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建设

2017-02-23 13:37李彦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大学

李彦

(廊坊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开放大学与远程教育】

论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建设

李彦

(廊坊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开放大学的根本属性,因此,发展社区教育应成为开放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但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社区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思想实现的载体,是对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实质是由办学历教育向发展社区教育的转型。从提高能力、形成品牌、自我造血等方面同时推进,可以解决当前社区教育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完成开放大学的转型与建设。

社区教育;开放大学;建设;转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由此开放大学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2016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设开放大学的目标是“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定位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要“确定学校在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功能作用”。《意见》的出台指明了开放大学转型的方向,表明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也意味着电大必须向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方向,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进行深刻变革。近几年来,社区教育作为电大的新型教育形式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它诞生于终身教育思想,源自群众的教育需求,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是由下而上推动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教育形式。与生俱来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属性,决定了社区教育在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和建设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开放大学的主要教育形式。

一、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载体

根据《意见》明确的开放大学的定位和功能作用,首先需要明确“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这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厘清终身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

1.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另译为“终生教育”,是一种国际教育思潮,缘起于20世纪20年代,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成人教育家朗格郎提出。主张教育应贯穿于人生中的各个年龄段,而不是儿童和青少年阶段。这种教育思潮是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生产技术、组织、工艺不断变革,进而造成劳动和职业不断变换的形势下产生和形成的。终身教育不仅要求发展非正规的成人教育,而且要求把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都纳入终身教育的体系中[1]。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后者基本上是前者的先决条件[2](P55),前者是后者的延伸。“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二者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当今社会对教育所寄托的期望,也表达了社会对每个人在发展自身潜力中应得到的机会的期望[2](P53)。二者是同一种教育的两个方面,体现了不同主体的侧重,“终身教育”侧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功能,“终身学习”侧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的个体性功能。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强调“终身学习”,注重学习者的学习权、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和学习对个人发展的促进等方面,涉及学习能力、学习主观能动性等个人因素,目标是把学习作为一种生存方式。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强调“终身教育”,注重教育要满足学习者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要求社会机制体制完善,为“终身学习”提供各种保障,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教育机会,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目标是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学习型社会。在作为一种教育予以实施的过程中,终身教育主要指非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发展动力在于学习者源于追求自身发展和人格完善而产生的教育需求。社会成员是否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意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终身教育的发展及进程。终身教育观念的普及程度,终身教育体系和相关机制的完善程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情况和效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愈加突出,“终身学习”的概念也正在逐步代替“终身教育”。

2.学习型社会

哈钦斯在《学习社会》中指出,学习社会是实现终身教育的社会,是“被科学所证明,人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并且也是符合于人类自身追求学习这一本性的,从而在人的一生中学习被继续应该是成为可能的‘社会’”。1969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在《迈向学习社会》报告书中主张,学习者应该具有主动性与主体性,提倡实施社区教育、社区学院、空中大学、回归教育等。从此,“学习社会”的概念正式形成[3]。学习型社会是一个拥有相应的机制和系统,通过保障和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享有便利的学习条件、拥有终身学习的机会以实现学有所教的社会形态。它是以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支撑的社会[4]。“学习型社会”强调社会的建设和保障作用,“学习社会”强调终身学习需求的核心地位。目前主要采用“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即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强调对每个人终身学习需求的保障。埃德加·富尔指出“终身教育的思想是学习的社会的基石”[5],终身学习则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实现与结合构成学习型社会。

由此可知,首先,学习型社会是一种目前正在建设、未来将要实现的,教育与社会深度结合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其次,在学习型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具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次,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社会具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这些教育资源能够在社会范围进行共享。最后,在学习型社会中,终身教育体系已经完善,完备的终身教育体制机制能够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学习机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

