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宇辉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贾宇辉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政治信息以不同的网络传播工具传入大学校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从网络信息时代的思想潮流对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影响的角度,揭示高职高专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时代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探讨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及对策,借以帮助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健康成长,以进一步提高其思想素质,为其成功迈向社会做好铺垫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要建设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参与者。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飞速发展,网络思想以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进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随之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想与政治潮流也在左右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国的高等院校只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基础工程”抓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大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深造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认知体系逐步形成。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大体上是不偏移国家的主导性思想政治体系。毋庸讳言,部分大学生由于社会的影响,以及高校监管和教育的缺失,致使他们的价值观中存在着一定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至上等价值观倾向。高职高专大学生由于在校时间只有三年,在有限的时间里,以及稍低于本科院校的软硬件设施环境下,便会出现较多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其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安排占比例小;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学校因循固有教育模式,无法快速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不突出;借助网络,各种思想传播迅猛;网络上思想风气呈多样性,而学生主动接受能力强,但识别能力不强。
(一)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足
相对来说,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校受教育时间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内容在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中迟迟未开设,多数仅仅只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或利用很短的时间在新生军训中以及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中进行,之后的两年中,学校只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开放机房及图书馆,提供和指导大学生上网查阅所需信息。还有只给思政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是断断续续,难以持久。这些对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学生们也只有通过网络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于是各种类型的思想潮流便在学院应运而生。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致使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不应有的偏差问题。
(二)高职高专的教师对网络思想教育的认知层次不一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当今,高职高专院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缺少应有的网络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网络缺乏应有的思想认知。虽然说35岁以下的高校年轻教师经常上网,而对于网络这一领域的认知程度,还停留在肤浅层面,不具备较高的网络知识,而且明显落后于教育对象。[1]再加上高职高专院校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有的从中专升级到大专,有的属于院校合并,有的进行专业调整等,面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方面的学科建设的要求,教师的负担和压力增大,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致使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因具备较高的网络知识的师资紧缺而中断;尚未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院校,因师资缺乏,不得不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设呈现出穷于应付的局面。如此情况,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便在情理之中了。
(三)高职高专院校面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改革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环境的形成,现在许多高校已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基础上,增加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网络信息工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有的高校更是实现校园网宣传,从传统的电脑网络进化到利用校园无线覆盖的移动端设备进行宣传教育,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等教育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诸如课堂宣讲、课下谈心、开展专题活动以及话题讨论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沉迷其中,已习惯于网络互通多向的沟通方式,这就要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手段。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所面临的困境是信息系统不再被教育者全部掌控,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彰显其魅力。而高职高专的院校由于经济方面问题,政府扶持力度等诸多因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不突出。
(四)网络信息传播迅猛,彰显独特魅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思想的传播改变着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使交互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网络新闻、朋友圈、电子邮件、网络电话、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越来越成为学生们偏好和习惯的沟通方式;而且网络也越来越展示出虚拟世界的精彩,网购、网校、网聊、网游、网上家园、网上社区等等,已经使“上网”成为生活、学习的重要内容。网络时代,不仅使人们的交流沟通突破了时空的阻隔,拉近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国界人们的距离,而且借助网络把现实世界的传统生活方式虚拟为 “数字化生活”。网络交流渠道的多样性和各渠道间的连通性,使网络思想的扩散从一个点辐射到多个点,再由这些点向更多的点辐射。因此,其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影响面也十分广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思想政治风气的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交互方式多样化,有电脑端、移动端等,容量无限大,覆盖全球,使全球性信息海洋真正成为现实;时间上可即时、随时播报,可长期使用,一经上网可随时查阅;在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上,一改此前受众的被动地位,第一次实现了相互间的平等。这些特点使网络思想也更易于被年轻的大学生接受并吸收。
(五)高职高专大学生对网络思想的甄别能力有限
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中,有的上大学前对电脑接触较少。步入大学校门之后,由于时间上相对宽松,有的学生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网络信息摄取,对网上信息资源识别意识淡薄。互联网上,每天的信息量非常大,真假混杂。各种网络思想在全世界流通,在网上被同化、融合,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思想,同时充斥着许多色情、暴力的东西。其变化和传送的速度也很快。网络风气进入校园并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随意性和隐匿性使学生们可以在网上随便与一个陌生人倾心相谈,对各种网络思想不加甄别,任意吸收跟风。由此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效应,导致教育者权威的下降,更导致了传统的教育调控系统的失灵。这些情况均不利于网络思想传播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高职高专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那么,如何落实这一要求,更好地做好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 “基础工程”呢?
