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 王海龙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创新方法
宁夏育才中学 王海龙
全面实施新课改以后,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革,高中数学教学不再像过去一样,单纯地通过固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针对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现在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打造一个个性化的数学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创新式的解题思维。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题思维,对高中数学教学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创新能力;教学策略;高中教学;解题思维
由于全面实施新课改以后,各高中总结了过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一致认为过去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培养学生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培养的学生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只会机械地接受知识,不能够独立思考和衍生拓展,因此不能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特别像数学这类学科,在高中阶段难度加大,高考压力重,许多教师在培养和锻炼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的时候,大多数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因此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仅要求学生套用固定解题公式模板,通过让学生大量练习相同的题型,不断反复练习熟悉题型和学习数学。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数学学习模式,只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被动,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提到数学就觉得反感。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创新方法。
1.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解题能力是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和加强高中数学的学习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解题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虽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甚至在培养的过程中内容很多,很繁杂,但是它也有属于它的教学特点和方法,只要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就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2.重要性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甚至有的学生学了就忘,现在,通过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型解题思维,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学生创新解题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原来所学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通过创新的解题方法,学生能够有效地将所学的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使得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发散能力,使自己全面发展。另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发现题目中的相互关系,联系元素属性,产生创新
高中数学学习中,最先学的就是元素和集合问题,因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该善于总结和发现元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和相同的属性,然后产生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元素的时候,可以通过Venn图进行表示,这样可以清楚地区分出,在元素集合中的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等,这样可以更快地进行计算,通过构图法可以整理出一个详细的解题思路。
2.通过已知条件,总结规律和发现联系,产生创新
数学的魅力就在于每一个数字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一个系数、一个方程、一个未知数都可以产生相互联系,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出规律,发现公式、定理等。例如:已知函数f(x)=exlnx+2ex-1,求证f(x)>1。这道题是一道函数题,但是无法用常规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但是可以通过放缩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联系ex和lnx之间的关系,对ex进行放缩,构造一个新的函数,进行解题。
3.通过结论,发现解题规律
除了通过已知条件,总结规律和发现联系,产生创新思维以外,还可以通过总结结论,发现结论中的规律进行解题。例如:在求证空间几何问题中的垂直关系时,为方便解题,可先假定求证问题成立,逆向推导,找到题目中已知条件时,即可得到答案。
4.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互转化,进行创新
在解题过程中,要巧妙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通过联想和发散思维找到题目中隐藏的条件,进行解题。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已知推未知,通过未知验证已知,从而产生创新解题思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发展和壮大,就离不开创新。而数学这门课程就正好有这个特点,要想学好数学课程,就必须学会创新和独立思考。同时,高中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教学,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没有一个固定的解题模板和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更多地要求老师和学生创新多变。因此,老师和学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培养创新放在首位。在“新”与“旧”的结合中推陈出新,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解题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的平台,使学生在创新中得到全面发展。
[1]袁双华.浅论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创新思维[J/OL].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5):186+188.
[2]张磊.“一题多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31):46.
[3]周伊宸.高中数学解题中变式训练模式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10):59.
[4]李书敏.浅析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创新的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2016(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