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珍珍
【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18例患者均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颏下岛状皮瓣修复18例患者,17例全部成活,成活率为94.44%,另外有1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坏死,经积极处理后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外观和功能均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之后软组织缺损操作便利, 且手术创伤小,修复效果理想。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颏下岛状皮瓣; 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116-03
手术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手术操作刺激,易造成软组织损伤[1],不仅影响患者的进食功能,同时也会造成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术后加强软组织修复,对改善口腔颌面部外观及功能有重要意义。此次将18例患者纳入研讨范围中,其目的则在于回顾性分析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签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中,抽取18例纳入到讨论范围。其中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57.29±3.15)歲;疾病分型:面部基底细胞癌6例,横纹肌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下颌骨肉瘤3例,舌淋巴管畸形2例,舌鳞癌3例,舌鳞癌为T2患者,且无颈部淋巴结转移。
1.2 方法
治疗前全面评估患者口腔颌面部情况,选择适当的面动脉,对皮瓣蒂面进行常规游离,随后根据口腔颌面部缺损大小,合理设计皮瓣,设计皮瓣上缘时,从颌骨下缘开始,直至对侧颌下部位,设计皮瓣下缘时,需充分考虑其皮下松弛度,且将上下缘拉拢缝合作为基准。上、下切口为梭行,针对上切口距离的设计,需充分考虑手术切口情况。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准确标记口腔颌面动脉下颌骨的搏动点,在距离下颌骨下缘确0~15 mm处做一个上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直至达到颈阔肌;手术过程中,应注意面部神经的保护,从颈深筋膜开始进行游离,对颏下岛状皮瓣的远心端进行处理时,需对下颌舌骨肌浅面、侧二腹肌浅面进行分离,随后于同侧下颌舌骨肌浅面进行皮瓣分离,切断同时对颌下腺导管进行结扎,并将颌下疏松组织、颌下腺与皮瓣一起掀起到面静脉和面动脉处。对面动脉进行解剖分析时,需明确颏下动脉分出位置,切断颏下动脉,切断下颌舌骨肌、颌下腺的血管分支并进行结扎处理,此过程需注意静脉的保护。与此同时,将颌下腺组织、颌下淋巴组织摘除,此期间也应注意颏下静脉和颏下动脉的保护,最后切断颏下静脉和动脉分出处的远心端,对面静脉和面动脉进行结扎处理。若采取逆行皮瓣修复的方式,需常规游离皮瓣蒂部的面动脉,直至颏下动脉位置,同时对其近心端进行结扎处理。而游离面静脉时,需切断颏下静脉、颏下浅面静脉之后的近心端,并对上述部位进行结扎处理,随后继续向上处对皮瓣蒂部进行游离,直至到达下颌缘。经皮下隧道将皮瓣牵拉至缺损修复区,此时需注意面神经下颌缘支的保护,并穿过到受区。皮瓣制备完成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针对颏下皮肤缺损区的修复,经皮下潜行分离周围皮肤,最后直接拉拢缝合。
2 结果
1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中,有17例皮瓣完全成活,成活率为94.44%,另外有1例患者为皮瓣远端坏死,经积极处理后短时间内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有2例患者术后接受放疗。术后随访0.5~2年,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病灶组织复发和转移。术后随访0.5年,发现大部分患者皮瓣逐渐缩小,且皮肤黏膜光滑,语言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进食,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7例患者口腔颌面部美观性较好,皆为供区皮瓣一期愈合。
3 讨论
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切除之后软组织缺损修复,额肌瓣、舌肌瓣、颈阔肌肌皮瓣。以往临床多采取胸大肌肌皮瓣组织,但由于手术创伤大,使供区组织难以愈合,加上该区域组织皮瓣的厚度不适宜,若采取该区域皮瓣组织,可能会影响其功能恢复,同时美观性也较差。有学者使用前臂皮瓣组织进行口腔颌面部修复,但该区域需临床医师具备熟练的血管吻合技术,且修复困难。
