纳吉布再次通过互文的策略提出“温和主义”,就是希望通过对“温和主义”的倡议和推动,使得马来西亚不仅扮演地区合作者、共赢者的角色,而是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东盟地区的主导力量和代言人在联合国发出自己的声音。
为构建并强调地区主导的国家形象,纳吉布随后又两次使用互文性策略。不同寻常的是,作为伊斯兰教国的国家领导人,纳吉布在此处却选择引用犹太文化和儒家文化。在正面批评巴勒斯坦问题的同时,纳吉布利用互文的话语策略,引用犹太教圣人希勒尔④在总结《摩西五经》所含思想时说的一句话:“不要对别人做你自己都痛恨的事情”,来劝诫以色列。
⑥ I call on the Israeli government to live up to Judaism’s highest ethical principles, and the essential message of the Torah as succinctly expressed by the first century BC sage Hillel. When asked to describe the Torah in a soundbite, he said,“That which is hateful to you, don’t do to your fellow human being.”//我想呼吁以色列政府秉持犹太教的道德准则。公元前一世纪时期的圣人希勒尔曾经把《摩西五经》的思想总结为一句话:“不要对别人做你自己都痛恨的事情”。
此处纳吉布引述犹太教经典著作中的话语,既表示对犹太教以及犹太人的尊重,减少对立与抵制,同时又提醒以色列要尊重历史、尊重经典。引用犹太教圣人的话语,能够起到最直接的谴责作用。纳吉布巧妙地采用互文策略,进一步佐证自己提出的“温和主义”是受全世界各大宗教共同推崇的思想。应该说,这样的互文策略既使以色列无以辩驳,又达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说服对方的目的;同时也树立了马来西亚作为倡议者、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充分证明马来西亚完全有能力、有胸怀成为地区主导力量。
除以希勒尔来劝诫以色列外,纳吉布还有一处互文的使用显得尤为特别:他引用一个阿拉伯语词wasatiyyah和儒家思想的chung yung来证明马来西亚提出的“温和主义”适用于各国。
⑦ It is a principle that runs through all civilisations and faiths. Islam embodies it in the concept of “wasatiyyah”, Confucianism as“chung yung”— both of which mean“middle path” or“the Golden Mean”. //温和主义在所有的文明和信仰中都是一条真理,伊斯兰教中的“持中之道”(wasatiyyah)和儒家思想中的“中庸”都提倡我们走“中间道路”。
Wasatiyyah的意思是“中间”,指在生活中要采取公正的、中间的方法和道路,寻找平衡之法,避免极端。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国家的领导人,引用阿拉伯语并不是件特别的事,但是纳吉布同时提到中国儒家思想的“中庸”,并把二者并列起来,用于代表国家形象的联大演讲,却是有些不同寻常。
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两国关系发展良好,始终积极合作、互利互惠。在经济方面,双方经济依赖逐渐加强,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2013年中马关系更上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的合作与紧密关系使得马来西亚领导人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并加深合作。正是这种对内政、外交的现实需求,使得纳吉布领导下的马来西亚同中国在各个领域延续着以往加强合作的态势。
而从个人或者家庭因素来讲,纳吉布与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1974年中马正式建交时,马来西亚的代表正是纳吉布的父亲拉扎克——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纳吉布上台后继承其父的遗志,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2009年纳吉布访华时表示希望能效仿其父,继续维持和拓宽马中关系。同时他还积极鼓励自己的子女学习中文,体验中国文化。因此,此次讲话中纳吉布引用中国儒家思想,绝非随意之举,而是马来西亚内政、外交以及演讲者个人因素汇集起来的体现。
纳吉布引用犹太教圣典和儒家思想作为互文内容,既表现出其个人的国际情怀,也体现出马来西亚对各种宗教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得以树立起“道德典范”的形象。这样的话语策略让人无法辩驳、极具说服力和公信力,既能够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同,也可拉近与东盟紧密合作的中国的亲密关系,凸显马来西亚作为地区主导力量的风范与胸怀。“温和主义”的重申和倡议,更是确立了马来西亚东盟地区主导力量的国家形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纳吉布在演讲中对互文策略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互文大多来自对伊斯兰典故的引用。这样的互文性策略真实反映演讲者的意识形态,符合马来西亚的国家地位和政治取向。而对犹太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引用,则体现出马来西亚对各种宗教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从另一层面强调马来西亚提倡“温和主义”、维护和平的政治立场。
在联合国70周年大会上,纳吉布的演讲紧扣“和平”主题,通过互文策略的巧妙使用,成功地构建符合马来西亚国家地位和其政治取向的国家形象,以“温和主义”倡导者的身份,表达出本国的政治诉求,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重视并长期关注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马来西亚的国家领导人在公共场合的演讲,把握其国家形象构建的思想脉络,为我国与他国的政治交往及国际互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注释
