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荫等
针对曹德旺个人的关注热度或许会逐渐平息,然而无法忽视的是,奥巴马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即提出“让制造业回家”的口号,当选总统特朗普也誓言上台后将拉住美国大制造企业。不仅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政府近年来也努力将实体经济留在国内。这些国家的做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美国制造”令美媒兴奋
“当谷歌公司发布一款最新无线家庭媒体播放器时,最令在场媒体感兴趣的不是这款产品本身多么炫目,而是在机器底部刻的一行简短文字:美国设计并制造。”美国《纽约时报》的这个例子,可以说是美企近年来“回潮”的一个缩影。
可以看到的是,大批将生产基地设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已经或者正计划将生产迁回美国:去年,美国通用电气和卡特彼勒将组装业务转回美国;同一时间,美国惠而浦家电厂商把旗下最著名品牌Kitchen Aid手持式搅拌器的生产业务由中国转回美国……在这个名单上,还有福特汽车、英特尔公司的名字,或许将再添加苹果的名字。该公司正考虑将中国的代工工厂搬回美国,目前已在评估可能性。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称,在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中,有1/3计划或考虑将制造业务带回美国。
美企“回潮”的背后,是中美制造业成本对比的变化趋势。记者此前走访了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中国工厂,这两个联邦州的设厂成本在美国属于相对较低的。记者发现,成本确实已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美国的重要原因。从成本结构上讲,美国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占整个生产运营成本的4成多,但在水、电、天然气、地皮、运输、税收等企业负担的成本上,均明显低于中国。
曹德旺算出的账是,美国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是1/5,虽然工资成本是中国的8倍,但总体算下来,在美国生产玻璃可以多赚一些。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报告甚至预测,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这一结果似乎是美国近年来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吸引实体企业留在国内的结果。2009年,奥巴马叫响“让制造业回家”的口号。他强调,要留住工作岗位。从之后推出的2010年制造業振兴方案和2012年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都能看到美国政府希望优化自身资源配置的努力。美国吸引制造业等产业的主要优势在于,“税负外成本”较低、靠近核心市场、劳动力素质较高等。
日本、德国、英国都不遗余力
改善产业空心化的困局、吸引海外实体经济企业回流国内的工作不仅是美国在做。
“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号称以结构性改革为根本目的,对经过认定的创业、创新型企业提供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日本《东洋商业周刊》称,日本政府尤其注重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扶持,以增强市场经济竞争活力,带动社会创业,日本政府的战略目标是在近5—10年内,将创业率从目前的5%提高到10%,形成“全民创业”热潮。与此同时,日本将人工智能、物流网等作为拉动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加大支持企业应用尖端技术的财政投入。2015年,日本政府出台《机器人新战略》,宣称要推进制造业应用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三菱、日立、丰田等大企业先后组建或加入了日本的“机器人促进会”和“物流网升级制造模式工会”。在政府的激励下,原先对生产进一步数字化持消极态度的日本企业正在改变观念,开始利用新技术寻求更高生产效率和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在德国,各地政府部门把企业留在当地当做“重中之重”。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者罗多夫表示,德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对中小企业的特别优惠条款,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现在,中小企业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税收。在各地开设工厂时,当地政府会给予地产的优惠使用权,甚至可免费使用一些荒地以增加当地就业。银行也给予企业贴息贷款。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鼓励了企业无需去具有工资成本优势的国家设厂,可以在德国利用网络化减少生产成本。罗多夫表示,一些在国外设厂的德国企业近年来纷纷回流,有企业家甚至表示,现在,在德国生产的成本已经接近中国。
近20年来,英国一直被外界认为走在去实体经济化的发展道路。这并非是全部事实。英国前财政大臣奥斯本和央行行长大力推进英格兰北方经济增长区计划,英国政府希望通过贯穿英格兰中南部的二号高速铁路项目和横穿英格兰北部的跨奔宁山铁路电气化改造,能够带动地区制造业经济的发展。“脱欧”公投后,特雷莎·梅新政府依然维持前政府振兴北方经济带动制造业的政策不变,同时决定派遣大规模贸易代表团前往中国、印度、美国和英联邦国家,向全世界推销英国。
法国企业家炮轰税收过重
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对企业有很多减税政策,但仍有企业家不服。
两年前,一名46岁的法国女企业家忽然成为法国的“民族英雄”,只因她在播放的电视节目中狠狠训斥法国总统奥朗德,指责他不懂经营公司的艰辛。
这位名为卡琳·沙博尼耶-贝克的女企业家经营着一家生产重工业零部件的公司。法国电视一台的节目“法国面对面”制作了一期让公众参与质询总统的节目。在该节目中卡琳坦诚直白地谴责政府的商业政策,奥朗德试图解释也遭她拒绝,由此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炮而红。
“我想准确地告诉总统,作为小企业主我们必须经受什么,这很重要。”卡琳说,“当法国人民想到企业时,会自动把他们想象成‘有钱大亨和跨国公司高管。他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认识到做这项工作的多数人处于一个更低级别的水平。”
在电视节目中,卡琳斥责奥朗德没有理解运营一家企业的现实情况。她说,很简单,只要将她的公司移过边境几公里,每年就能节省300万欧元的税,同时由于工资税降低,其公司的员工收入也将增加。
卡琳是家族企业贝克实业公司的第四代掌门人。该公司在英国的阿伯丁和乌尔佛汉普顿、比利时和德国均设有工厂。公司主要产品为油气和核电行业使用的大型螺栓和紧固零件等,共有员工约700人。
卡琳说出了相当一部分法国中小企业主的心声。法新社报道称,数百名法国企业老板像工会成员一样走上街头,抗议过重的税收和政府的官僚习惯。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6年12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