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利润低下的现状及原因

2017-02-24 03:26王浩王妙灵
关键词:施工企业

王浩 王妙灵

摘 要:建筑业是资金密度大、劳动力密集的产业,2014年建筑企业营业税及附加5325.48亿,占当年全国税收收入的4.46%,行业平均税率约3%。建筑企业在整个社会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企业数量基数庞大,技术水平低下,成本连年上涨,导致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不确定性因素严重等问题最终导致利润一直维持较低水平。

关键词:施工企业;利润低;成本高

中图分类号: F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3-2

0 引言

建设工程中施工单位整体趋势是项目利润低下。截止到2016年第一个季度,建筑业企业个数为69925个,建筑企业的营业收入为31239.92亿人民币。2016年第一季度直接从事建设生产经营活动的人达到3674.43万人,人均产值83958元。就国家统计局季度数据显示,建筑企业个数成波动上涨趋势,每年内的波动值高达几千个,平均每个县每年都会有1个老的建筑企业死掉,都会出现1个新的建筑企业。然而,在这些庞大的数据中,在利税率达到8.1%(2014年)的前提下,利润率却只有2.8%,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的利润率。在之前国家施行的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数据显示,利润率应能到达3%-5%,显然也没有达到这个数字。成本计划与控制是每个施工企业都一直在做的事情,从各角度多方面入手,但利润率仍然没有效果,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项目成本急速上升

物价连年上涨,CPI居高不下,建筑成本的构成因素:人工、材料、机械等变化。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会增长;生活消费品物价的上涨影响人工单价的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1];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等使人工费不断上涨。市场供需变化;材料生产成本的变动;流通环节和材料供应体制;运输距离和运输方法以及国际市场行情变化致使材料费突飞猛进。施工机械的价格;机械的使用年限;机械的供求关系,使用效率,管理水平,政府征收税费的规定等导致机械费也水涨船高。因而建筑成本急剧增加,当CPI高于利润率时,利润的绝对值相比较随之下降。

2 团队成员综合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土木工程专业每年毕业生大约8万人,如果毕业10年的人仍然在施工单位,从业人数大于80万,平均每个项目有10个本科学历。而高学历的往往汇集于较大型的建筑公司。对于小型的建筑企业,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可能只有几个,剩余的技术人员多趋于中专、大专学历。在项目实施期间,较高的管理水平可以减少失误,降低成本。项目的管理人员水平良莠不齐,甚至项目上缺乏相关技术人员,依靠挂靠获得资质。因为技术人员水平不够导致的质量问题和返工现象经常发生。质量问题带来的时间成本增加幅度和资金成本增加幅度会比较突出,严重挤占施工项目利润。

项目上的工人同样处于尴尬的境界,50岁往上的工人比重较大,20岁到40岁的工人数量稀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工地上生活环境差,居住板房,卫生隐私等无法保障;二是体力劳动强,遇到加班需要连轴转,高强度的劳动使年轻人望而却步;三是收入不稳定,工地上工人实际收入是按天计算,阴雨天无法施工就没有收入,生活费仍然需要支出。以上几点因素造成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地上打工而更愿意去工厂上班。建设项目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需要劳动力的岗位上得不到适当的补充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3 项目持续周期长

对于普通的项目,动辄二到三年才能竣工,大型项目可能跨度长达数十年。期间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工程质量、计划进度、项目安全和建设成本等因素直接关乎项目的发展。工期持续越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就越多,因此风险越大,成本越高。港珠澳大桥停工半年增加65亿港元,初步计划2年多700万澳元的悉尼歌剧院,延期14年,成本增加到1亿200万澳元。英国亨伯河大桥计划4年,实际工期7.5年,预算2800万英镑,25%的费用市场融资,1978年,还未竣工已经负债6000万英镑。“鸟巢”预算22.67亿,经过停工整改,重新设计使成本最终定在35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港珠澳大桥的环境风波,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变更,亨伯利大桥的通货膨胀,鸟巢的考虑不周全等因素,都是其成本变化严重。当属于施工单位应当承担的风险出现后,虽有部分可以由保险公司负担,但其利润严重受损。

4 竞争加剧和低价中标

施工企业与普通生产经营企业不同,普通企业是先生产后销售,施工企业相反,是先销售后生产,没有销售前是无法经营的。没有项目的支持,企业可能就会面临破产,企业为了生存而必须获得项目。获得项目的手段通常是通过招投标。

评标方法常见的有三种[2]:一是最低评标的价法。评标委员会根据评标标准确定的每一投标不同方面的货币数额,然后将那些数额与投标价格放在一起来比较。估值后价格(即“评标价”)最低的投标可作为中选投标。二是打分法。评标委员会根据评标标准确定的每一投标不同方面的相对权重(即“得分”),得分最高的投标即为最佳的投标,可作为中选投标。

三是合理最低投标价法。即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即可作为中选投标。在这三种评标方法中,前两种可统称为“综合评标法”。而三种方法基本是靠低价优势明显大于高价,致使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得到项目不得已而压低报价。

不平衡报价是投标人利用投标报价的技巧和策略,在保持总造价不变的前提下,利用清单项目发生的顺序、招标人编制清单时产生的疏忽、设计文件深度不够产生变更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主动调整投标报价中某些子目的报价。达到不影响总造价和中标的前提下通过后期变更、索赔或时间价值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使各种争议层出不穷。导致甲乙双方合作不愉快,加深了项目管理难度。因此引发市场监管难度增大,建设单位成本控制失利。

5 技术更新慢

施工过程中相对简单,劳动密集,机械化程度低,除了装配式建筑之外,几乎不具备批量生产的特点。建筑行业材料单一,简单大量重复几种材料,施工技术几十年中几乎没有变化。在简单操作的反复使用中,成本组成基本透明,在低价中标的背景下,利润几乎为零。个别分部分项甚至要赔钱作业。技术更新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收益却无法保障,对于建设工程,本来利润率就相对较低,更是少有企业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的技术手段。技术研发过程基本上处于材料商和机械供应商手中。一但有新的技术更新,往往研发的材料商或者是机械供应商会趁技术专利保护期内快速回笼资金,对施工单位的帮助旨在提高质量或者缩短工期,代价往往是更高的成本费用。

6 传统惯性利润思维

薄利多销的思想一直存在人们心中。“薄利”是指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节能增加总收益。但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减销售量增长率后的数值必须大于1。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比如买某产品,8元的成本卖10元,卖10个利润为20元,利润率20%,每个卖9元,卖30个利润为30元,利润率为11%。而这种薄利多销政策在很多其他国家其他行业的企业已经不再使用。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减销售量增长率后的数值必须大于 1。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3]。

对于建设工程,先销售后生产。销售(招标过程)在前,销量(建筑面积)是不可控因素,在项目立项时已经确定,缺乏弹性变量,和薄利多销理论相悖。所以传统的薄利多销策略在建筑企业不现实,而这种思维却一直影响着很多的施工企业的管理层。

7 结论

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处于利润低迷的状态,短期内很难有所改变。如果想短期内有所好转,改变的方案是从根本层面上改变施工企业的产业形态,降低不可控因素,使本该是利润的部分不被占用。长期发展上,需要精细化管理,在使原本利润不被挤占的同时增加品质利润。

参 考 文 献

[1] 李桂英.工程量清單计价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5.

[2] 李小峰.建筑施工企业投标中的反合谋策略[D].贵州:贵州大学,2007.

[3] 吴亮.智能清洁机器人行业营销策略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