①演讲全文见马来西亚总理府网站:http://www.pmo.gov.my/home.php?menu=speech&page=1676&pagenum=2&sort_year=2015&sort_month=&speech_cat=2。
②克尔白(al-Ka’bah)是阿拉伯语音译,是麦加禁寺内的一座立方体殿宇。据伊斯兰教传说,克尔白由人祖阿丹(Adam)依天上原型而建造,伊斯兰教徒面向克尔白祈祷。公元3世纪,也门胡扎尔部落夺取克尔白掌管权,放弃易卜拉欣的正教,在克尔白殿内竖立起多座偶像,克尔白遂成为多神信仰的中心达3个世纪之久。630年穆罕默德光复麦加后,清除克尔白石殿内外360尊偶像,克尔白遂成为穆斯林朝拜的中心。“伊斯兰国”正是利用先知穆罕默德曾经摧毁麦加克尔白的偶像这一史实,来美化自己摧毁并破坏历史遗迹的行为。
③2015年4月26日至27日,东盟峰会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和兰卡威举行。会议通过《“全球温和运动”兰卡威宣言》指出,“全球温和运动”旨在倡导宽容互谅,其核心价值在于追求永久和平,这也是缓和紧张、应对及消除各种形式的激进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重要手段。宣言同时强调,决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激进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
④希勒尔(Hillel),公元前后巴勒斯坦犹太人族长, 犹太教公会领袖和拉比,曾创立犹太教圣经学院“希勒尔之家”,在对犹太教律法的阐释上属宽容派,编有《古代犹太拉比格言集》和《解经准则七条》, 对后世犹太教解经学家具有重大影响。摩西五经指希伯来圣经最初的5部经典。它是犹太教经典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公元前6世纪以前唯一的希伯来法律汇编。
陈建平 王加林. 互文性与身份建构话语策略[J]. 中国外语, 2014(3).
董学文 崔 柯. 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理论[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7).
窦卫霖. 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李小坤 庞继贤. 互文性:缘起、本质与发展[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7).
骆永昆. 浅析马来西亚外交战略的发展及其特点[J]. 和平与发展, 2013(5).
马晓莉. 奥巴马宣布本·拉登死亡演讲的主题非延续性分析[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12).
秦海鹰.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 理论研究, 2004(3).
孙吉胜.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语言研究:回顾与展望[J]. 外交评论, 2009(1).
孙有中. 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 国际论坛, 2002(3).
辛 斌. 巴赫金学派的语言意识形态观和批评话语分析[J]. 外语学刊, 2016(1).
辛 斌 赖 言. 语篇互文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 当代修辞学, 2010(3).
辛 斌 李 悦. 中美领导人互访演讲中具体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16(2).
许利平. 解析马来西亚的伊斯兰金融系统[J]. 东南亚研究, 2004(1).
张全峰. 政治演讲语篇的互文性分析——以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为例[J]. 外语学刊, 2016(5).
Kristeva, J.Language:TheUnknown:AnInitiationintoLinguistic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9.
定稿日期:2017-02-28
【责任编辑谢 群】
Malaysia’sNationalImageProjectionfromIntertextuality— Analysis of Malaysian Prime Minister’s Speech at the General Debate of the 70thSession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Shao Ying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speech at UN General Assembly; national image projection; intertextuality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2015MZD011)子课题“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国际比较和国际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论文选题和撰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文秋芳教授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讲习教授黄国文的悉心指导,也得到张虹、张天伟副教授的帮助,特此表示衷心感谢。特别感谢姚小平教授对本文文字的修改。
H030
A
1000-0100(2017)03-0012-5
10.16263/j.cnki.23-1071/h.2017.03.00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ech made by Najib Tun Razak, the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at the 70thsession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jib was trying to project Malaysia’s image as“a just and moderate representative of the Islamic world and a leader of Southeast Asia” through the use of intertext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