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烨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北宋汴河水运述论
孙烨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北宋汴河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息息相关,却并非总是相宜。宋都汴梁不断进行的开发建设,地质地形的局限,都加重了汴河的淤塞。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北宋政府不断完善以汴河为主的水运网,通过设置提举汴河堤岸司、河防兵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后继统治者疏于维护,以致金蒙元时期,汴河的水运价值不再。
北宋;汴河;汴梁
经过历次水患,开封形成了不同朝代的古城相叠加的城摞城奇观,沿着考古发掘的中轴线层层下推,距离地面约8米深的是北宋汴梁城(今河南省开封市)。汴梁城高度繁荣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主要依赖于以汴河为纽带的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往研究主要着力于汴河的淤塞问题和治理措施,本文以青山定雄对古汴河河道路线的辨析为依据,着重考察北宋汴河的水运历史。
汴河,古称汳水,其前身为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魏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下同。)凭借鸿沟优越的水利条件,使得“诸侯辐辏”。隋炀帝时曾征集百万民夫,开凿通济渠(汴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於泗,达於淮,自江都宫入於海”[1]137,此举加速了南北经济交流。唐代汴河承担着沟通地区经济、促进交流的主要任务。为了保障河道畅通,唐政府征集大量民夫疏浚渠道,是故“河汴有初(淤),不修则淀毁。故每年正月,发近县丁男塞长茭,决沮淤。清明桃花已发,远水自然安流”[2]3513。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统治者加大了整治汴河的力度,“命王朴如河阴按行河堤,立斗门于汴口……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3]9594-9595。
位于汴河要冲的汴梁,占尽了天时地利,在当时发展势头良好。而地处伊洛平原的隋都洛阳,经过唐朝的再一次开发、消耗,颓势日显:原有的高植被覆盖率趋于减少,地狭人多导致生活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黄河的频繁泛滥、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加之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加重了大运河的淤塞,致使洛阳失去了漕运中转站的重要地位。作为东都洛阳重要门户的汴梁,也因漕运兴盛的汴河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汴河与汴梁密切相关,汴河的通淤严重影响着当朝粮食财赋的供应,汴河水运承载力的强弱也势必影响汴梁的建设与发展。
汴梁位于洛阳东部,是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要道。五代后梁曾定都于此,后晋、后汉、后周及赵宋王朝也相继在此建都。宫崎市定认为,“从经济上纵观中国的历史,由古代至中世是内陆地区处于中心的时代,而由宋以后至近世变为以运河地带为中心的时代,再降至晚清开始,则是以海岸为中心的时代”[4]164。北宋汴梁以汴河为主的水运网的形成,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以汴河为主的水运网
北宋时期的汴梁城内,“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广济河,而汴河所漕最多”[5]4250。惠民河由蔡河、闵河和合流镇至常平镇的运河组成。后来,为了增加惠民河流量,又将闵水、洧水、潩水等河流引入蔡河。广济河又名“五丈河”,是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的湛渠,因其宽五丈,故得名“五丈河”。由于广济河后期水源不足,北宋政府引入汴河水用以补充,并建闸口节水。《中国水利史稿》中有以汴河为主的水运网的运河示意图,清晰明了,此处不再赘述。北宋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期,汴河作为宋王朝的交通大动脉和生命线,在沟通南北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唐代中期,以洛阳为物资中转站,转运到长安的漕粮每年基本维持在四百万石。北宋政府通过不断整治,提高了汴河的运载能力,使得漕运占比最重。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即位后,延续了历代疏浚汴河的工程。由于“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的优势地位[5]2321,北宋王朝展现出“都城诸水皆以汴水为重”的态势。到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杨允恭督江南水运时实行转般法,“行之一岁,上供六百万(石)”[6]761。孟元老关于汴河“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汴河)入京城,公私仰给”的记载[7]8,足见汴河漕运之繁盛。
(二)汴河水运的局限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汴河的繁盛也难掩其弊。北宋初期汴河水势暴涨,宋太宗在督促抢塞时指出:“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5]2317可知汴河兴废对宋朝政权的影响之深。后因人口压力极大,漕运繁重,河道淤积,制度废弛,导致汴河时有“干涸月余,纲运不通”的现象[5]2335。此外,为了满足统治者对奇花异石的需求,花石纲异势突起,在抢夺漕运船只的同时,又加重了河道运行的负担。李敬芳的《汴河直进船》所记:“汴水通航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是汴河成为上层官员大肆搜刮、榨取民众的有力见证。
从地理角度来说,整个河南地势自西向东呈现山地—丘陵—平原三级不断下降的阶梯状地势。由东南风及气流携带的大量水汽,受到西部地区南北走向山脉的抬升,易产生暴雨,引发洪水。一旦洪水暴发,泥沙直泻,将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河道淤塞。地势空旷平坦、土质疏松的汴梁,就处在这一威胁下。北宋中期,汴河淤积已十分严重,由汴梁东水门到襄邑(今河南省睢县)的河段,出现了河底高出地平面的地上悬河。“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8]796,一旦汴河溃决,漕运将无法正常运行,汴京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北宋汴河水运季节性明显,冬季极易出现冰冻水涸。“汴渠旧制,有闭口,十月则舟不行……以小船数十,前设碓以捣冰,役夫苦寒,死者甚众。京师谚语有‘昔有磨,磨浆冰;今有碓,捣冰凌’之诮”[9]10。这表明到十月份时汴河因水浅,破冰难度大,常出现舟船难以运行的情况。
繁重的漕运和活跃的水陆商运,标志着北宋时的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到了兴盛期,发达的水上交通和日益旺盛的经济需求,又使得河道淤堵。交通运输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威胁。为缓和这一矛盾,统治者采取了诸多促进汴河水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借鉴刘晏改革法
