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胡祥胜 夏卫东
汉川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的思考与建议
汉川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胡祥胜 夏卫东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综合利用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充分利用好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发展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绿色农业的重要手段。汉川市农机局根据全市农田机械化作业的情况,围绕找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最有效途径和办法,从2007年开始,在全市进行了水稻、小麦、油菜及棉花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作业试验示范,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农作物秸秆还田受到农村传统还田方式的影响,目前汉川市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率仅为69.1%,且发展不平衡,秸秆机械化还田是汉川市农机局解决机械化种植推广后又遇到的一个新的“瓶颈”技术。由此看来,加速农业生产环保法制化宣传,构建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是汉川市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又一新的课题。
汉川市是一个以稻麦、稻油种植为主的农业大市,共有耕地面积97.8万亩(1hm2=15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含复种面积)114.2万亩,油菜种植面积34.7万亩,其他经济作物面积(主要指棉花、玉米)20万亩,产生的农作物秸秆量按谷草比例1:0.75左右计算,每年产生的秸秆量达83万t,如加以合理利用,是一项巨大的有机资源。
据农机部门多年的跟踪调查了解,全市夏秋作物的秸秆在使用机械收获后,农民大多是先放火焚烧,再用普通旋耕机进行旋耕还田,造成了秸秆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污染环境还直接影响到农田地力及后茬作物的墒情,造成地力下降、土壤板结、田间有机质的大量流失等。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利用是一项综合性的实用农业新技术。秸秆处理方式一是通过机械化粉碎就地还田,既能改善土地理化结构,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又能培肥地力;二是利用机械打捆离田再利用,可以形成有机肥、清洁能源、青化饲料、燃料、生产原料等有机资源。
近年来,汉川市农机局根据汉川市农业种植模式改变和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的现状,以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稻麦、稻油等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试验示范及推广,截止2016年底,全市共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3 087台(套),按单机平均作业量300亩/台年,仅占全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69.1%,离实现农作物秸秆“零”焚烧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普通旋耕机虽然在汉川市农田耕整作业中占有较大份额,但秸秆还田质量不尽人意,造成农田的耕作层越来越浅,特别是在稻麦产区,由于存在抢收抢种时间上的矛盾,普通旋耕作业小麦秸秆还田质量不佳,已直接影响到机插质量,造成倒秧、漂秧、漏穴,影响到粮食单产的提高,机械化插秧未实现的地方,由于小麦秸秆未能完全腐化,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受传统种植方式的影响,农民在作物收割过程中,只注重粮食收割的质量、浪费情况,没有考虑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情况,只知道秸秆的简单处理办法—放火焚烧,根本没有顾及环境的污染。
目前汉川市联合收割机的秸秆粉碎装置明显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秸秆粉碎装置的质量不合格;二是安装水平不过关;三是市场上销售的收割机多为履带式收获机械,动力只能满足联合收获需要,如果加装粉碎装置,又要求秸秆收获后的留茬较低,明显存在动力不足,影响到秸秆的粉碎效果。
2006年至今10年间,据统计,汉川市农机销售及农民需求的44.1~58.8 kW的农田动力机械占有很大市场,机具配置多为普通旋耕机,作业深度最大15 cm,秸秆与泥土很难充分混合,埋茬效果差。合理配置的机具在农田秸秆机械化还田中更是少之又少。全市97.8万亩耕地全部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需新增秸秆还田机具1 714台(套),其中更新粉碎装置40台。
全市共有小麦种植面积47.6万亩,从小麦秸秆的物理特性来看,其纤维经专用机械粉碎后,长度较短,就地还田是最佳途径。按单机作业40亩/台天计算,全市虽有1 500台(套)收割机,但粉碎装置仍然不足,需新增带粉碎装置的联合收获机械150台(套)。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售价7万元/台,国家补贴1.9万元/台,农民购置需5.1万元/台。150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国家补贴285万元。
油菜种植是汉川市经济作物主导产业之一,全市共种植油菜面积34.7万亩,其纤维特性与小麦无太大差别。按单机作业量40亩/天计算,全市需油菜收获机械867台(套)。截止2016年底油菜收割机拥有量为300台(套),需新增油菜收割机567台,配套新增粉碎装置567台(套)。油菜收割机售价7.3万元/台,国家补贴2.23万元/台,农民购置需投入 5.07万元/台。567台油菜收割机国家补贴1 264.41万元。油菜秸秆粉碎装置567台无国家补贴,农民需投入170.1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 874.69万元。