近年,随着临床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皮瓣组织修复的不断研究,发现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的效果较好,根据血供来源可分为两种,逆行皮瓣和顺行皮瓣,可两者都是基于颏下静脉和动脉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有研究表明,颏下动脉主要为面动脉的恒定分支,距离面动脉起点大约长50~65 mm,主要顺着下颌舌骨肌的表面前行,多在下颌骨下缘和颌下腺上缘内面的槽中行走,最后终止于二腹肌前腹水平[2]。其中沿途中主要发现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支、颈阔肌支、颌下腺体及皮支。分析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发现面动脉与对侧大部分动脉之间是相互连接的,而另一侧颏下动脉的面动脉,其血供较丰富,可进行逆行颏下岛状皮瓣术。此外,面深静脉与面静脉也相互吻合,而面筋脉瓣膜少且薄弱,该部位尚未完全成熟,血液易发生逆流。从上述解剖中,国内外大量学者开始应用颏下岛状皮瓣技术进行口腔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优势[3]。其具体包括下列几个点:其一,操作简便,供瓣区与肿瘤原发病灶的距离较近,且术野中能准确观察到病灶组织及颈淋巴结,不需要改变患者体位;其二,刻下岛状皮瓣制作时间比较短,对患者身体组织创伤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其三,切取皮瓣组织后,供瓣区部位较为隐蔽,对供区形态无明显影响,美观性较好,且能直接拉拢缝合颏下缺损部位,无需进行植皮修复术,特别适用于老年供区皮肤已松弛患者或颈淋巴结清扫之后的患者,这个优点尤其突出;其四,皮瓣动脉解剖是固定不变的,根据修复距离,选择合适的颏下动脉,同时将面动脉远端作为血管蒂,取瓣面积适宜,最长可达50 mm;其五,颏下岛状皮瓣厚薄合适,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其六,颏下岛状皮瓣经积极处理后,术后皮瓣体积会逐渐缩小,且黏膜柔软光滑。本文经研究发现,患者进行颏下岛状皮瓣组织修复后,术后半年左右患者皮瓣面积逐渐缩小,且表面角化层出现明显变薄情况;其七,因颏下岛状皮瓣中含有毛发,修复口腔缺损时,并不会受到胡须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大部分男性患者经手术处理半年后可见胡须基本脱落,且红润有光泽,可能和唾液浸泡相关。因此,颏下岛状皮瓣术较适合修复口腔组织的缺损。
临床治疗上,选用颏下岛状皮瓣动脉相当恒定,但受静脉位置、大小、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且交通静脉是面静脉和颈外静脉之间的桥梁,选取该区域皮瓣进行组织修复时,需特别注意交通静脉的保护,应用较局限[4]。而颏下岛状皮瓣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在制作皮瓣时,也应注意血管蒂的保护,不能过度解剖颏下的静脉和动脉,避免颏下静脉和动脉的损伤而引起血管损伤及血管痉挛,进而影响皮瓣的成活。本研究有1例患者出现颏下岛状皮瓣坏死,可能原因是手术过程中影响到血管蒂,进而引起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同时,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时,也应注意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的保护,以保证皮瓣成功率。
采取颏下岛状皮瓣手术时,由于颏下三角区域的原因,其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淋巴引流区的重要一部分,可能会影响颈淋巴结清除率,这就要求临床医师需严格掌握其适应症[5-6]。主要适应症为口腔、颌面部及咽腔肿瘤切除术后,存在中小面积的缺损组织修复,且颏下或颌下无明确淋巴结转移。其中颏下区组织量较少,比较疏松,而皮瓣厚度大约为10~15 mm,皮瓣供区面积最大为70 mm×90 mm,为此,较适用于小面积的组织缺损修复。但该手术不适用于大面积的组织缺损修复。另外,对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必须确定颈淋巴结彻底清除后,才能进行颏下岛状皮瓣术[7-8]。术前检查有颌下淋巴结转移或颏下淋巴结转移时,不宜采取颊下岛状皮瓣手术进行组织修复,在术中检查发现淋巴结受侵时,可能会影响皮瓣血供,应放弃采取此类手术。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前应做好常规候补修复措施,以便手术失败时能及时补救。
总而言之,颏下岛状皮瓣具有创伤小、制备简易的特点,尤其适合口腔面部肿瘤切除之后中小面积的组织缺损修复,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大,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郑军,丘仿松,谢远鸿,等.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2(12):32-33.
[2]陈广盛,许小鸿,钟文德,等.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广东牙病防治,2008,16(7):306-308.
[3]吴跃煌,唐平章,祁永发,等.颏下岛状皮瓣应用结果回访[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6):418-420.
[4]潘孟雄,马祥伟,覃小荣,等.原发灶对侧颏下岛状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38(1):22-23,26.
[5]肇杨.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5):560.
[6]王文锋,郑东昕,林天祯,等.颏下动脉岛状瓣在口腔癌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25(5):334-336.
[7]林勇,毛馳.颏下岛状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6):639-642.
[8]白植宝,黄磊.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评价[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24(4):281-284.
(收稿日期:2016-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