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玲
【摘要】《伊豆舞女》是日本新感觉派的创始人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以去伊豆温泉疗养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写成的。作者用唯美的笔调在描述段朦胧纯真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又折射出自己独特的文学幻想和艺术魅力——生死轮回,努力使文学艺术在人类精神的轮回转生中永存不灭。
【关键词】《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 生死轮回
一、引言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川端康成的基于自己在伊豆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至今所有作品中最受好评的作品,这一地位今后也不会有所动摇吧。其先后六次被改编为电影,可以说《伊豆舞女》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佳作。
二、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伊豆舞女》的研究逐渐增多,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来看,大体可分四类:一是关于“爱”的研究,包括爱情、亲情;二是关于“美”的研究,其中包括女性之美、传统之美、自然之美、“物哀”之美、卑贱之美、虚无之美、朦胧之美;三是关于“我”的研究,包括私小说;四是关于佛教思想,禅宗思想对作品影响的研究;五是比较文学的研究。但是关良一在其题为“《伊豆舞女》”的文稿中表明:“众所周知,川端文学史反写实的,同时也是反浪漫的,因此作者在抑制抒情中能够实现更高抒情性的表达。这就是川端的文学方法的秘诀”。川端康成对死亡的过多体验,是他觉得生是在死的包围中,死是生的延伸,“生来死去都是幻”。因此,他更加着力从幻觉、想象中追求“妖艳的美的生命”,“自己死了仿佛就是一种死灭的美”。川端康成十分欣赏自杀身亡的日本画家古贺春江的口头禅:“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在他看来,生命从衰微到死亡,是一种“灭亡的美”,从这“物”的死灭才能更体会到“心”的深邃。本文通过分析《伊豆舞女》中的常年患有中风老人、巡回艺人荣吉夫妇早产婴儿仅在世上一个星期就去世、以及在主人公在结束伊豆之旅时遇三个孤儿的描述等的描述,来阐释川端康成的生死轮回观。
三、分析小说《伊豆舞女》中的川端康成的生死轮回观
生死轮回,最初源于佛教,所谓“轮回”意谓如车轮回旋不停,众生在三界六道的生死世界循环不已。转生的去向依据是生前的善恶德行,转生的结局显示了因果报应。人只要仍处于轮回转世之中而未及于涅槃,就必然没有脱离无边的苦海。所以,佛教的轮回转生充满了折磨和痛苦。融合在川端文学中的轮回转生思想,并不完全等同于佛教中的轮回转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川端对“苦谛”和因果报应的排斥,他在《抒情歌》中明确的表示“佛法的轮回转世是抒情诗上的污点”对于轮回转生,川端在总体上是肯定的,他在否定苦界和因果报应的同时,从轮回转生中发掘并汲取了唯美和通向永恒的因素,将其话作自己独特的文学幻想和艺术魅力,努力是文学艺术在人类精神的轮回转生汇总永存不灭。
1.死亡三维度。众所周知,川端康成从出生到离世,始终都没有摆脱为亲友送终的命运。他所撰写的哀悼文章和出席过的葬礼都不计其数,以其“参加葬礼的名人”冠其一生。在数不清的举行葬礼的日子里,对生命延续的希求、对死亡意识的克服以及超越死亡的渴望日益强烈,成为川端康成文学生涯中的一大精神课题。大多数作家以死亡作为故事的终结,和对川端康成来说,死亡是其文学的起点。尽管川端极少对死亡的现象个过程进行直接的描写,但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带有死的气息或痕迹。死亡的三种维度可以说成是川端康成对生命体验、死亡思悟的三个心理阶段:反对死亡——接受死亡——超越死亡。
小说中山间茶馆的老人,中风多年,半身不遂,全身青肿,眼浊得像腐烂一般。这样人物形象的出现,让人联想到关于“死”的命题以及川端康成在《十六岁的日记》描写生命垂危祖父的画面,刻画出作者对祖父的爱。把这样古怪的老人描写得如此鲜明,并不寻常。这恐怕是关系到作者个人经历的人物雕像。在《伊豆舞女》平淡地描述朦胧爱情的基调中,插入这样唐突的质感画面,显然是与祖父之‘死相关的印象,在此叠加在一起了。生命是无常的,人只是一种走向死亡的存在,因此,也是一种根本性的空虚和孤独。此时川端笔下的死亡是丑恶的,即描写生命衰老的悲哀、抒发其对生命死亡之恐惧,表现出对死亡否定排斥的价值取向,投射这一种不愿意接受死亡的心理,表达的是一种世俗的悲剧情感。
