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雷
摘要:成都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发展规划;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宣传力度不足;旅游开发深度有待深入等问题。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成都地区的三国文化遗产从旅游资源角度,可以划分为3个主类、6个亚类,共计16个基本类型。树立“全域旅游”发展观念,分类开发;加强三国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宣传力度;发挥武侯祠龙头带动作用,加深三国文化研究,丰富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等有助于成都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成都地区;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文化遗产旅游指基于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旅游活动。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1990年代以来,遗产成为了流行的语言,同时也是旅游业中最重要和成长最快的产品。
三国历史虽然短暂,但三国文化却脍炙人口,极其引人注目。成都曾为蜀汉政权的都城,至今境内仍然留存着大量三国文化遗产。成都地区三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然而目前市内整体三国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情况并不是很好,仅有“三国圣地”成都武侯祠享誉国内外,而其他为数众多的三国文化遗产大多不为人所知,开发利用深度也远远不够。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都整体上的三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根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对成都地区三国文化遗产的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成都目前约有50处三国文化遗产点位。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成都地区的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成都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潜力和优势
(一)成都三国文化底蕴深厚,影响力广
蜀汉都城是成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辉煌、最耀眼的闪光点。成都地区的三国文化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留。一千年以来,四川地区上至官方,下至百姓都是尊刘抑曹,认为蜀汉政权才是“三国”的正统王朝。而蜀汉政权中的许多英雄人物及其故事都成了三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诸如诸葛亮为智慧的化身,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流传千古,关羽更是受到了社会许多行业的供奉。这些三国人物都或多或少和成都有一定的联系。蜀汉政权所在的区域就是三国文化的核心区域,而成都正是这片核心区域中的中心。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更是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心怀崇敬之情专程前来成都朝拜武侯祠。三国文化已经成为成都的一个重要文化形象。深厚的三国文化底蕴是成都大力开发文化遗产旅游的最大优势条件。
(二)三国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旅游资源类型齐全
关于三国文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三国文化”不仅仅指三国时期的文化,而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和三国精神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这实质上是一种泛三国文化的概念。因此,调查在确定成都地区三国文化遗产数量的时候采取比较宽松的标准,即与三国文化相关的遗存、遗址、传说等均为三国文化遗产。经调查目前成都约有50处三国文化遗产。
本文参照旅游资源评价的标准对成都地区的三国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学上的分类。目前普遍使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按旅游资源的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等性状,将旅游资源分为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3个层次,共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以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来表示。依据上述标准,成都地区的三国文化遗产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可以划分为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3个主类;树木、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综合人文旅游地、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水工建筑、归葬地6个亚类;共计16个基本类型(详见表1)。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两个主类中。
(三)三国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品位高,特色显著
