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源星
《徐霞客游记》里写道:“州东北七十里,有八纳(即八大山),其山高冠一州,四面皆石崖崭绝,惟一经盘旋而上,山颠,众览群山几百里之外,东望晴隆关岭,北望水城乌蒙,西望昆明曲靖,南望刘官宝霞。”
在巍峨的乌蒙山东南端,有一个八大山自然保护区,矗立在保护区内海拔2300米的娘娘山山顶台地是贵州的母亲河——乌江的源头之一,也是贵州喀斯特中山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美丽的三姐妹分别嫁与八大山、娘娘山、牛棚梁子,以大山为夫,天上的王母娘娘赐福三姐妹,分别赠与“天母娘娘”“地母娘娘”“人母娘娘”,寓意“天地人和”。
娘娘山之名由来已久,但最早以“娘娘”为名的并非目前海拔2300米的这座高山。相传,民国期间,苗民起义,英勇的苗女在这座高山集结,招兵买马。官府为剿灭义军,集重兵,围攻山寨。在猛烈的攻势下,苗女奋战到最后一刻,最终留下“娘娘”英名。为纪念苗女的壮举,当地村民将聚义的大山命名为娘娘山。
高山屹立千万年,但娘娘山的奇景2012年才被发现。飞流直下的瀑布打破高山的宁静,柳杉林下,厚厚的苔藓,金发藓、泥炭藓等等,形成高高低低的藓丘,铺满了林下。一脚踩下去,抬起来,留下的脚印里都是水。正是山顶这一片片沼泽湿地,将雨季的大气降水存蓄起来,再缓慢释放,所以悬崖上的瀑布才会常年流水。
山顶台地上沼泽湿地在自然水循环中水流进入江河湖泊前的滞留可使降水进入乌江的时间滞后,形成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湿地中的一部分水经过湿地渗入地下含水层,有效地补充局部地下水和存储水源。同时,湿地还可作为分蓄暴雨洪水的调节区,和沟谷林区一起避免了暴雨洪水造成的水土流失,维系乌江超额洪水的平衡和泥沙冲淤的相对平衡,起着缓解乌江洪水威胁、减轻江河湖泊地区洪涝灾害压力和延缓江河河床变迁的重要作用。
这一片高原湿地,是珠江流域水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湿地将有效保护云贵高原喀斯特山地独特的生态功能,对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娘娘山顶台地大面积沼泽湿地被确认之后,盘县县委、县政府,普古乡政府、盘县林业局决策层有关人士“立刻认识到这片湿地的重要性”。
2013年3月,经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黎平联系,邀请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副教授肖德荣博士,为娘娘山湿地公园做总体规划。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12月31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开展试点工作。
娘娘山湿地被称为“山顶上的湿地,贵州高原的妩媚”,其森林、竹林与嫩绿的泥炭藓、金发藓相间相伴,是贵州弥足珍贵而又神奇的湿地景观。山顶台的中山沼泽湿地是以苔藓植物为主的藓类沼泽,苔藓植物是自然界一种生活在潮湿环境下的小型植物,在湿地特别是沼泽湿地中,苔藓植物有着重要并不可取代的生态功能。八大山保护区有苔藓植物277种,在沼泽湿地生活的种类主要是泥炭藓科、柳叶藓科、溪苔科,以及珠藓科的泽藓属、珠藓属;金发藓科的大金发藓属、拟金发藓属、小金发藓属;曲尾鲜科的曲尾鲜属、青毛藓属的种类,约有50余种。其中以泥炭藓科的种类最为突出。
这些中山沼泽湿地维系着贵州的青山绿水,是贵州生态省的重要保障。
泥炭藓生长在酸性的沼泽地里,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它很巧妙的具有特殊的贮水细胞,可吸蓄为其自身重量的20~150倍的水分,同时也很神奇的具有泥炭藓酚等抑菌物质使其具有超强的持水能力和特殊的抗菌性。泥炭藓属于耐周期性干旱的沼生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分布于泥炭沼泽、草本植物沼泽、木本植物沼泽、湿润森林等多种类型湿地中,在贫营养泥炭沼泽中常成为优势植物。
我国有47种泥炭藓。贵州有17种。常见的是卵叶泥炭藓、泥炭藓、暖地泥炭藓和多纹泥炭藓。
泥炭藓属于耐周期性干旱的沼生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多分布于泥炭沼泽、草本植物沼泽、木本植物沼泽、湿润森林等多种类型的湿地中,在贫营养泥炭沼泽中多能成为优势植物。作为贫营养泥炭中重要的成碳植物,泥炭藓植物所含的固碳量约占北半球大部分泥炭沼泽总碳累积量的50%,因此,泥炭藓可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自然界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大量研究显示:湿地生态系统是目前已知陆地生态系统中仅次于森林的重要碳汇来源,对全球范围的碳循环有着显著影响,还能起到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重要作用。泥炭藓沼泽通过长期的积累,泥炭藓沼泽储存了地球上约1/3的碳源。而泥炭藓属植物是泥炭藓沼泽所特有的分类群,其残体使泥炭藓沼泽创造出相当大的生物衍生量。仅一年中,泥炭藓(包括活体和死体)所固定的碳储量比全球所有的陆生植被所固定的碳储量还要多。在稳定的沼泽生态系统中,泥炭藓是泥炭积累的最重要植物。作为贫营养泥炭中重要的成碳植物,泥炭藓植物的固碳含量约占北半球大部分泥炭沼泽总碳累积量的50%,因此,泥炭藓可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贵州湿润气候、山清水秀的重要保障。
组图: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发育于喀斯特高原山地地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地湿地资源,其山顶形成大面积垫状连片分布的泥炭沼泽湿地是维护区域及珠江流域水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被誉为“珠江沿岸不可多得的水塔”。
金发藓是一种有趣的苔藓植物,在贵州中山沼泽湿地中金发藓有较大的资源量,也是苔藓植物资源量最大的藓类植物之一。贵州的沼泽湿地边缘常可见大片纯的金发藓群落,蔚为壮观。金发藓成为优势群落占领了泥炭藓被采集破坏后退化的沼泽湿地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金发藓沼泽。
分布于泥炭沼泽等多种生境中的金发藓,植物体高数厘米至数十厘米。外型粗壮而犹如松杉类幼苗,茎有中軸的分化,基部有为数较多的红棕色假根。叶较硬挺,具多层细胞,腹面着生多数绿色单层细胞的栉片;叶边具粗齿;中肋宽阔,几乎占整个叶面。蒴柄红棕色,长数厘米。孢蒴为具四棱的椭圆形,蒴帽被多数金黄色纤毛。
苔藓植物是藓类沼泽湿地的灵魂,它们的存在维系了湿地的生态平衡,是沼泽湿地不可缺少的植物物种。娘娘山中山沼泽湿地上的苔藓植物是“地球之肾”上的一首小诗,是女娲天工造物写成的山水清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千古绝唱。她以美丽的纯群落在人迹罕至的湿地上维系着大自然的平衡,展示着大自然丰富的物产,期待着人类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