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伟
科技『新动力』加速贫困户脱贫
胡庆伟
自2005年起青龙县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围绕县域主导脱贫攻坚产业“林果、畜牧、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先后选派185名科技特派员,带项目、技术、资金深入贫困村、贫困户科技帮扶,形成了由点及面、由“线”到“块”的星火燎原之势,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驱动器,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2017年7月,组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31项,引进新品种388个、新技术236项、领办协办企业240家、累计培训农民16.5万余人次,带动4.2万人脱贫致富。
以“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扶真贫、真扶贫”为目标。依托科技特派员工程,提高群众综合科技素质,用科技武装贫困户为其脱贫致富注入源动力。五年来,举办科技培训班2780余次,培训农民达16.5万余人,建立科技示范户6000余户,发展科技示范基地4.5万亩。一是在队伍选派上求精。以特派员人才库为依托,精心挑选专家教授、乡土拔尖人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专业人才,下派为贫困村一对一科技特派员,破解农村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做到人员精准下派、技术指导精准服务、帮扶村户精准脱贫。二是在服务对象选择上求全。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突出贫困户科技需求,组织180多名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全县142个贫困村,每位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10户贫困户,并对贫困户分包认领,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选准脱贫产业、传授实用技术。三是在科技服务上求广。建立以县级科技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乡镇科技培训示范基地为平台,坚持理论+实际,采取面对面解决问题、手把手传授技术、耐心细致答疑解惑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日光温室种植、暖棚养殖、特色林果抚育管护、节水技术运用、农机具维修保养等方面咨询服务,实现了全县25个乡镇、142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截止2017年6月,在贫困村共组织科技培训168期,参训1690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7个。
坚持农民科技需求与科技特派员技术专长、脱贫产业特色和科技力量优势相结合的原则。以科技为脱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提升贫困村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硬实力”。一是前置谋划,优化产业布局。发展脱贫产业,始终坚持聚焦市场,立足县情,组织建立科技特派员项目指导专家库,聘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张京政教授、齐永顺教授等62名专家学者深入到贫困村、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合作社进行调研摸底,与贫困群众、种养大户、企业家座谈交流,对贫困村进行产业谋划布局。科学制定了林果、畜牧、食用菌、中药材等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实现脱贫产业科学化、精准化,为脱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多轮驱动,激活生产力。创新建立基地示范带动、技术培训推动、利益捆绑联动等多种科技特派员带动引领形式。密切特派员与贫困村、贫困户的联系,促进先进的农业种养殖技术与特色产业的结合,用科技的力量助推特色种养业健康持续发展,激活贫困村贫困户沉睡的生产力。如: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于治国,利用其本身种植技术专家的优势,以科学的种植技术为支撑,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全县31个贫困村发展中药材生产,带动中药材种植户600多户,种植面积近万亩,人均增收3000元。树莓致富带头人杨珍,以“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发展树莓种植,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00多人,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1000余户,种植户人均增收2100元。三是全面开花,增强辐射力。围绕制定的林果、畜牧、食用菌、中药材等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大规模投入、高标准建设种养示范基地,并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批发市场,引导更多贫困户、特色产品走向市场,构建贫困户培训、信息服务、产品检测、包装销售等一体化的产业服务体系,实现特色产业效益最大化。近年来,在青龙镇三岔榆树村、八道河镇王厂村、大巫岚镇大于杖子村等地培育果品、蔬菜、食用菌等产业示范基地50个,带动农民增收2400多万元。“龙富”苹果、“青龙甘栗”、“三泰阳光”羊肉、“云冠牌”烤胶脱硫剂、“祖山红”枸杞等品牌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以搭建“能脱贫、不返贫”的科学化致富平台为目标,立足“县情”放眼“全国市场”,重点紧盯互联网商务、周边劳务用工市场、特色产业发展前景,着力打造科学化的三大脱贫致富平台。一是互联网+平台。紧紧抓住被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的有利契机,以“互联网+”为脱贫重要抓手,重点选拔懂电脑、懂电子商务的科技型人才担当科技特派员,帮助全县142个贫户村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把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截止2017年6月,全县142个贫困村已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围绕板栗产品,已扶持100名致富能人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开设门店35家。二是劳务输出平台。根据该县贫困村劳动力丰富,外出务工渠道较少的现实情况,选派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精心打造劳务输出平台。在技能培训方面,依托金秀、新启点等职业技术学校对贫困村闲置劳动力进行家政、月嫂、高级技工等紧缺职业,订单式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今年来,已举办创业培训班25期,参训人员达1500余人。在就业信息方面,筛选了北京、天津、唐山等地用工条件相对较好、企业工资待遇较为优厚、适宜县内外出务工人员需求的24家企业。把用工信息送到每一户贫困户家中,争取每户建档立卡户都能输出劳动力,实现脱贫目标。今年以来,共举办劳务洽谈会6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1万个,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0.6万人。在就业保障方面,向每一位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发放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册,并提供包村特派员联系卡,随时为外出务工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今年来共协助处置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纠纷4起。三是金融帮扶平台。科技特派员巧当“红娘”,为政府与贫困户牵线搭桥,在其大力跑办推动下,2016年该县出台《金融扶贫实施方案》,搭建“政银企户保”金融平台,创立富民农户贷、助保贷等信贷金融产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提供贷款支持,并给予财政贴息,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不足问题。目前,已获准贫困户贷款895万元,正在受理贷款570万元。
(作者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