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刘志彪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刘志彪
为了促进小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思维能力发展,数学教师的教育过程需要针对该时期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有效引导,以情景带入法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思维,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常见数学问题。本文旨在简述几种创新性数学教学方法,引出在小学教学系统中其他科目也应进行创新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只在于对数的四则运算,更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逻辑思维建立,这种思维方式的建立从小学阶段就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引导。以往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是为了对接初中数学,抽象地理解就是“为升学而学数学”。经过新体制改革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通过学习数学,提升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生活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上的范畴。有人会说,小学生哪会理解那么多形而上的东西,其实不然,小学时期的儿童虽然没有建立系统的思维意识,但此时正是为思维意识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所以做好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既然了解了小学阶段数学的重要性,就要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案。如何才能把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灌输到学生的头脑思维中,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一味地枯燥灌输肯定不会得到良好的效果。
结合该时期的学生思维特点,他们更善于“玩”。这里的“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目的的游戏,而是有针对性的组织活动内容。在“玩”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具体方式是教师依据每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设定教学情节,从课堂开始,教师就需要一个情景案例来引入教学主题;课堂过程中,还是要以教学案例组织同学们相互讨论,甚至把学生带入案例角色中,让学生体验心态,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课堂结束前,老师还需要引用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串联本节课的学习要点。这样的课堂,从头到尾都像是在做游戏,学生“玩”得越认真,掌握的知识就越牢固。
当然,这样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针对性的灵活教学手段,能够掌握不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他们的错误思维方式。数学的公式、推理、结果是具有科学严谨性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体制下,一个老师只要教的是同一门课程、同一年级段的课程,他的教学方案肯定只有一套,每每到来都是老生常谈、周而复始、不厌其烦。但是改革体制后的教育则发生了“年年改,时时变”的转变。同是一年级的数学教育,不同学年入学的学生,对情节的投入状态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老师时刻转变教学情节,掌握不同年代的儿童对兴趣点的投入状态,这样的工作开展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对学校的基础设施配备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创设满足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会使用到一些教学用具,教学情景发生改变,用具也会发生调整,这些经费的增加虽然较大,但学生受益的效果也是成正比的。
数学知识内容的掌握不代表数学思维体系的建立,知识掌握得好不代表思维建立得全面。小学数学的培养旨在建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知识的传授过程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情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知识体系的建立是新旧知识交杂重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搭建知识网格,理清知识关系,让学生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纵向思维过程,而横向思维的发散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多模式结构。这种脉络性知识体系的建构就是思维塑造的基础开端。
当学生学会了“怎么做”之后,思维过程就结束了吗?当然不。事物的发展总是循环而又往复的,也就是说,“怎么做”的下一步依然是“是什么”,这种思维活动的体现就是反思。反思的意义在数学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会总结出,建立纵向思维过程时出现了哪些弯路,如何去解这些弯路而回到正确的纵向体系中,以后应该怎样去避免走那些弯路等等,这种反思的意义是促进学生思维正向迁移的最高效手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在反思中寻求以后解决方案的最佳途径,看似是对此次思维过程的反省,实则是为以后思维的防微杜渐。在这种反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视角地看待数学问题,如果学生能够在反思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解决思路就更好了,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提升的最明显的成果展现,也是在小学数学培养中最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时期的数学教育是基础的四则运算方法,这不仅是以后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未来走向社会的必备技能,所以小学数学更注重生活中数学意识的应用。“向一个带有排水口的,体积为20立方米的水池里注水,它的排水量为每分钟2立方米。当向池中以每分钟5立方米的水量进行注水时,多长时间可以注满水池?”这是我们在以往的数学题库中常见的场景,每每看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头脑中总是反复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人要做这种无聊的事情?”这样的题型不在少数,毫无意义可言。当学生面对这种题目时,除了无语就是无趣,然而真当面对现实中的数学题目时却又想不起来应该怎么计算。这就是因为旧时的数学题目与生活素材相距甚远,造成学生会做题而不会解决问题。如果出题者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将会在无形中建立数学与生活间的关联性,更能让学生有兴趣、有意识地去关注。所谓义务教育,不是教育知识,而是教育与社会接轨的能力,是教育应对社会时的思维体系。
每个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提高都是一致的。为了学生思维向着正确社会价值观建立,各类学校都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进行教育教学。小学时期作为人生正规化教育的初始阶段,它承载的社会使命艰巨而伟大。同时,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人生逻辑思维建立的基础,只有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在未来促进学生人生轨迹的发展。
[1]王志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1).
[2]徐燕刚.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3]韦江.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