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慎元
(福建省将乐县林业局 福建将乐县 353300)
探析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主要应用
肖慎元
(福建省将乐县林业局 福建将乐县 353300)
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大量开发,迫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对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火灾是破坏我国森林资源的罪魁祸首,因此,在营造林建设中,加强森林火灾的防御,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本文对此展开探究,概述了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价值,并围绕几种营林技术手段提出了几个方面的防火措施,以期为营林建设提供有利依据。
营林技术;森林防火;应用措施
营林技术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手段,从造林管理入手,从根本上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根据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来看,森林燃烧多以植被圈为主要燃烧火源,对植被缺乏实时监控与有效管理,往往是引发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营林技术对森林进行有效经营管理,是森林防火的基本措施。一方面森林植被是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另一方面林业生产多集中于地理经纬度气候区,森林防火不仅仅是植被火灾的预防,同时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措施[1]。以自然群落作为林业生产基础,减少森林植被的火灾隐患,因此营林技术对森林防火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土地总面积为336.4万亩,常住人口约为17.3万,辖区内有13个乡镇、1个国家级龙栖山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玉华洞和1个国家级天阶山森林公园。林地面积为294.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8.9%,森林总蓄积量为1830万m3,易燃树种为马尾松与针叶树种,蓄积占约80%。全县林区年均降水量1750mm,森林火险等级四级以上的高火险天气约有60d/年,少雨、干热、风烈天气集中于9月中旬到次年4月上旬,该时期为森林火险高发期,被列为国家森林火险Ⅰ级火险区。
营林建设中通过制定营林防火通道,完善预防与应对措施,对原有营林发展项目进行修补,提高营林建设质量,提升营林技术水平,加强植被监督管理与日常巡查,进而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营林建设的前期与初始阶段,养护人员应当对林地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包括对地势、气候的了解,以及对历年来森林火灾发生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森林火灾的因素与可能性,并考虑森林资源价值,做到防范于未然。明确营林防火工作是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举措,为实验科学化营林造林,提高预防火灾的能力。
2.1 防火林带建设
将乐县2014~2015防火林带建设任务总面积为11300亩,此次新造生物防火林带11344亩,包括油茶4199亩、木荷5629亩,其它防火树种1516亩。在造林与林木资源开发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计划,建设安全可靠的防护林与防火通道,加强幼林邻区的管理,根据科学合理的造林计划与建设方案进行造林设计,保障营林建设面积,保护幼林的开发与利用。确保防火通道的安全可靠与畅通无阻,根据林地实际情况与地形特点设计路径,一方面应当全面覆盖幼林,另一方面不阻碍幼林建设,长度与宽度必须符合地理结构特征,沿山脊或林缘开设水平距15~20m的防火林带,栽植油茶、木荷等其它防火树种。通过防火通道的建设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便于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扑灭,最大程度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
2.2 造林防火措施
加强全面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避免荒山地区出现火源,并蔓延到林中。荒山地带大多生长禾本科植物,湿度较小,燃点较低,极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失火就会随风蔓延到林中,造成森林大火。通过全面造林减少荒山面积,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形成森林性气候,进而充分利用森林气候特点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如林中阳光较少、温度较低、湿度较大、通风较差等,抑制了火源的出现,降低火势蔓延速率。营造不易燃烧的林分,提高森林的抗火能力。采用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处理,进行劈杂清杂的方式清理杂草杂灌,保留防火阔叶树。造林之后对幼林地区进行割灌处理,增加苗木透光性,割除幼林中的可燃物,减少可燃物的载量,进而实现对火灾的有效预防。
2.3 抚育措施
加强造林整地过程与幼林的抚育管理,以提高新造林地的生产能力及新植幼苗防火能力。通过全面整地排除林地易燃的杂草与灌木丛,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及时排除杂草等减少对幼林光合作用的抑制,保障幼林充分吸收养分,提高健壮幼林性能,防止遭受火灾危害。对针叶林郁闭之后进行修枝打杈,避免阴性树种林分郁闭后快速形成自然枝,造成枝叶的死亡。加强营林管理,及时修枝打杈,一方面避免枯枝败叶影响林木生长,另一方面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提高生态性能。进行人工林高位修枝提高修枝高度,清除树干上的干枝,对自然整枝不彻底的情况做进一步的清理,进而预防火灾的发生。
2.4 调整林木密度
当营林面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林木密度会显著提高,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且发生火灾后,密度较大的林区必然会加重火势,增加灭火的难度,所以必须定期间伐调整林木密度。通过间伐及时控制林木面积,砍伐生长不良的林木、非目的树种、弯曲木、枯立木、病腐木等,及时割除生长林下的杂草灌木,减少可燃物,降低可燃物密度,从而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同时便于在发生火灾后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采用见缝插针的方法,木荷与火力楠等乔木树种造林密度为167~200株/亩,株行距1.67m×1.67m-2m×2m;油茶造林密度100~150株/亩,株行距2.4m×2.8m-2.2m×2.8m;杨梅造林密度60~80株/亩,株行距3.3m×3.4m-2.8m×2.9m.其它树种参照造林技术规程。
3.1 加强组织管理
成立防火林带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进行防火林带的统筹与规划,并编制实施方案,加强防火林带建设的技术指导。完善检查监督机制与成果验收管理,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并建立长效的工程实施、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责任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任务与职责。制定高效可行的工作人员考核机制与技术标准,加强技术人员的考核。科学规划设计,施工主要有村委会负责,并由各基层林业站技术人员负责把关,包括防火林带验收工作。
3.2 加强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相关建设管理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建立项目资金专户管理机制,单独建账、核算,严格专款专用,做到账务清晰与凭据齐全,避免出现公款挪用与截留现象。认真落实配套资金,保证资金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施工顺利开展与高质量运行。项目管理部门与建设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应当接受上级领导部门的检查与监督。通过资金的有效管理与运用,确保防火领带建设实现预期高效率防火效益。
3.3 加强技术管理
在防火林带种植建设过程中,对种植技术水平的要求非常高,必须严格按照种植操作标准与施工工序技术要求进行种植,并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项目施工的监督,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实现规范化操作,提高种植效率。在施工中安排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与监督,确保各工序施工质量达到规划要求。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与科学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来加强造林技术管理,实现高效益的防火林带建设。
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多万次,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以上。中国现在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8‰。综合全文,为提高森林防火效率,通过利用防火设计、全面造林、清除杂物、加强抚育、调整密度等营林技术措施来全面提高森林防火性能,以减少火灾发生率及森林面积受害率,最终达到预期防火效益,在防火效益优先的基础上,进而实现防火、生态、经济效益的结合,给林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保障。
[1]杨炳良.森林防火中营林技术的实施要点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5(12):51.
[2]梁月华.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探析[J].大科技,2016(21):65~66.
[3]王金军.分析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运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6(9):274.
S762
A
1005-7897(2017)12-0130-02
2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