关于河道治理,值得借鉴的是唐代的刘晏改革法,具体为:一是疏浚河渠,以通航运。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记:“自丧乱以来,汴水堙废……三月己酉,以太子宾客刘晏为河南、江、淮以来转运使,议开汴水。”[3]7164刘晏考察河道找出河床淤塞的原因后,即组织大量兵丁,疏通河渠航道,以改善航运。二是针对不同水势,改善运行工具,比如改造船体等。三是训练优秀船工水手,以适应水势。四是设置警卫,保障航运通行。五是分段运输,奖惩分明。
(二)改善汴河水运
古代水运发展极具延续性,秦汉、唐宋历代王朝,无不体现这一趋势。北宋在吸取历代经验后,不断提升汴河的水运能力,力图扩大通航范围。
1.完善基础设施
北宋繁盛的汴河水运,在收归财权、调剂余缺、稳定统治、支援战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政府相当重视汴河建设:一是增固旧提。唐代已在汴河修建有部分河堤,北宋也主要依靠大堤约束水势。后来泥沙河水俱下,汴河河床不断淤高,故而政府大力加强河堤修整。二是土方施工,进行开挖疏浚和填筑。如元末欧阳玄所言:“治河一也,有疏,有浚,有塞。酾河之流因而导之谓之疏;去河之淤因而深之谓之浚;抑河之暴因而扼之谓之塞。”[10]1646就中国古代王朝发展的连续性而言,元代深受北宋影响,二者的治河理念颇具有相似之处。三是设置木岸以束窄河道,开挖中流,即河中开河。改筑河堤为锯牙状,修设锯牙状木岸,以此来束约水势。四是改进造船技术。唐宋是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兴盛期,无论是造船数量还是质量,都代表着当时的世界最高水平。宋代的船型结构合理,造船及维修船只的工艺也日臻成熟。
2.加强组织管理
首先是完善转般法和直达法。转般法起源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时任转运使的裴耀卿在汴河口修筑了河阴仓,作为漕粮中转重地,候水转粮。北宋初期因受气候和河道影响,漕运多致延搁。宋仁宗后期,官船数量减少,因为长年远距离地采用雇佣运输,又时有吏卒侵夺或偷盗事件发生,直达法逐渐被提上日程。但是直达法并未完全取代转般法,二者互有优势,共同构成了汴河运输的主要方式。其次是加强纲运的组织管理。南宋时叶适上奏:“御前之军,屯驻四处,驻兵买马,截拨纲运,”[11]12有效保证了运送。再次是设置提举汴河堤岸司,负责“导洛通汴”[6]7505,疏浚汴河水道。最后是设置专业河防兵,并在重点河段设立水尺。北宋派专人丈量河水深度,密切关注水位涨落。为了激励河防兵积极务实地工作,还创设了日给制度。
(三)汴河水运的意义及影响
为使汴河水运发挥应有作用,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政府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其水运能力,降低资源消耗,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在北宋政府各个机构的有效配合下,汴河水运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一方面是运载力和通航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是造船技术不断改进,配套设施得以完善。汴河水运能力的有效增强,进一步夯实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根基,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北宋末年因社会稳定难以保障,政府管理功能降低,汴河上游出现了数次决口,水旱灾害形势极为严峻。北宋灭亡后,统治者再无疏浚汴河的工程。蒙元时期,汴河最终丧失了其水运价值。
汴河的荣枯与汴梁的兴衰紧密相连。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北宋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疏浚、扩展河道的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汴河的水运能力。进入黄金时代的北宋汴河水运网络,在漕运繁荣、水陆商运活跃的情况下,因为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北宋政府通过多方面努力改良汴河水运,力求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北宋灭亡后,金蒙元统治者再无心修治,汴河水运渐趋荒废。
汴河水运的发展过程为当今社会的生态保护提供了警示,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力求发展性和持续性相协调。开封当前水运事业发展较好,在发展中仍需吸取历代治理汴河的经验,夯实安全基础,加强交通运输网的有效监管,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水运发展的科技化、现代化。
[1] 李吉甫,贺次君.元和郡县图[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 刘俊文,夏日新.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择[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 孟元老,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 沈括,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 赵彦卫,傅根清.云麓漫抄[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0] 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 叶适.水心先生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责任编辑:王兰锋)
Research of the Bian River Water Transport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SUN Y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The Bian Riv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Bianlian (Kaifeng), but not appropriate all th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Bianliang and the limitation of geography aggravated the silting of the Bian Rive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government has improved the Bian Riv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uch as setting up the Supervisor of the Bian River Dikes and the River Defense Army. But successive governors did not achieve effective maintenance and the Bian River lost its transportation value in Jin and Yuan dynasties.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Bian River; Bianliang
2016-12-25
孙烨(1991—),女,河南长葛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宋史。
K928.4
A
1008—4444(2017)02—0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