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卿,高丽莉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从关联理论看翻译中的词际联系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张亚卿,高丽莉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性的明示—推理过程,通过推理理解进行语境假设,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进而正确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更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特殊交际行为。以盛誉世界文化舞台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参照,依托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基于关联翻译理论对典型个例进行分析,研究翻译中的词际联系方法与翻译技巧,使译文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翻译的效果和效应上传达最佳关联信息。
关联理论;文化视野;翻译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涉及文化作品的翻译一直备受热议。传统的翻译研究是从语言学的立场出发,认为翻译是单纯的语码转换。如我们所熟知的尤金·奈达(Eugene Nida)、纽马克(Peter Newmark)、卡特福德(Ian Catford)等就是研究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1]17。然而,语言学翻译理论在解释翻译中的文化等问题时明显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学者们透过传统语言学翻译观,开始试图把其他学科(如文化学、美学、信息论、语用学等)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领域,从崭新的视角研究与阐释翻译。可见,这些新的研究视角赋予当代翻译研究以新的面貌——跨学科、多视角。关联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新视角。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从明示到推理的动态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非纯语言交际,译者的职责是将源语作者的意图有效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以达到最佳的信息展开效果。
当今,各国文化作品倍受世界读者关注,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先后被译成了多种语言在国外播映,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等。《舌尖上的中国》是最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从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中国式的礼仪和伦理,向外传播的不仅是中华的美食,更微妙地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向世界各地传播。同时,《舌尖上的中国》译本的研究覆盖广泛,角度多样,如阐释学、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生态美学等,但从关联理论角度研究译本的仍为少数,笔者从这一角度进行译本的翻译研究是一个较新的尝试。同时,将新颖、系统的关联理论应用于文化作品的翻译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舌尖上的中国》的翻译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能够更客观地展现出世界文化的差异与共通,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价值认同,对跨语际的文化翻译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文化即汉文化,是多元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学术界,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各类翻译学术会议频繁召开,极大推动和促进了文化翻译研究的长足发展。目前,《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国内研究内容不断丰富,角度多种多样,而且在国外研究的领域也不仅仅局限于饮食与文化领域。译者主要是国外的汉学家及外籍华人,他们从原文本身特色出发,对核心概念词、文化差异等的对比、解释占了大量篇幅,视角涉及哲学、民俗学、历史学、美学、语言学等诸多方面。
20世纪以来,学者对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法、句法等层面[2]15。特别是符号学兴起后,一些学者认为所有语言活动都应该以简单的代码模式为基准,交际就是编码—解码的过程。但是,仅通过这种代码模式来解释诸如语言交际中的特定文化含义等问题是行不通的。认知科学的产生为翻译开启了新的篇章,人类的认知系统可以对语言的或非语言的信息加以处理。
1986年,西方语言学家斯珀波和威尔逊以认知科学为基础,合著了《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一书[3]55-58。从认知角度出发,他们对话语理解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关联理论,并系统地论述了关联理论的相关内容,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们本能地根据关联性或是关联信息进行交际信息的推导,即关联性是提供给交际双方正确选择交际信息的推导线索。这些观点当时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强烈反响,关联理论的提出更是成为自认知语用学出现以来理论上的一大突破,向相关领域的解码迈进了一大步。
关联性、最佳关联、认知语境,这三点贯穿于关联理论的始终,也是该理论的突破之处。因此,从这三方面看,《舌尖上的中国》的译文无疑实现了认知语境的的最佳关联。翻译的意义实际上只对听话者推断说话人要表达的意义起作用,但不足以承载说话人每一句话要表达的意义,听话人会把解码过程的输出正确地理解成用以推断说话者意图的论据。在这一过程中,说话者不是仅仅进行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既传递基本的明示信息,又能使听话者从明示信息中知晓隐含意义,推理出真正的交际意图,实现最佳关联[4]99-101。下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中两道美食的翻译为例,分析翻译中最佳关联的实现。
例1:河南省开封美食“童子鸡”
俄译:Курица без половой жизни(还没有交配过的鸡)[5]56
从词源的角度来看,译者用文化中解析词来替代,采用解释说明法,读者确实容易理解,产生共鸣,取得了与原文一定的关联。同时,了解了饮食文化的内在含义,与原文意思没有偏差,使读者明了清晰。关于“童子鸡”的来历,据记载,清咸丰五年,童子鸡创始人的后裔马有仁,重返故里开封,并带回一桶百年“陈年老汤”,随后在开封办起马豫兴童子鸡店。马豫兴童子鸡自1982年以来在商业评比中年年夺魁,河南省在招待国内外宾客时都少不了它。烹饪中所用到的鸡,是指生长刚成熟但未配育过的小公鸡,或饲育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过的小公鸡,后来人们以这种食材的特点给这个河南省传统美食起名为“童子鸡”。
俄译本的译者很巧妙地运用了词际间的关联,对文化背景也作了系统研究,而没有简单地将“童子鸡”直译成雏鸡或是幼鸡,使信息的传递达到了明示的效果,概念很清晰,并能全面地传递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例2:“游龙戏凤”
俄译:Варить кальмар и куриные грудки на пару[5]78(快炒明虾、鸡片、鱿鱼)