(一)国家出台相关法规,规范源头,加大管控力度,加强网络的限制管控,规范网络媒介的发展,对媒体的开放对象有所限制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早就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这无疑是我们加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网络这一现代传播工具,应该说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便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反之,便会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是危害。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对网络进行有效地管控,加强网络规范。对于高校来说,须要开辟自己的网络区域,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网德教育,以提高他们对有益的知识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对有害信息的审视能力。同时,要加强网络的监控能力,及时清除网上垃圾,严肃网络法纪,最大限度地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上活动环境。从而使其自觉遵守“不得泄密,不得制作、复制、查阅、传播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危害党和国家安全”的信息规定,并自觉地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在网上的渗透和传播。而对那些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对那些利用网络传播企图颠覆国家政权的不法分子,须绳之以法,且将其及时公之于众,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二)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网下相结合
根据当前网络发展的状况,我们说,要加强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建设,除教师的课堂讲授之外,还必须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在具体的网络实践活动中,电子论坛、聊天室等,是大学生乐意接受并积极参与的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利用这些方式,与其有针对性地沟通,把科学知识灌输和渗透到他们头脑中去,以培养其是非判断能力,让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不跟风,不盲从,能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我们还要不断将具有正能量的知识内容及时补充到网络上,同时,对原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改造式的更新,使其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达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间还有个“寓教于乐”的问题。[3]如果在网络上不将理论与科技文化,尤其是大学生所熟知的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而是一味地向大学生进行说教式的理论灌输,那么就会适得其反,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其教化功能的同时,还必须有意识地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网络活动的积极性。比如,根据其专业不同,或举办相应的专业知识竞赛,或网络征文,或电脑绘画大赛等活动。同时,还可建立“网上论坛”,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某一观点或现象,让学生进行评论,积极论辩。当然,在学生“见仁见智”的基础上,教师应进行适时地引导,并晓之以理。在网上还可以设立“问题课堂”,以便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方便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咨询。如此,便会达到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网下联动的目的。
(三)开展网络方面心理咨询,增加这方面的师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引导与矫正
当前,各种“网络思潮”不失时机地左右着大学生的思想。在互联网上聊天、玩游戏,成了有些大学生日常的活动,以致一些人出现了人格障碍、心理异常的现象。对此,高等院校除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课之外,还应在网上建立 “心理咨询室”,与学生进行“隐形”的心灵交流,方便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理疗”,使那些具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我们说,作为高校,“树德立人”是第一要务。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可建立红色专题网站、励志之家、心灵贴吧、网络放映室等;也可设立校长、院长各级领导以及特定教师、辅导员的微博;设立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服务器,配备一定的专职工作人员,并吸收一些学有余力和政治思想理论素质较高的学生参与其中。[4]另外,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软件开发,不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先进性。这样,便会形成大学生与学校互动,有利于及时矫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偏差,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从而达到高校的教育目标。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
大学生的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尤其是刚入校的农村学生,对网络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在网上极易丧失自我,出现上网没有节制而造成学业荒废的现象。学校对他们上网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正确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学生上网的条例和守则,使每位大学生都知道,网上的自由是相对的,每一网站,都有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不能在网上做违反法规的事情。学校在充分满足学生上网的条件外,还应对学校附近的网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视,以防止学生上网熬夜,而耽误课堂学习的情况出现。由此,借以形成大学生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领域中网络教育的应有效果。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高等学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课堂及网络等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大学生在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教育、获得启迪。同时,网络也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多些正能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网络具有两面性,要合理利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使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所作为的高素质大学生。
[1]王群.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10).
[2]参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3]龚玉秀,方珏.信息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
[4]刘招军.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8,(10).
G41
A
1671-2862(2017)03-0067-04
2017-01-25
贾宇辉,女,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