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志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突出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两个百年”目标、中国梦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紧紧依靠全体社会成员才能完成。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必须要树立高度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承担起自身的生态责任和时代赋予的生态使命。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对症下药施良方,以全面塑造大学的生态文明品质。
面对我国当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趋紧的窘况,加之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的现实困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刻不容缓。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高级文明形态。其核心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双重和解,致力于让人们不断探索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追求的终极目标。高校既承担着教授学生知识的重要使命,又是育人的主要“阵地”。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的主要传播者、建设者和创新者,其生态素养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生态意识水平。”[3]生态意识培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观,并将这种正确的观念付诸行动、指导实践,形成高度的生态自觉和绿色的生活习惯。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4]。建设美丽中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大学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能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后备人才和智力支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另一方面,美丽校园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增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作为生态文化传播者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
当代大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如果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表现出来的行为是非绿色的,说明这样的大学生还不能称得上是全面发展,显然,这也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体应当是把对自然界的认识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体的认识。”[5]生态意识培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形成一种健全的生态观念体系,自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是和谐平等的关系,我们应当向善待自己一样善待自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自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有所提升,但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生态责任意识缺位、生态消费认知不足、生态法治观念淡薄等。
生态责任意识,就是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必须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并时刻谨记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条件。当前,不仅我国乃至全球,人们的生态责任意识普遍不高,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世界各国的相继告罄足以证实这一点。工业文明的演进使得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人们长期对自然界穷兵黩武,罔顾自然意愿,无节制的消耗和浪费自然资源,工业“三废”的超标排放以及人们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大大加速了生态系统的失衡。
近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推崇,促使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逐渐觉醒,但从整体上来看,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仍然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生态知识普遍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够深刻,加之经济全球化视域下,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入侵”,特别是西方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导向产生了极大的负效应。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对于生态破坏行为,一些大学生很少去阻止,甚至采取漠视的态度,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如大学生硫酸伤熊、虐待小动物、微波炉烤宠物事件、捕壁虎、误抓国家级野生动物受到法律制裁等。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非绿色行为时有发生,如在大学校园践踏草坪、随手折花、随地吐痰和扔垃圾等比比皆是。即便有些大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但是他们对环境污染也少有关心,甚至根本不关心。
总的来说,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缺位,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不健全难辞其咎。因为我国早已设立了与生态教育有关的一级学科,但在生态教育的实施中,高校却鲜有将这种学科真正重视起来,加之专门从事生态教育的师资力量缺乏等原因,往往会导致生态教育教学目标模糊不清,而且在教授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时还会缺乏针对性教学。因此,要想加强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就应当从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上下功夫。
“从本质上讲,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6]。在我国,大学生是消费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随之在不断攀升。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生态消费意识普遍有所提升,但有些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认知和践行力还明显不足。如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很容易将自身良好的生态行为忽视,而实施非绿色的行为。简言之,这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形成高度的生态自觉。同时,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溺爱的现象严重,追时髦、赶时尚、奢侈浪费已经不足为奇,加之“消费者的选择是‘跟着邻居走’,模仿与自己类似的人”[7]。在大学生中攀比消费之风盛行,特别是对电子产品的购买,有些大学生“痴迷”于价位高、性能好、突出自我个性的新产品。甚至有的大学生误将节约理解为贫穷,相反,对勤俭节约“嗤之以鼻”,不以为荣反以为耻。这一点从高校食堂餐桌上随处可见的残羹剩饭足以证实。据统计:“全国城镇许多酒楼、饭店、食堂丢弃的剩饭剩菜成桶成吨。……所有方面的食物损失和浪费,按5年平均值计算,每年约损失浪费粮食6 192万吨,……就6 000万多吨粮食而言,生产这些粮食需用水600亿吨、化肥400万吨。”[8]这些巨大的数字皆是建立在浪费大量的资源基础之上,让人们不得不反思自身的行为。不难发现,高校在生态教育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只是做到了传授生态理论知识,却严重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生态消费理念并未能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生态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是引发大学生上述行为的重要原因。如果生态消费理念宣传和推广的到位,大学生就会自觉将生态理念转化为自觉地行动,攀比、浪费等现象也自然会随之消失。另外,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次性消费品不断激增,这类消费品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仅消耗资源,其产生的废弃物也会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显然,这些问题都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认知的不足。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目标,凸显出党和国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虽然,当前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渐行渐远深受人民尊崇,大学生的法律认知也不断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人治’思想以及社会司法实践的负面影响,加之法律教育体系的尚未健全等因素干扰,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总体法治观呈现弱化迹象。”[9]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普遍较弱,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法规内容的掌握也比较肤浅,如对我国新颁布的环保法、“水十条”、“大气十条”等法律内容知之甚少。有些大学生甚至在自身生态权益受到侵权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去唯权或放任不理。当前,伴随大学生的专业化不断加强,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对生态法律的学习热情也呈现出明显的减退现象,有的大学生还在观念上存有严重的错误想法,他们认为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不需要大学生去关心,那些是政府或者父母才应该去做的事情,这使得他们对生态法律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另外,高校在生态教育方面的缺位,也影响到大学生对生态法律的学习兴趣。大学生生态法治观念淡薄,导致他们的行为习惯与生态法律的规定背道而驰,严重违背了我国法律制定的初衷。毋庸置疑,高校在普及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法律知识方面是有所欠缺的,究其原因在于生态教育在资源配置上还有待优化。生态学本是一门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而从当前高校的课程安排来看,生态教育课程还并未纳入到大学生的公共课范畴,只是作为生态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要想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法治观念既离不开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又离不开高校自身的实践探索。
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何以可能?要走出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现实困境,就必须要瞄准突出短板,有针对性制定对策,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并将其转化为积极地生态自觉实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做贡献。