很明显,译者对中国传统美食十分了解,汉学家们在翻译的时候潜心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相传明正德年间,武宗朱厚照一次私访来到某县小城梅龙镇,镇上有一家由李龙和其妹李凤姐开设的酒店。武宗来到时,见李凤姐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姿,于是便命凤姐备美味佳肴。凤姐亲手做了一道由鸡鱼合烹的菜式,武宗尝后大为赞赏,问此菜何名,凤姐未说,武宗便封此菜名为“游龙戏凤”。从此,此菜就成为明朝宫廷名菜,一直流传至今,现也成为北京市和辽宁省等地的一道传统名菜。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克非教授指出:“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现象,是来自源语又不同于源语、形成于目标语又不完全是目标语的介乎两者之间的现象,这也是翻译复杂之所在。”[6]翻译本身是不同社会文化间的空间转换现象,需要研究历史的变迁,研究文化的本源与差异。其一,语言与文化联系密切,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而精神财富正是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因此,语言与文化即意图与价值。其二,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因语言的传播而存在。然而,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会出现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文化的不同又制约着语言翻译与交流。其三,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文化又影响着语言,它决定了语言的表达内容、表述方式。优秀的译者往往以最佳的连接方式表现出源语的意图与美丽,传达出源语的生命信息。换句话说,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学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价值的语言。其四,语言与文化又相互区别。就二者的定义而言,“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其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系统。而“文化”是一个宽泛、复杂的概念,对其的定义多达上百种。《辞海》中的定义是:“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7]38-40《舌尖上的中国》在传达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与共通方面实现了完美融合,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世界文化交流所产生的价值不容忽视。译者尽可能准确地将原作的“真”与“美”传递给美食文化的爱好者,又不失本国语言的特性,能够做到文学与文化的完美互通,增强了原作的语境效果,实现了最佳关联。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是汇集劳动人民的智慧、传承历史文化的一部经典作品,语言丰富,意义深远。一部优秀作品所呈现出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无法估量,它赋予了作品活力与生命力。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对词际关联的运用也存在差异,完美地再现原作实属不易。翻译是两轮交际活动中的重要“枢纽”,既承担着第一轮交际活动的推理任务,又要负责第二轮交际的明示工作[8]130-138。要想真正发挥枢纽作用,就要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减少词义损失,在第一轮交际过程中全面、准确地与原文取得最佳关联。进入第二轮交际活动后,应尽量做到尊重原文,同时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译文读者取得原文“美”的最佳关联。
《舌尖上的中国》无论原文还是译文,它的语言魅力和文化魅力一直吸引着海内外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当然,要翻译好这部极具语言艺术价值的作品,对于译者来说不是一件易事。不管译成哪种语言,都应该力求接近原文的风格,保留源语文化精髓,传递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避免将固有的思想观念带到翻译中来,使译文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翻译的效果和效应上传达最佳关联信息。
[1] 奈达.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 斯珀波,威尔逊.关联:交际与认知[M].蒋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 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 顾柏林.汉俄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6] 王克非.翻译需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来认识[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6):52-54.
[7] 滕树立.浅谈文化差异比较是做好翻译和语言学习的桥梁[C]∥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贵阳:2009.
[8] 根茨勒.当代翻译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王菊芹)
A Research on the Inter-Word Connection of Translation Based on Relevance Theory — TakingABiteofChinaas an Example
ZHANG Yaqing, GAO Li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80, China)
According to relevance theory, 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 search for the optimal relevance ostensive inferential process. In the process, Contextual assumption is completed b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to obtain adequate contextual effects, and then understand the speaker’s real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What’s more, it is a special intercultural and language-crossing communication behavior. This thesis takes “A Bite of China”, a documentary which has a great reputation on the world culture stage, as a reference, relying on the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alyzing the typical case based on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studying the inter-word connection methods and skills in translation, which make the target-text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vey the optimal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the effect and response on translation.
relevance theory; cultural horizon; translation
2016-11-21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研究项目 “俄、德、英语中词际联系的重要性——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NJSC14075)
张亚卿(198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跨文化交际。
H159
A
1008—4444(2017)01—0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