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八英庄林场 河北围场 068450)
浅谈林场绿化苗木基地经营技术措施
王森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八英庄林场 河北围场 06845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正在日益的减少中,森林的过度采伐,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的培育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资源的保障,就不能实现森林生态和木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林场;造林;培育;管理
实践证明,森林培育的发展,要靠技术的进步。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要求,保证有林地面积增加、森林蓄积量的增加,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根本任务。采取科学办法解决当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就要不断提高营林工程建设质量,改变经济利益至上的森林经营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营造高质量的森林。
林木种苗要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重点以阔叶树为主,立足乡土树种,可适当引进一些适宜生长的新品种。如三角枫、五角枫、朴树、栾树、枫香、乌桕、黄连木、国槐、合欢、香樟、广玉兰、白玉兰、马卦木、楸树、无患子、七叶树、重阳木、榉树等。
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适时采种。采种母树选择长势好、无病虫害的十五年生左右的单株。大部分树种的种子采收后,经风选取得饱满成熟的种子,放于通风地方晾干待用,有的树种子要按其生物学特性,特殊储藏。
圃地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苗地冬季深耕、冻垡,春季3月前后精耕细作,施足基肥,同时施入硫酸亚铁等对土壤进行消毒。
播种前,先用凉水浸种,除去空瘪种子及杂质,用清水洗净。再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24h,泡时加入0.3%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然后捞起种子晾干待播。对出芽较慢的树种,采取催芽后播种,晾干待播的种子放进沙床进行催芽,各树种催芽时间不同,在催芽的过程中注意水分、温度、消毒,发现大部分露芽,及时播到苗田。
两用林育苗与当年出圃苗有点区别,一般2~3a、地径3~4cm的苗木林,采用条播,密度不能大。在苗床上开沟宽5cm、深1~2cm,按行距30cm,将种子直接撒在播种沟内并用细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再在床面上盖上一层稻草,不宜太厚,浇透水。
宜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尽量离水源近的采伐迹地。迹地清理干净,整地采用挖掘机全面挖,深度80~100cm,将土打碎、整平,做成4~8m宽的苗床,留沟排水,清除树根、石块等杂物,经冬春霜冻后墒情会很好。
绿化大苗与用材林的两用林,初植密度为株距1.5m、行距2m,但各树种生长的速度不同,可按不同情况确定密度,以3a内不移苗为标准,速生树种密度2250~3000株/hm2,慢生树种4500株/hm2左右。
造林在2月下旬~3月上旬。选择健康粗壮的苗木,地径4cm左右,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尽量带好土球,不伤及根。可采用块状混交方式造林,提高抗病能力,也要根据树种习性,分别栽植,保证树种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幼林抚育主要是除草、培土、看管等。一般需要连续3a,前2a人工松土除草,扶正苗木,根部培好土,第三年幼林已要郁蔽,林下的杂草可用除草剂清理,此后杂草很难长起来。两用林同时结合护林看管,防止人畜破坏。
前2a适合套种间作,种植矮杆的花生、瓜类、豆类等,实践中以套种棉花苗木生长最好。套种不但减少了除草的费用,更主要是有效地促进了苗木的生长,解决水、肥、气等问题。苗木成活后即可施肥,连续3a根外穴施,每年1次,每次施氮磷复合肥750kg/hm2,有条件的施腐熟的饼肥,效果最佳。
前期作为大苗培育,培养好的干型很关键,萌芽性强的树种要适时修剪,按不同树种苗木要求定干,结合管理3a内干型就能定好,现在绿化要求2.2~2.5m以下无侧枝树型。
(1)林地土壤养分管理。划定样地对林地土壤分状况定期进行监测,同时定期对树木体内的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综合土壤和树木的营养状况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我国对杨树,桉树,杉木,毛竹等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本做到了林地土壤养分管理的精准化。
(2)林分凋落物及采伐剩余物管理。人工林在培育过程中,尽量对林分凋落物严格保护,采伐剩余物归还到林地,可对维持林地较高的生产力起到重要作用。
(3)大径无节材培育。美国西部培育花旗松大径无节材,采用初植密度等于收获密度的方式,利用固定直径修枝法,严格控制干材树节的数量和大小,在干材外围形成一定厚度的无节优质材。我国在杉木无节材培育方面有初步报道,但并不深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树立“质量就是财富”的营林生产观念,将营林生产纳入建设和谐社会的规划中,遵循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一林区建设主题,全面提高营林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林区生产力,改善林区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赵兴强.国有林场营林技术实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4).
[2]马 雷,马莉,隋玉龙.国有林场营林技术措施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4(11).
S723
A
1005-7897(2017)20-0156-02
201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