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2017-02-26 05:37:45王永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病理学

王永敏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西平 463900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王永敏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西平 463900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拟诊为乳腺恶性肿瘤而接受手术的116例乳腺肿块患者,术前实施FNAC检查,术中及术后行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细胞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结果 FNAC检查结果显示良性肿瘤的44例 中,病理学检查结果为42例,FNAC诊断的符合率为95.5%;FNAC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的72例中,病理学检查结果为70例,FNAC诊断的符合率为97.2%。结论 乳腺肿块FNAC检查简便易行,快速准确,经济安全,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病理学检查

由于在妇女健康普查中使用彩超对乳腺扫查,乳腺肿块的检出率、切除率和正确诊断率显著提高[1]。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可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实施保乳手术,保留了乳房的基本外形,保证了患者术后的美容效果,缓解了患者的心理负担[2]。故早期发现乳腺肿块、早期确定病理性质、早期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选取我院2014-01—2016-01间拟诊为乳腺恶性肿瘤而接受手术的116例乳腺肿块患者,术前实施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术中给予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术后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现对FNAC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均为在我院就诊的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年龄22~66岁。78例因乳房内扪及肿块就诊,质硬、边界欠清晰,表面不平。38例患者为普查中彩超扫查发现乳腺肿块。均为单侧单发病变。钼靶X线摄片显示,肿块大小0.6 cm×0.9 cm×1.0 cm~2.0 cm×2.5 cm×3.1 cm,3例发现肿块区有致密状沙砾样钙化灶。超声弹性成像提示2~3分55例,4~5分61例。

1.2 FNAC检查 (1)患者仰卧,双手抱在枕后。彩超扫查定位并标记。充分暴露乳腺肿块。常规消毒、铺巾。(2)术者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包块,右手持装有7号针头的10 mL一次性注射器,由标记处从不同方向以45°角穿刺取材。(3)彩超监视下使针尖进入肿块内2/3处。拉回针栓3~4 mL,负压抽吸5~6次,确定吸到肿物组织后将针退出。迅速将抽出物均匀喷涂于3~6张载玻片上,厚度为4~5 μm。待晾干后,固定于95%酒精中,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1.3 病理学检查 (1)本组均实施乳腺肿块扩大局部切除术。术中对手术切除标本分别行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制作病理片。(2)冰冻切片检查提示恶性肿瘤者,给予根治性手术,术后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将FNAC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2 结果

2.1 FNAC镜下观察表现 (1)良性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圆形,无核仁或核仁较小,呈蜂窝状排列,有较多的呈裸核状的肌上皮细胞位于细胞团之间。(2)恶性肿瘤:细胞形状不一、体积较大、排列不均匀,核染色质不均匀,有异常核分裂,核仁明显增大,核浆比例失调。

2.2 FNAC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44例FNAC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病变;病理学检查结果为42例,其中22例(52.3%)为乳腺囊性增生病,17例为乳房纤维瘤(40.5%),3例为(7.2%)乳管内乳头状瘤;FNAC诊断的符合率为95.5%。72例FNAC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病理学检查结果为70例,其中3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50.0%),14例为浸润性小叶癌(20.0%)。10例为硬癌(14.3%),7例为髓样癌(10.0%),4例为乳头状癌(5.7%)。FNAC诊断的符合率为97.2%,假阳性率为2.8%。

3 讨论

随着在妇女健康普查中对乳腺行彩超扫查,乳腺肿块已成为我国妇女的常见疾病,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3]。乳房钼靶X摄片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于鉴别肿块的良、恶性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医生可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对乳腺肿块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提出建议及初步制订手术方案。但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病理类型,临床医生更不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选择乳腺肿块手术方式的依据。只能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制订乳腺肿块的最终治疗方案。

确定乳房肿块病理性质有术前FNAC、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3种主要检查方法。FNAC检查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用于乳腺癌的诊断[4],目前已成为公认的一种诊断乳腺癌的较好方法。此技术在3种主要病理检查方法中具有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快速、经济、创伤小、报告快及准确率高的优势,能为术前确定肿块的病理性质、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5]。本组结果显示,FNAC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7.2%,假阳性率为2.8%。与多篇文献报道[6-7]的结果基本一致。

由于FNAC抽吸的组织少,故无法确定肿瘤浸润的范围, 不能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对乳腺癌的进一步分型常较困难。并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因此FNAC尚不能完全替代病理学检查,手术医生也不能完全根据FNAC结果决定治疗方案。对于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应常规行术行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确诊后,再决定手术方式,以免发生过度治疗或误诊、误治。关于FNAC针吸能否导致肿瘤扩散及转移的问题,大宗文献资料[8]早已经表明,与其他各种活检方式(包括切取、切除、咬取活检)比较, FNAC损伤较小,癌细胞溢出转移的机会理应也更少些,至少不会比其他活检危险更大。

总之,对乳腺肿块行FNAC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并具有重复性的术前诊断方法,能较准确为术前确定肿块的病理性质、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尤其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对乳腺肿块的筛查工作。

[1] 卢洪霞,吴卫群,胡艳宁,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21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107-108.

[2] 胡秀富.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保留乳房手术32例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7):839-839,840.

[3] 郑莹,吴春晓,张敏璐,等.乳腺病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中国癌症杂志,2013,23(8):561-569.

[4] 李天潢.实用细针吸取细胞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1-66.

[5] 段立锋,米贤菌,钟守军,等.40例乳腺肿块空芯针穿刺标本病理活检的临床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2):697.

[6] 何万宾.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5):55.

[7] 王晓洁.1731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03-104.

[8] 李树林.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77.

(收稿 2016-09-20)

R737.9

B

1077-8991(2017)01-0056-02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病理学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87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
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