当代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缺位与生态文明知识的缺乏休戚相关,高校作为传播生态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场所,理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思想认同,高校必须要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因为,教育“对于培养生态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及培养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与行为是必不可少的。”[10]首先,高校要将生态意识培育的思想贯穿办学理念、校训、学风等方方面面,丰富校园文化中的生态元素,“将整个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倡导绿色管理、绿色学习和绿色活动方式,切实将节约理念和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于学校基本建设”[11]。整合学科资源,制订生态意识培育规划,可以将与生态培育有关的内容嵌入公共课程之中,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优势,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2]。如将生态意识培育的内容纳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形势与政策”之中,对大学生生态价值观进行教育。或者专门设置与生态有关的公共基础必修课、选修课,如人类生态学、环境与资源学等。还可以将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和不同背景专业课程进行结合,使得生态意识的培育实现跨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渗透,实现生态意识培育的课程化和制度化。真正让生态培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知识及素养,增强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教师是教育的基石,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质量与教师的素养须臾不可分离。教师是生态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宣传者以及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引导者,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中教师有义不容辞之责。教师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知识和生态修养,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还可以推荐大学生自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论》 《自然辩证法》等)和西方的经典著作(如《寂静的春天》 《增长的极限》等),因为,这些著作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阅读这些书目不仅可以让他们明确生态问题的成因,还能够明确人与自然是和谐平等而非对立的关系,让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对自然及其中的一切生命产生敬畏之情,进而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观。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史怀泽所指出:“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13]。另外,还要加强情景教学,如生态知识竞赛、座谈会、征文演讲、艺术节、摄影展等。合理利用高校各种社团资源,让其组织各种生态实践互动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如开展“光盘”活动、在植树节、地球日等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去社区和企业进行宣传,在增强自身生态意识的同时,还能够带动社会生态氛围。
生态消费观,就是我们在进行消费时,要秉承适度原则,坚持节约资源、节制消费,自觉抵制诱惑,不盲目跟从,主动承担生态责任,使自身的消费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消费观,提高自身的生态消费认知水平,不仅是促使其自身在进行消费时知行一致的首要前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更是大有裨益。科学合理的生态消费观,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他们在心理和价值观念上深切意识到,作为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质量、资源消耗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正如伊·谢·科恩所说:“青年时期最有价值的心理成果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内部世界及价值,对于青年来说,这种发现与哥白尼当时的革命同等重要。”[14]
然而,“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冲动与盲目消费、攀比与炫耀消费、交往过度消费及个性消费等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15]。可见,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亟待加强。具体讲,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网络媒介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甚是普遍。可以利用新兴媒介,如QQ、微信、微博、学校官网等,教育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加大对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益处的宣传力度,对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效应进行揭露,企业在产品的设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上也都要突出绿色环保的概念,以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关心和爱护大自然。还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高校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如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进而教育他们不随意丢弃粮食,在思想上纠正“节约即贫穷”的错误观念。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坚持绿色出行,在教室或家里节约纸张和节约用水用电,培养绿色的生活方式。在购买商品时,要优先选择购买符合“3R原则”①的,减少购买或者不买一次性消费品。
“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道德面貌。”[1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提高大学生生态法律素养,就应当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法治教育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7]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不断打出制度组合拳,新环保法的出台更是让人民看到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决心,我国的生态法治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这些还远远不够。就高校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来说,至今我国尚未出台过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大学生的生态行为;在高校教育体系内部,关于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规定少之又少,即使有相关规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指向也不是很明确。尤其是在新时期,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内涵、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教育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培育等相关问题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因此,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法治教育环境,首先政府应当加快大学生环境教育立法,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提供制度支撑,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我国还可以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因为,20世纪七十年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探索有关环境教育的法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借鉴应建立在积极扬弃的基础上,坚决杜绝照本宣科的拿来主义,以不断探寻适合我国高校生态意识培育的生态环境教育法律法规。其次,高校可以制定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评价体系,将其与大学生的德育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评有机结合在一起,督促大学生形成健康绿色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最后,就大学生自身来说,还要加强对生态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掌握,不仅要学习和了解我国制定和出台的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大政方针的具体内容,还要对国际上的相关政策和规范有所了解,如《人类环境宣言》《巴黎协定》《世界大自然宪章》等。如此,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法律素养也就不难实现。
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国家和高校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探索科学有效的致思理路。而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实效,首要任务就应当明确大学生生态意识薄弱的根源所在,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实施“靶向疗法”,才能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关措施补齐短板,助推大学生形成高度的生态自觉并付诸实践。总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对其进行生态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
注释:
①“3R 原则”是: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三种原则的简称。
[1][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1-212,210.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3]袁霞.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与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研究 [J].教育探索,2014(4):112-114.
[4]周生贤.构筑共同参与大格局[N].人民日报,2012-11-15(1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6]齐格蒙特·鲍曼.寻找政治[M].洪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49.
[7]尼古拉·艾尔潘.消费社会学[M].孙沛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2.
[8]《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编撰委员会编.生态文明建设读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129.
[9]刘振清.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9):110-113.
[10]国家环保局.二十一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12.
[11]李定庆.系统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05-108.
[12]郭世平,田宝帅.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3):71-74.
[13]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
[14]伊·谢·科恩.自我论[M].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79.
[15]张博强.略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102-105.
[1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