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坚
教育界对新技术的迷恋与追捧是很令人瞩目的。但很多时候,技术是技术,教育是教育。说新技术将促进教育大变革,未来或可期,当下尚未见端倪。
从信息技术学科视角观察,无论是3D打印还是虚拟现实,物联世界亦或STEAM课程,实践探索者间或有之,然离所谓的成功和经验可复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我总认为,技术再怎么发展,依然要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虚拟再接近现实,毕竟还无法替代真实课堂的师生关系。因此,我们所期待的课堂变革必然是渐进的、自然的、水到渠成的。
因此,我们仍然需要重视传统。比如,粉笔黑板还要不要?请问,在即时性、交互性、生成性、简易性等方面,哪种数字化应用的综合性价会比粉笔黑板高?粉笔是老师手指的延伸和功能扩展,两者的链接无比自然且得心应手,这恰恰是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在与教育的关联中最缺失的一环(可惜现在很多人在没懂得“粉笔”的重要性之前便早已将其抛弃)。
同时,我们还要正确认识技术的本质。比如,30年前的手绘幻灯片与现在的电子演示文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不是功能和效果上的颠覆,而是成功地把一项极其专业的手工技术活变成了人人想用人人能用人人会做的傻瓜软件——降低使用门槛才是PPT最终得以流行的核心关键。
那么,反复强调不要太关注技术的2017,我们的课堂(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有!而且有着全方位的各种可能性。
①教材,从平面走向立体——数字化:自2015年始,江苏的信息技术教材与以往有了些许不同,在内页的一些关键地方,打上了二维码,老师和学生通过扫描这些二维码,可以获得相应的教与学的素材。这样一个小小的突破性尝试,让我们对教材的数字化有了更多的期待:一是期望纸质教材会越来越薄,所包含的内容反而越来越丰富;二是学生与教材的对话途径更加多元,教材或许会逐步演化为学生通过手持设备相互关联和协作的关键接口。
②设计,从技术走向内容——“学科+”:“学科+”或许会促进原有课堂教学形态的嬗变。那么,“学科+”加什么?这个问题很关键。信息技术学科自登上舞台的那一天起,便早已注定了“配角”的命运,而“学科+”强调和凸显了其学科本位,这种视角的转换,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视野,创生出更多有意思有价值的典型案例。
③过程,从解惑走向设疑和质疑——批判性思维:以往,若是你三言两语不能搞定一个知识点,我绝对可以用“不讲倒还明白,越说越显糊涂”来黑你。可现如今,当自己终于能够三言两语讲清问题关键的时候,却开始追求那种把人“教出问题”的境界了。让孩子们在课上能更多地发现问题,学会说“不”,学会分析与判断,学会具有主动再向前走一步的自觉,学会在不同场合下做出明智的优化的解决方案。
整体而言,教学的变革将逐步从知识体系转向问题解决——深度学习: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是狗狗(机器)在向人类学习智慧,而我们教育却一直拼命想把人训练得如同机器一般的刻板和规范。现在我们提深度学习,并非想要一次性地彻底打破原有学科知识体系,重构教学框架和目标,而是实事求是地从我们的课程特点出发,去思考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我把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課堂聚焦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综合性的生活问题解决,真实情境中的有效合作,师生共同协作设计和解决问题,有效综合利用跨学科知识,多途径的学习与创新(创造),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无缝衔接等。这些内容不是同一维度下的划分,但就我目前的认识,觉得都挺重要。
鉴于此,对于2017的课堂,我希望能多保持一分静默,多拒绝一分喧嚣。静默不是不发声,而是滤除诸多杂音之后留下的纯粹与本真。课堂上的一切声音,都与儿童有关,只与教学有关,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