3.社区教育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把社区教育定义为: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6]。终身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框架,而不是教育实体。社区教育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体与实践[7]。社区教育是社区性、满足社会成员多种教育需求的教育活动,终身教育是社区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指导着社区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实现的载体、切入点和抓手,是终身教育实现的现实基础。终身教育需要通过社区教育融入社会系统,成为社会所有部门共同的义务和职能,在社会广泛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的同时,教育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指导,积极回报社会[8]。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理出如下思路:终身教育最初是一种教育思潮,随着思潮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教育理论必然涉及的是学习和学习环境,于是,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与理论被相应地提了出来,这些理论都是终身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这个理论日加完善,到目前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教育(education)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9]。任何教育理论都是指导“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理论,其目标必然是付诸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而不能只停留于理性思考,终身教育理论也是如此。付诸社会实践必须要有载体,找到抓手,社区教育正是这个载体和抓手。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也证明,它是终身教育理论实践的载体与抓手。

《意见》要求,开放大学要“针对区域、行业、企业等不同人群提供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广泛开展职工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新型农民教育和各类培训”。各类教育与培训虽有不同,但从我国目前已在广泛开展的社区教育实践看,都可纳入社区教育的范畴。

二、社区教育对全民终身教育的实践

我国的社区教育兴起于民众需求,也发展于民众需求。最早兴起于1986年上海普陀区,是应当地工厂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之后在上海得到发展,并逐渐影响到全国[10]。从全国看,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起步难,得不到政府的重视,难就难在起步阶段得不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只有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当地形成一定影响以后,才能够逐渐吸引到政府的资金和政策。之所以能够在没有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快速发展,并形成规模和影响,原因就在于,不同于正规教育和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全民强烈的教育需求和积极参与。这种情况又恰恰印证了社区教育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的本质特征。

1.社区教育的需求强烈

2014年,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面向全国所做的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1.93%的受访学习者认同或非常认同“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77.11%的受访学习者有兴趣参加社区组织的学习活动;71.93%的受访学习者对参与过的社区学习活动表示满意,认为参与社区教育活动能够各取所需,丰富了生活、提高了技能、提升了幸福指数[11]。廊坊社区教育学院在2014年面向廊坊市完成了《廊坊市居民社区教育大调查》,结果显示,77%的被调查者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继续学习和提高,54.3%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教育学习,希望参与社区活动。广大居民的教育需求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2.社区教育的对象广泛

社区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涵盖0—99岁的全体社会成员,现在这个年龄范围还在扩展,即孕期至百岁以上。当然,这是一个理想性的教育对象的范围。实践中,不同地区的教育对象会有所不同,当前全国范围内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为老年人、需要技能提高的人员和中小学生。老年教育在全国范围看开展得最为普遍,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各地的老年教育发展较快,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不仅进一步推动和保障了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发展老年教育提供了方向和依据。2015年1月老年开放大学在国家开放大学总部正式成立,之后多地老年开放大学挂牌,开放大学(电大)系统的老年教育日渐繁荣。各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的社区教育也较为普遍,例如天津市的社区青少年快乐营地,全国多地举办的“四点半课堂”等。

3.社区教育的内容丰富

社区教育是根据居民的需求而开展起来的教育,不同地区居民构成不同,教育需求也有不同。因此,教育内容涵盖社会发展及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养生保健、休闲娱乐、文化艺术、职场技能、生活百科、素质养成、时事政治、学历培训等,教育内容较其他教育明显地呈现出丰富性的特点。由于当前老年教育和中小学生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因此,养生保健、休闲娱乐、素质养成、文化艺术等成为当前各地社区教育普遍开展的教育内容。结合全国线上线下社区教育情况看,开设最普遍的课程为各类舞蹈、健身拳操、书法绘画、旅游摄影、保健按摩、家庭理财、法律知识、国学及外语教育等。很多地区还开展起社区干部岗位培训、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妇女素质及生活职业技能提高培训等。福建省福州市社区教育开展的对即将刑满释放人员服刑人员创业、技能培训和服刑人员职业技能鉴定,这种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的培训更是别具特色[12]。如此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其他类型学历、非学历教育难以企及的。