在主人公与荣吉的对话,可以了解到千代子与荣吉的孩子因为早产而死。如果说《十六岁的日记》可以认为是对祖父的纪念,那么《伊豆舞女》中的“荣吉”则是对其父亲的纪念,并且川端本人也是早产儿。虽然“没有父母”的记忆,但是对父母的思念比任何不是孤儿的人都要强烈。面对还没有出生的小婴儿就夭折,就要遭受死亡。这时川端康成笔下的死亡是无奈的,死亡,并非生命的异常现象,而是生命的常态,体现在作品中就是描写生命在死亡面前是无可奈何,抒发了“宿命”、“悲哀”等情绪感念,表现出对死亡被动接受的价值取向,透射出一种不得不接受的心理,体现出一种主动悲苦的生命态度。
在主人公离开伊豆时,因流感留下三个幼儿死去的中年夫妻。主人公由当初厌烦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此时川端笔下的死亡是美丽的,体现在作品中就是描写死亡的曼妙幻美,抒发对超验境界的渴望,表现出对死亡化解和超越的价值取向,透射出主动迎接死亡的心理,诉求的是一种不灭的宇宙精神。
2.死亡风景线。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中,白色以其“无中万般有”的特性发挥着多种多样的艺术效用,有时经营着死亡的氛围,有时充满着神秘的幻想性,有时渲染着女性的纯洁清丽,有时荡涤着人心的污浊卑微。川端康成对白色的审美认识中存在着禅宗的影响,同时也与日本传统的茶道、花道所崇尚的简素之美相通。白色与死亡的内在联系,早在川端儿童时代就经在他心灵深处打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川端在《参加葬礼的名人》中回忆道:“这个在空中飘动的白色的东西,便是我对姐姐的全部记忆。”他在艺术追求的路上,始终不停地思考着人类的生死问题,并且最终自主地走向了死亡。他的创作中对白色的偏爱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在伊豆的旅行,“我”经历了“死——生——死”的轮回转换,由于现实世界中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感使“我”踏上了这次旅途。在小说的开头作者描绘了这么一副的画面:雨水把杉木的丛林染成白蒙蒙的一片。这幅秋景图中除了白色就是白色,没有秋天色彩斑斓的画面,给人营造出一种朦胧且哀伤的画面。并且雨“以电光火石的之势从山麓那边向我追来”使整部小说都笼罩在白色中。白色是冷色调,奠定了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悲凉的、忧伤的。虽然这样一开始便可以预见到它的悲剧性结局,但是在旅途中经历,让主人公感到一种久违的重生。当“我”离开伊豆之时,看到舞女手中挥舞的白色东西,象征着“我”对纯真的告别,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在这白色的弥漫的空间里,既是那种朦胧的爱凝聚之地,也是生死交界处。这种死亡的交界处,并不阴森恐怖,而是迷蒙的,充满了心灵的宁宁静。“旅行”是人生的过程, “死”是旅行的终止,人生恰似一场旅行。川端康成的作品中的“死”,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死”,从文学而言,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的“死”和思想上的“死”。在这种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我”又重新面临着死亡问题,但是心灵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怖和压抑,因此变得释然了。
四、结语
《伊豆舞女》介入了“生”与 “死”的命题,是对人生的静观,伊豆之旅是一次人生之旅,一次对生命本身进行探索和领悟的旅程,可以透視人生,透视人性。生命的主体(灵魂)在不同的生命个体之间流转、生生不息,死亡不过是生命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生命的结束。轮回转生是基于自然节律和宇宙循环的想象。以这一观念关照个体生命提供了另一种生存的可能,“生与死这种人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越的截然对立的界限”,因而“变成了一个变化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在这里死不是通往永恒的沉寂,而是走向流转的生”。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叶渭渠译.川端康成文集·美的存在与发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川端康成.叶渭渠译.川端康成文集·伊豆舞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関良一.伊豆の踊子[A]. 川端康成.日本文学研究叢書[C].東京:有精堂,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