由于文化遗产的价值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对它的评价角度和方法众多。本文拟着重探讨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质量,即传统上意义上的资源要素价值综合评价。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成都地区的三国文化遗产数量多,且分布比较零散,对其进行评价时,一些地理距离近,内在联系紧密的三国文化遗产点位,依照“由同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原则,划分为一个集合型的三国文化遗产点位进行评价。依据标准要求,再结合文化遗产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分值估算并划分资源级别。五级旅游资源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为“普通级旅游资源”(详见表2)。
五级旅游资源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是国内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和蜀汉英雄纪念场所,代表着整个成都和四川的区域形象,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从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珍惜奇特程度、规模和完整性、资源影响力等综合方面来看,成都武侯祠毫无疑问是最优质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
四级旅游资源—都江堰、黄龙溪、洛带古镇(八角井)
如果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而言,都江堰、黄龙溪和洛带古镇的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和知名度早已具备特品级旅游资源的条件。但是以三国文化旅游而论,这三处旅游点的核心旅游吸引力并非源于三国文化。比如都江堰和黄龙溪的水文化、洛带古镇客家文化影响力远远强于三国文化。三国文化遗产未在这三个地方构成核心旅游资源。
三级旅游资源武担山、八阵图遗迹(桂湖八阵图记)、子龙庙(墓、望羌台、子龙祠)、九里堤遗址、先主寺
这几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珍惜奇特程度都较高:武担山是刘备登基的见证地,为成都古代重要的地理地标;八阵图是诸葛亮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虽原貌不存,但仍存部分遗迹,为后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子龙墓(庙、望羌台、子龙祠)为集中展示名将赵云的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独特性,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九里堤与先主寺在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上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这几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与三国文化联系紧密,资源品位高,知名度也不错,游客能夠直接参观,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发展条件。但宣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级旅游资源慈云寺(阿斗读书台、赵云拴马树)、石经寺(石经寺碑记)、青白江武庙、大邑关帝庙、石象寺、诸葛亮屯兵牧马山广场
慈云寺和石经寺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吸引力,虽然目前接待条件较为成熟,但是其中的三国文化遗存较少,资源单体本身的观赏价值也较低;青白江武庙和大邑关帝庙的观赏价值和建筑价值较高,但是由于区位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利用;石象寺目前正在维修;诸葛亮屯兵牧马山广场为新建建筑,文化价值较低,观赏景观较少。这几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较低,未得到有效利用,但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一级旅游资源骑龙山古驿道、张松故里(张松墓两处)、跑马埂、蒲江冶铁遗址、马岱墓遗址、“汉代古火井”遗址、桓侯衣冠墓、白虎夷王城(墓)、九倒拐崖墓群
本类旅游资源由于现存遗迹较少,知名度也比较低,对于一般游客的观赏价值较低。虽然这些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但对其直接利用的难度较大,短期内不适合进行旅游开发。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黄忠墓旧址、马超墓旧址、万里桥、小关庙街、点将台街、洗面桥、衣冠庙、葛陌、崇州武庙旧址、马超坪、诸葛井、赵云洗马池、火烧坡、孔明乡(马刨井)
由于年代久远和城市化进程,这类的三国文化遗产已无遗迹可寻。马超墓、黄忠墓、崇州武庙旧址等地早毁坏;火烧坡、孔明乡等遗迹甚少。这类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单体大多只剩下文化价值,几乎无法进行旅游开发,只能通过文献记载和影像资料来了解其原貌。
二、成都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及存在问题
(一)三国文化遗产旅游整体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发展规划
从成都区域整体上说,目前除了成都武侯祠旅游发展良好,其他的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均不够理想。成都武侯祠现包括文物区、西区和锦里三个部分,按照功能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武侯祠是国家第一批文化产业创新实践基地。此外,子龙祠(墓)、武担山、八阵图遗迹、九里堤遗址、先主寺等三国文化遗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能够为游客直接参观。但是成都地区的其他三国文化遗产的利用情况不理想。比如青白江武庙、大邑关帝庙、张松墓、马岱墓等大多处于静态保护的状态。
由此看来,成都地区的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极其不平衡,在全市范围内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各个三国文化遗产点位在保护和利用上尚未形成全市联合开发的局面。目前市内也没有一条成熟的三国文化旅游线路。
