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的礼物

2017-02-23 14:03朱增麟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志成番薯布袋

朱增麟

黎明前,一座客家围龙屋的一个小厨房里冒出了炊烟。有一个小女孩正在一边往小炉灶里添燃料,一边用力地用竹筒吹火。随着她一口气一口气地吹送,炉灶里发出了呼呼的声音,浓烟一阵阵飘了出来。火光一闪一闪的,把她瘦削的脸照得灰红。

今天是小女孩妈妈的生日。妈妈还在梦中。那瘪皱的嘴一开一合的,似乎在吃着什么东西。小女孩起得特别早。她要小心地煨好四条番薯,其中两条是给妈妈吃的,另两条则是犒赏哥哥的。妈妈很瘦,身体很差。她知道这是长期饥饿的原因。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自家没有粮食,大家都在生产队里吃食堂。公共食堂里喝的都是粥水,没有杂粮,没有菜,更没有油。为了填饱肚子,人们把岭上的草根、沙菌、芭蕉根、榆树叶都拿来充饥了。最近以来,妈妈总是患胃疼,有时疼得在床上打滚。她的脚也开始浮肿了。她担心妈妈会很快死去。

小女孩和哥哥都在学校里念书。哥哥念高中,她读初中。学校里,旷课的学生占了大半。为了不致散学,粮站每星期给每位上学的农村学生补助一斤米,小女孩和哥哥李志成虽然每天都很饿,但每星期都节约几两拿回去给妈妈吃。可是,暑期开始了,学校放假,补助粮也就没有了。幸好昨天她和几个班干部回到学校劳动,到学校开荒地去收成番薯。作为报酬和奖励,学校给每位参加劳动的学生一斤番薯和十斤番薯藤。一斤番薯共四条,她给妈妈和哥哥吃;而那些番薯藤,她连叶子都一齐切碎晒了。想不到这些过去用来喂猪的饲料,现在却是人们用作充饥的上等食粮啊!

自从两年前办公共食堂以来,每个农家的铁锅都砸烂送去土高炉炼钢,泥陶煲也被民兵砸了。灶兜里没有烧火用的禾秆——禾秆都在生产队牛栏里囤着。小女孩烧的是她在屋后拾的竹叶,四条番薯是用竹叶煨的。现在,竹叶快烧完了,她闻到了番薯的香味。

忽然,窗外响起了野猫的凄厉叫声。她往窗外望去,朦胧中,似乎见到了一个高大的影子在晃动,吓得她毛骨悚然。

她连忙关好厨房门,飞快奔回房间里去,把门关紧,蹿到床上,用破被子把头蒙了起来。心儿怦怦地亂蹦着。

天亮了,小女孩回到厨房里。炉坑里的火已经完全熄灭了。她扒开炉灰一看,不禁“啊呀”一声惊叫起来。炉灰有人扒过,刚才煨熟了的四条番薯只剩下两条躺在炉灶里,还有两条却不翼而飞了。

她很惊慌,赶快把两条热番薯用破手巾包好,交给妈妈。

“妈,屋子里有鬼!”她的手颤抖着,结结巴巴地把情况告诉妈妈知道。

妈妈挣扎着坐起来,想了想,叹了口气说:“孩子,不是有鬼。我估计这两条番薯是你叔子偷去吃了!”

“怎么会呢?叔叔他那么斯文,他才不会偷人家的东西!”小女孩疑惑地道。

妈妈说:“俗语说,‘人穷志短,肚饿无斯文啊!可怜他七尺男儿,经不住饿,已经瘦得皮包骨了。我有时起夜,总能看到他在屋子里转悠。”

“做什么呢?”小女孩问。

“他把蟑螂、蟾蜍、老鼠都捉来吃了。”妈妈说。

妈妈的话使小女孩陷入了沉思。叔叔曾经给她的童年留下很好的印象。他曾经是个相貌魁伟而又潇洒的中学教师,会唱歌,还会拉二胡。星期天,他到家来的时候,还常常给她买糖果和讲故事。父亲生前说过,他们祖宗三代都是穷文盲,就只有叔叔是个文化人。叔叔小时候天资聪明,在中小学念书时常常考头名,因此得到了祖父奖励资助,一直读到大学毕业。解放前他在省城做事,解放后回家乡县城中学教书。听说,几年前,他在大鸣大放时也说过农民的粮食不够吃,便被划为“右派分子”,送回农村劳动改造。当小学教师的婶婶为了划清界限也与他离婚了。他四肢不快,五体不勤,不会肩挑手抬,一个人在家孤凄过日子,十分可怜。

“要是别人偷你的番薯,会把四条番薯都偷了!”妈妈说。

“怪不得我见到了个高大的人影呢!”小女孩怅然说道。

“唉,如果是叔叔吃了就算了。你父亲在世的时候,他也没少帮助过我们!”妈妈又叹了口气。她把番薯交回给女儿,两手捂着心口说,“这两条番薯你就拿给哥哥吃了吧。”

“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和哥哥说好了要给你吃的!”小女孩说。

“你哥哥今天要趁圩去卖树桁。这条树桁少也有五六十斤重,空着肚子怎么行?”妈妈担心地说,“卖了树桁他还得去姐姐家里呢!”