棉花是汉川市经济作物种植主导农作物之一,全市共有棉田面积15万亩,其物理特性属木本植物,秸秆还田难度大,全市现拥有棉田、秸秆还田机械203台(套),作业效率50亩/台天,作业价格80元/亩,15万亩棉田需作业机械450台,需新增247台(套)棉田秸秆还田机械。棉花秸秆还田机械售价0.81万元/台(1.8 m幅宽),国家补贴0.18万元/台,农民自筹0.63万元/台,247台(套)棉田秸秆还田机械国家补贴44.46万元。
玉米种植在汉川市属新兴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面积较往年有扩大,2016年底,玉米种植面积达5万亩,其物理特性特殊,其秸秆还田方式与棉花秸秆还田方式一致,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需新增秸秆还田机械50台(套)。玉米秸秆还田机与棉花秸秆还田属同一类型,50台秸秆还田机械国家补贴9万元。
水稻种植是汉川市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牌,常年种植面积76万亩,相对其他作物秸秆的产量来讲,汉川市水稻秸秆的处理还田是重中之重。据统计,水稻秸秆就地还田是最经济、最快捷的处理方式之一,但普通旋耕机具不能满足水稻秸秆的就地还田,需新增作业机具,用反旋还田机、水旱两用埋草机、双轴灭茬旋耕机能起到较好的机械化还田效果。全市现拥有多型号秸秆还田机械1 011台(套),按单机作业量30亩/台(套),水稻秸秆还田率达到59%以上,需新增水稻秸秆还田机具700台(套),其中更新秸秆还田机240台。按每台秸秆还田机售价0.7万元/台,国家补贴0.19万元/台,农民自筹0.51万元,700台(套)水稻秸秆还田机械需国家补贴资金133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57万元。
夏收作物小麦、油菜还田机械的推广作业成本。由于作物的物理特性利于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后茬作物(水稻)田间的耕整只需比平时多旋耕1~2遍即可达到土壤充分起浆,并能很好地与秸秆混合。但作业成本上升了30%~50%,按小麦机收价格60元/亩、油菜机收价格80元/亩计算,作业成本分别达到78~90元/亩、104~120元/亩,小麦新增成本18~30元/亩,油菜新增成本24~40元/亩,加大了农作物的种植生产成本。
棉花、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已被农户接受。作业效率:10~12亩/h,作业价格:70~80元/亩(58.8 kW拖拉机),油耗70元/h。
据以上分析,全市需新增稻麦联合收割机及油菜收割机717台,配套粉碎装置717台(套),水稻秸秆还田机械700台(套),棉花玉米秸秆还田机械247台,玉米秸秆还田机50台,共计1 714台(套)才能满足夏秋作物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及玉米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需政府主导,强力推动,如给予一定农田作业补贴,才能实现夏秋作物秸秆“零”焚烧的目标。
为了提高农民参与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积极性,政府如能在现有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对还田机械进行叠加补贴,每台套机具1万元以下补贴1 000元,1万元~2万元补贴2 000元,2万元以上补贴3 000元,需财政资金189.6万元,秸秆机械化还田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平台,发放技术宣传资料,制作技术展牌,大力宣传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好处。
(2)以农机基层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为载体,培训基层农机科技指导员及科技示范户,使他们成为该生产环节的“尖兵”。
(3)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把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作为一门主课大力宣讲。
(4)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大力培植规范运营的农机合作社、农机科技术示范户等社会力量的参与。
(5)开展稻麦、稻油等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机具的试验示范,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点,大力推广秸秆反旋还田机、水旱两用埋草机、双轴灭茬旋耕机等新型秸秆还田机械。
(6)积极引导有购机补贴资质的农机企业组织好货源及零配件的供应,保障市场供应和农民的需求。
建立由政府牵头,部门通力合作的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农作物秸秆焚烧和机械化还田的工作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责任和任务落实到乡镇、村、组,并与责任目标考核挂钩,形成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分工到人,任务分解到人,机具落实到田的联动工作格局。在政策扶持上,以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为平台,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在配套机具上进行叠加补贴,对秸秆反旋还田机、水旱两用埋草机、双茬灭茬机等新型秸秆还田机械进行敞开补贴。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明白纸、在农村设置墙体宣传栏等多种手段,大力开展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宣传。乡镇、村、组根据作业要求,麦稻留茬高度18 cm以下,油菜留茬高度25 cm以下,严把农作物秸秆留茬高度关,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改变秸秆一烧了之的习惯。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一项综合性实用技术,不是单一的农机化技术,强化农机农艺的融合,共同开展技术培训,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运用“入民心、入民骨”,使该技术的推广形成一套技术集成、完善配套的技术运用体系。
一是要注重基层乡镇农机农艺推广人员的培养,打造基层农业复合型人才是该技术实施的支撑点,努力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二是要采取公众参与的方式,以示范项目的形式,以“实施主体单位+农机合作社”“实施主体单位+科技示范户”等多种模式进行试验示范,开展培训,以点带面,辐射全市,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