(二)大多数三国文化遗产点位的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宣传力度不足。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由于年代久远,相当一部分三国文化遗产点位留下的遗存较少。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得到有效保护的点位仅有10处(详见表3)。都江堰为世界文化遗产、黄龙溪古镇和洛带古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其相关的三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是,为数众多的三国文化遗产点位却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形势。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点位已随着城市建设而被完全破坏,仅存一个地名,比如万里桥、黄忠街、洗面桥、点将台街、马超西路等地。
三国文化众人皆知,武侯祠享誉海内外,但是成都其他三国文化遗产地的知名度却较低。除武担山、子龙庙(墓)、八阵图遗迹、先主寺等有一定的知名度外,洛带古镇、黄龙溪、都江堰内的三国文化遗产,大多数游客不是很了解;而像白虎夷王墓、大邑关帝庙、崇州马岱墓、张松墓、青白江武庙等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连住在附近的居民对此都一无所知。
(三)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有待深入
目前除了成都武侯祠外,成都其他的三国文化遗产点位仅能为游客提供观光型旅游产品。而且这些三国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相对缺乏互动性,大部分点位只能以静态形式展示遗址、遗迹原貌,游客只能被动的去参观、听,在点位转一圈就走,停留时间也短,消费更是无从谈起。此外,从旅游商品上看,虽然成都有许多三国文化旅游商品,但是真正具有全国品牌性的特色商品数量较少。
三、成都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建议
(一)树立“全域旅游”发展观念,分类开发
这里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的观念,第一,要求成都发展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应该建立在市内全域各个三国文化遗产点位的旅游开发基础之上;第二,三国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要把三国文化遗产放在第一位,但是也不能仅仅拘泥于遗产本身,一定要与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环境等有机结合。若能在此原则和统一的科学规划之下发展成都的三国文化遗产旅游,必然能够带动全域旅游的整体发展。
成都的三国文化遗产点位数量众多,每个旅游点位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要依据点位实际状况进行分类开发。根据调查情况和评定结论,武侯祠属于五级旅游资源,应在目前良好发展的基础之上,继续做大做强,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争取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而四级旅游资源:都江堰、黄龙溪古镇、洛带古镇的核心文化非三国文化,因此只需要增加三国文化宣传和开发一些三国文化旅游商品即可;而三级旅游资源:子龙庙(墓、望羌台)、武担山、八阵图遗迹(八阵图记、诸葛井)、九里堤遗址、先主寺等由于基础设施状况、保存情况较好,这些三国文化遗产是目前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应在宣传营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上加强投入。而市内的其他三国文化遗产点位不适合进行近期大规模的开发打造,应在良好保护之上,以图长远发展。而一些三国文化遗产点位仅存遗址,已无物质文化形态,则可通过立碑标识、命名等方式处理。
(二)加强三国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宣传力度
文化遗产类的旅游开发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对文化遗产本身进行保护,而目前成都除了被列入文保单位的文化遗产点位外,还有大量点位未得到有效保护。除了武侯祠,其他三国文化遗产点位基本是片面注重对“点”的保护,忽略整体保护。对于一个文化遗产点位,如果缺少了相应的文化氛围,只是将遗产封闭在一个环境内免遭物理破坏,这样保护就会让遗产脱离独特的文化土壤而难以体现价值。比如八阵图遗迹用石栏围起来,保护方式较为简单,并且与嘈杂的商业市场相邻;娘娘庙也在衣贸市场之后,环境噪杂;大邑关帝庙与居民区相接,无专人管理;马岱墓遗址无任何标识,在杂草丛生的路边。因此要在保护好三国文化遗产本身的前提之下,尽量改善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并对目前的保护条件进行改善。目前除了武侯祠,其他文化遗产点位知名度较低,应该利用武侯祠的知名度和成都三国文化之都的形象大力宣传成都境内的三国文化遗产,让世人知道,成都不仅仅只有武侯祠,还有更多三国文化遗产。
(三)发挥武侯祠龙头带动作用,加深三国文化研究,丰富三国文化旅游产品
游客对三国文化遗产旅游的需求旺盛,单凭成都武侯祠一个点位并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武侯祠可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市内的三国文化遗产点位形成旅游线路,打破文化遗产点的封闭状态,联合发展,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目前成都可在近期打造一条精品三国文化遗产旅游线路:成都武侯祠——武担山——九里堤遗址——八阵图遗迹——子龙庙(墓)——先主寺。
全面分析成都的各个三国文化遗产点位,突出资源特色,找准着力点、发挥优势。在产品开发上应该处理好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把三国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区域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旅游商品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比如可在市内打造三国文化专题演艺中心,把三国文化更加生动的展示出来;可邀請饮食协会开发一些三国文化特色菜品;可与游戏公司合作开发三国实景娱乐项目;当然也可考虑把三国文化元素注入到更多的成都特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