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亚辉
摘 要: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与沉淀,已发展得相当完备与成熟,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与多元文化的新情况,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出更多挑战。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学 创新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信息化和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日益复杂的环境中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他们的思想意识受这种环境影响较大。这促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开始进行创新研究。将时代的要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创新性,旨在全面促进教学创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多保障。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不够完整
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大都是从初中开始的,初中阶段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表面化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仅停留在背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程度。在后续高中、大学阶段,不少学生没有一种强化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意识。导致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自然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不够全面。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和意义仅仅是完成学校必修的课程。须知,只有学生从思想观念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视起来,这门课程才有意义,才有可能进行创新,获得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更新较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但同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体的、历史的,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为转移。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在新的形势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新鲜的血液。当前高校课堂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纯理论讲解,而忽略结合当前时事政治或社会现实展开论述。至于教学形式的问题,当前科技进步使得教学设备设施越来越先进,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可是某些年龄相对较大的教师还固守着原来的教学模式,不愿接纳新的事物,靠纯粹的说教上课,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某些教师的教学态度存在问题
对于当前某些大学思政课老师来说,他们的教学态度存在问题。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和弘扬者,他们的责任重大。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如果教师传播知识的时候态度是散漫的,那么学生会觉得这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主次颠倒,本末倒置,一味死记硬背一些基本原理或概念性的知识,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十几年如一日地用同一个课件或教案,懒于进行修改与更新,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与创新性,缺乏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感与职业认同感,缺乏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所以,高校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态度上存在的问题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一个障碍。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社会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以来就是我党政治思想的核心所在,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一大重要意义就是国家政治需要。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最重要场所,所以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和社会极其重要。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使大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形成客观理性的政治思维,培养正确的政治信仰,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社会做出贡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个体意义
对于大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绝不仅仅是政治化工具,对大学生本身的意义十分重大。人们一提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印象就是政治学习,如果真正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层次学习中,就会发现马克思的理论思想涉及面十分广泛,包含哲学、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培养等诸多方面。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而不是某些人所理解的片面的政治教育。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学生知识、智力水平、人格、道德品质提升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从个体角度来说,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是必然趋势。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途径
(一)塑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能定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中的功能定位一直以保证大学生正确政治思想为主要目标,须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整套涵盖经济、政治、哲学、文化、道德等多重领域的具有十分深刻意义的理论体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十分重要。所以,对高校领导层来说,首先应该塑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能定位,使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主要功能与终极目标。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与时俱进的、极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所以对于高校思政老师来说,与其一味让学生学习书面的理论知识,不如结合现实让学生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领悟理论的真正意义。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的关键与根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要想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讲解中从当下最热门的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入手,如可以从最近的美国总统大选事件入手,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中,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
在现代技术发达的今天,教育手段多元化已成为当前教学革新的主要方向。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课程的开设,相比于以往的黑板书写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更多新鲜感和更棒的学习体验,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为了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除了课堂讲解外,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座谈会、辩论会、做报告等,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
(四)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考核不应该仅仅通过试卷上的分数体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师在平时课程中应该多增加课堂小测验、写论文或小組讨论等多样化考核方式,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最合理反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朋光.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统一——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教师教育学报,2010.
[2]谢旭辉.用科研的方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3]尚秋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法初探.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