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幼儿园 符春梅
户外活动的有效管理
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幼儿园 符春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可见,户外活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目标的重要渠道。因此,我园围绕“在游戏中成长”的活动主题,着力创新幼儿户外活动。
上午集体教学结束后,幼儿园的广播里响起了欢快的乐曲,各年级的户外活动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走近中班年级户外活动的现场。
1.准备活动
宽敞的操场上,中班的孩子在各自指定的位置上随着音乐做起了准备活动——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欢快的音乐既是活动肢体的时间,也是准备器材的时间。律动中,老师和值日的孩子一起把红、黄、橙、蓝、紫等各色溜溜布摆放成了供幼儿户外活动的游戏场地。音乐结束,准备活动也随之完成。
2.基本活动
此环节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全年级的集体活动。各班的户外活动在已摆放的游戏场地上有序进行——幼儿爬过草地、钻入两位老师拉起的溜溜布“山洞”、跨过经过多次短边折叠的溜溜布“小山”、S形跳过长边折叠的溜溜布“小河”、跑过由溜溜布折叠形成的“小路”——场地布置成为一个循环的整体,也是一个由溜溜布不同布置方式而构成的相对独立的个体,既有助于全年级幼儿的参与,又便于教师有效地观察与分区指导。整个活动既充满情趣,又富有活力。
二是各班的分散活动。为了进一步挖掘溜溜布的使用功能,根据溜溜布的使用特点以及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的需要,我们在集体活动之后对活动形式作了调整。在集体活动中,更多体现的是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动作的锻炼,而攀登与投掷等动作则没有涉及。班级分散活动则有利于各班独立组织,并且可以利用园内的其他器材对户外活动形式进行补充完善。如投掷游戏“看谁投得准”:将一条溜溜布置于场地一则围成一圈,幼儿在一定距离处用纸球投掷至圈内。班级分散活动中,还可以将溜溜布进行不同组合,成为幼儿的活动器材,如开展“网鱼”“骑马”“舞龙”“大小海浪”“拔河”等游戏活动。
3.整理活动
广播中的音乐又一次响起,幼儿听到音乐立即集合,随着音乐节奏做放松和整理。幼儿在互相捏捏背、揉揉肩等友好氛围中结束上午的户外活动。值日生则与老师一道收拾好溜溜布,折叠后整理归位。
户外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幼儿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落到实处,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将上午的户外活动进行了统一安排。
1.时间安排有序
当大班、小班的孩子们在做整理与放松活动的时候,中班年级的户外活动已经开始进行——这是为了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而将各年级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序错开。
2.器材运用灵活
作为中班户外活动的材料之一,溜溜布具有轻便安全、可变性强、易整理等特点,因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同时,我们还会提供其他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器材,如球、圈、绳、垫子、平衡木、沙包、轮胎等,并注重材料的组合运用,开展适合中班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投掷、攀登等动作发展的游戏。
3.教师有效实施
幼儿园统筹安排各年级幼儿的上午户外活动,采取先合、后分、再合的三部曲形式。首先全年级幼儿在音乐声中活动肢体,做活动前的准备,乐曲结束准备活动也随之结束,这样,保证了肢体活动的准备更加到位;接着,分散活动则是由各班自选器材组织游戏,其中器材的搬运、组合及游戏后的整理都由幼儿与教师共同完成,幼儿在自己设置的场地上开展活动会格外地投入,也非常有成就感;最后在户外活动结束音乐的提示下,幼儿有序地做肢体放松与整理,自然地结束了户外体育游戏。
固定背景音乐的播放是活动的指挥棒,有效减轻了教师的组织难度。这样一来,教师就有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观察和分析孩子、了解幼儿“如何游戏”上,从而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以推进幼儿游戏的开展。此外,在户外活动的同时教师还特别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调节个别肥胖、体弱儿的运动负荷,纠正个别危险动作。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科学安排活动时间,合理组织教师力量,灵活运用多种器材,并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将活动内容游戏化、情景化,使之具有趣味性、挑战性,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户外活动中强健体质、协调动作、加强同伴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