4.社区教育的形式多样

鉴于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成为必然要求。仅就线上教育而言,除了最为普通的单视频、三分屏、课件、动画、各类文档,微课、慕课等新兴课程形式在社区教育中早已被广泛采用;网络直播、网络教室、QQ、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形式被教师自觉应用于教学过程;VR、AR等现代技术也开始被社区教育所采用。线上教育扩大了社区教育的受众群体,使全民教育成为可能。同时,形式的多样性显著激发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除了网上教学,社区教育针对广大的老年群体,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式,上海、江苏等地还开通了“空中课堂”,使老年人的学习更加轻松,无障碍。线上及空中教育的发展,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正在形成。

线上教育开展的同时,由于社区教育的教育对象当前还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线下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非常有限,身体状况限制了他们通过线上学习的可能性,此外退休后渴望再次融入社会的心理等因素,也促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线下学习的过程之中。线下教育的形式除课程、讲座之外,还包括各种学习体验馆、比赛、学习沙龙、学习日、“五分钟学习圈”、学习型组织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得教育不再枯燥,而是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具有吸引力。

5.社区教育的目标是服务区域社会发展

区域性、个性化是实现教育全民性的基本途径。社区教育强调区域性,即要根据社区、区、县、市等一定区域的需求提供具有区域特点的教育服务。宁波市江北区社区学院把教学深入到新市民聚集的社区、工厂,实施岗位技能培训,提升新市民的技能和素质;哈尔滨市南岗区社区教育学院坚持每月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家庭教育服务。这些教育特色都是围绕本地区居民特点和教育需求形成的,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进而促进着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要有不同教育特色,不同社区也会因其居民不同产生不同的教育需求。以廊坊社区教育为例,廊坊社区教育学院开展社区教育已有四年多的实践经验,期间进入了不同社区开展工作。实践经验表明,由于居民的聚居性,每个社区都会形成一个较为趋同的特点。廊坊市文苑社区是一个高校教师聚居的社区,高知退休人员多,廊坊社区教育学院在这里开设了多门课程,其中在《老年计算机应用》这门课程的讲授中,教师不仅讲授实际操作,还涉及很多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受到了学员的广泛欢迎,但这些教学内容在其他社区很难被居民接受。

三、发展社区教育是开放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

社区教育理论上是终身教育的载体和抓手,实践中是电大服务于当地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电大由主要从事学历补偿教育的成人高校,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的开放大学的转型过程,应该是社区教育逐渐取代学历教育成为主要的教育形式的过程;开放大学的建设过程,应该是以发展社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过程。但从全国开放大学(电大)系统的现状看,社区教育实践中正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各地社区教育叫得很响,但主要从事社区教育的学校却很少,多数是学历教育与社区教育并举,以学历教育为主体。社区教育是电大向社会宣传的窗口,是扩大学历教育招生的重要途径,而不能成为学校生存所依赖的主要教育形式。因此,电大要成功转型为开放大学,建设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社区教育:

1.提高办大教育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服务有两种含义:一是为社会或他人利益办事;二是任职[13]。此处的服务是第一种含义,并特指教育服务,即为社会及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办事。服务社会能力的强弱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尺度。提高电大服务社会的能力,就必须提高电大在发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为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为全民的终身学习办事的能力。社区教育面向的是社区和居民,要办社区、居民满意的教育,就需要为社区的稳定和谐发展服务,为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服务。这要求电大必须不断提升各方面的建设水平,根据社区和居民特点,为不同层面、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群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服务。

不同于其他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是大教育,它的一项基本任务是要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共享。这就是说,电大围绕社区教育所进行的建设不只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建设等常规性软硬件建设,而更需要一种根据社区和居民的教育需求,进行社会教育资源整合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社会教育资源调动及合理利用能力。一个社区中,不仅有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所在地的活动场所,还会有各类大中小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家庭。居委会场所不足,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等场地;专业教学场所难以解决,可以利用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场所;居民都聚集到一个教学活动地点不方便,可以发动热心居民建设家庭学习场所,等等。我国多地在社区中打造的“5分钟(10分钟)学习圈”就是充分利用多种教育场所实现的。教育过程中,不仅有专职教师,还可以有兼职教师,特别是社区居民中还会有诸多各具专长、愿意为他人服务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掘、去调动、去整合,这样的过程就是实现“大教育”的过程。