小女孩没话说了。她知道,一个星期前,哥哥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费用加起来最少也得七八十元啊。然而,他们却穷得家徒四壁。向生产队借吧,生产队也穷,连社员每天五分钱的工分款都开不出来;向左右邻里借吧,每家每户的家当都抵不上一个鸡蛋。没办法,妈妈只得叫哥哥把房子里的最后一根横梁也拆了下来,明天扛到圩上去卖。为了活命,住地主屋子的农民都把房里的棚梁和瓦桷拆下来扛到圩上去跟山区的农民换木薯了。一年饥荒拆几条,她家里的横梁已只剩下撑住两边墙壁的最后一根了。妈说,地主的屋子坚固,虽然拆了横梁,十年八年也倒塌不了的。为了哥哥上大学,索性把最后一根最粗大的横梁也卖了吧。这根五六十斤的大树桁大概能卖十来块钱。

但是,还差六七十元怎么办呢?小女孩陷入了迷茫的沉思中。

李志成有两个姐姐。大姐住在山前的四泽村里,家里过得不错。大姐夫是运输站的司机。他常常跑长途,穿州过省,便带搭些物资贩运,搞些票证买卖。时下,“司机、医生、猪肉佬”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四泽村里,干这三行的人不多。大姐她家是屈指可数的安乐户。李志成在大姐家里,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招待。姐姐给他炒了一大碟荷包蛋银丝米粉,外加一海碗小米粥,姐夫又拿来了罕见的烧山鸡和甜酒。李志成早已肚饥。他没有客气,头也不抬,张口便吃,三扒两吞的,直吃喝得像鸭子那样把颈都撑开了,才打了个饱嗝,抹抹嘴巴,慢慢地放缓了吞咽的速度。

到大姐家一趟收获不小。姐夫给了他50块钱,又给了他十斤粮票和一丈布票。这些都是他上大学所急需的。离别时,大姐还没忘记今天是妈妈的生日,特意蒸了一钵“硬丁饭”捎给妈妈。俗语说,人是铁,饭是钢。早先他还饿得直不起腰来,现在,饭饱酒足后,他觉得自己却浑身是劲了。

过了一山又一山,进入一个山坳后,前面出现了一个有十多座泥瓦房的村子。啊,到了,这里叫作鹧鸪坑。李志成的二姐就住在这里。去年冬天,她结婚的时候,他来过这个村子。他很同情二姐。她初中毕业后没有再读书,却嫁给了山里的一个中年文盲。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民以食为天,二姐的彩礼是一百斤干木薯片。这一百斤干木薯片凑合着圩上买来的番薯藤,使母亲和他们兄妹俩度过了春荒。

李志成迈开阔步登上岗顶。他两手叉腰,遥望着前面的小村庄。村子前面是一条弯弯的小河。小河边,有条老水牛在吃草。

忽然,一只乌鸦飞来落在他前面一棵枯树上,“呱呱呱”地叫了起来。

山风一阵阵吹来,把他的烂布衫吹得飘起来了。他苦笑着,一边走路,一边又想起了病中饥饿的妈妈,却不留神前边有块石板突出在路面。他前脚踢过去,被石板挡了一下,后脚收不住,便打了个趔趄,仆倒在山路边了。

脚趾跌破了,膝盖也擦烂了,鲜血汩汩地流下来,沾湿了裤子。

“哎哟、哎哟!”他不由得痛苦地呼叫起来。乌鸦吓得飞走了。

痛定之后,他发现肩上的布袋没有了,赶忙挣扎着坐起来,向四周望去,只见那个小布袋就在下面不远处。原来,早先跌倒的时候,小布袋被甩了出去,挂在路边山坡的一棵小松树上了。

这布袋里有一钵饭和两条番薯。那两条番薯是今天早上妹妹交给他的。

今天早上,妹妹跟他一齐把一条大树桁扛到圩上后,他已经饿得直不起腰来。妹妹交给他两条番薯,叫他等会吃了番薯再去姐姐家。

“这是给妈妈生日的礼物啊!”他对妹妹说,“你赶快带回家去。妈做梦都想吃番薯啊!”

可是,妹妹一轉身便溜走了。他追不上妹妹,便只得把番薯留着。他很难过。妈妈饿病了,而他们做儿女的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昨天,妈妈胃疼的时候对他说,她已经两年都没有闻过番薯的香味了,有几次做梦都梦见吃番薯。也许,吃了这两条番薯,妈妈的胃痛就会减轻一些。

他今天必须把这两条番薯带回去。

他扶着小松树站了起来,一转身,却不留神踩到地上的一块小石头上。骨碌一声,他仰头栽倒在坡上,与石头一同滚到山沟下面去了。他晕过去了。他的身旁有个小布袋。小布袋里有一钵饭和两条番薯,那是他的姐姐和妹妹给妈妈生日的礼物。

太阳渐渐在山那边落了下去。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志成番薯布袋
布袋和尚
不只是甜蜜的番薯
番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连志成:一心向战
眠床底下的番薯(节选)
沙布袋
烤番薯
周志成:我们要从跟跑迈向领跑
天天都是感恩节
站不起来的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