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视窗
数据显示,2016年甘肃省财政教育支出达548.6亿元,连续6年成为全省第一大公共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7%。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将“三个坚决、三个优先”作为教育发展战略——坚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坚决补齐乡村教育突出短板,坚决筑牢教师队伍基石;发展上优先考虑教育事业,工作上优先推进教育改革,保障上优先支撑教育发展。仅去年一年,甘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465所,在园幼儿达到89.2万人,比2015年净增19.0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如今,幼儿园基本覆盖了全省乡镇、58个贫困县1500人以上行政村、17个插花型贫困县行政村、革命老区和藏区有需求的行政村,构建起了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16年江苏教育支出达到了1845亿元,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8.5%,高于公共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6个百分点,是江苏省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
江苏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介绍,2016年在学前教育领域,江苏安排3.6亿元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难等问题;在义务教育领域,2016年生均拨款标准达到每生每年小学700元、初中1000元,全年安排公用经费补助和免费教科书采购资金48亿元,为全省68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作业本费用。此外,江苏还投入6.2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安排专项经费培训乡村教师超过60万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前将现行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由学前两年延长至三年,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1810元提高到2800元。
作为教育惠民“1号工程”,新疆将在今年同步实现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让各族儿童实现“就近”“免费”入园。农村学前双语教育补助经费直接拨付至幼儿园,重点保障在园幼儿伙食费、保教费、采暖费等。
新疆教育厅负责人表示,2017年底,全区规划布局的农村幼儿园将全部实现“应建尽建”。同时,自治区和各地还在积极争取援疆省市、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兴办幼儿园,鼓励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和社会力量办园,并推进各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对口支援与帮扶。
2016年,广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共发放补助资金2.54亿元,已覆盖广西所有县(市、区)。
2014年开始,广西启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对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全区教学点义务教育教师给予奖励补助。目前,广西110个县12377个乡村学校及教学点获得补助,补助教职工9.87万名,人均月补助214.42元。其中29个连片特困县获补助学校达5126所,补助教职工4.83万名,发放补助资金1.52亿元,中央和自治区本级财政以及市县均有拨发资金,中央财政资金1.16亿元,市县财政资金0.36亿元,人均月补助261.71元。
河南省教育厅、省综治委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启动预防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活动,通过打出“组合拳”,推进依法依规治校,共建无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园。
根据要求,河南将联合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未成年人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到不实施、不参与欺凌和暴力行为。各部门要协同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综治领导责任督导和追究。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依法依规采取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