“大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中,更应该体现在社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这种面向社会,调动社会力量,依赖社会力量的教育才是真的大教育,只有办成这样的大教育,社区教育才能真正发展好。因此,也可以说,提高社区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是提高电大办大教育的能力。这种办大教育的能力是在通过政府部门调动社会力量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以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进而服务社会的能力,是一种要求我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它完全不同于我们原有的在一个学校之内,关起门来办学的能力。这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脱胎换骨式的彻底转型,更是电大走向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提升社会地位的根本转型。

2.形成服务社会和个人的教育品牌

当前,我国的社区教育总体上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成员参与率较低,社会的认可度和认同感不高,各地开设课程趋于常规化,缺乏地方和社区特色,难以形成对居民的强大吸引,满足他们对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无法形成社会和居民认可的社区教育品牌,这就需要电大面向不同对象,打造多类型教育服务特色品牌。

(1)面向居民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教育品牌。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推行的“i—实验室”已经在全国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教育品牌。成都的“i—生态菜园”、长春的“植物医生”、上海的“宅基课堂”、河北邯郸的太极拳等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不仅地方性突出,也有着非常好的推广性。社区教育也可以根据当地需求,建设起以居民教育为方向的课程、课程群(专业)品牌,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方向的培训品牌等。需要注意的是,社区教育品牌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当下社区和居民的教育需求,还需要有前瞻性、引导性,开发潜在的教育需求,为社区和居民未来的发展服务。

(2)面向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色管理品牌。电大向来教学和管理并重,其系统性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面向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在推出教育教学品牌的同时,推出品牌化教育管理特色服务应该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可以根据需求,提供协助设计教育培训内容、聘请教师、对学员进行学习过程管理、学习成果评价等管理服务,这些都是我们所擅长,但社会中其他单位所不擅长的,可以成为我们服务社会的特色品牌。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联通各类学校,打通各类教育的基本途径。它是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过程中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管理品牌。

(3)面向社会打造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特色教育平台品牌。教育平台是电大的基础设施,远程教育和管理是电大的优势,在向开放大学转型和未来开放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基础优势,打造品牌化网络服务特色平台。一是打造当地市民终身学习的平台,这是各地终身学习平台的基本功能。二是打造为当地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职业培训的学习平台及对培训人员进行管理的管理平台。提供培训服务是各地终身学习平台的主要功能之一,但是当前各地在平台应用过程中,对打造管理平台特色品牌的重视不够,需要进一步挖掘。三是打造当地教育信息及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交流的共享平台,构建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及资源的共享模式,引导各类教育机构整合、发布、使用各类教育信息及资源,支持教育信息及资源共享,实现对整个区域教育信息及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也是品牌化特色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3.提高自我造血的能力

以上我们分析的是如何发展社区教育,打造什么样的社区教育品牌。要提高自我造血的能力只是打造了品牌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向服务对象推出品牌,实现品牌价值,切实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1)实现品牌价值。社区教育属于公益性教育已成为社会一种共识,公益性不是由学校向社会提供免费教育,也不等同于完全对个人免费。社区教育属于全民终身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根本目标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社区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因此,政府应该是社区教育的主要投资者。但社会和个人也从中获益,所以,社会与个人对于教育费用的适当分担也是应该的。《河北省社区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冀教职成[2016]15号)指出:社区教育需要“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这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社区教育的模式应该是由学校提供服务,由政府、社会、居民根据需求和服务质量进行选择与购买。

作为承办社区教育的学校,电大需要的是做好教育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推出我们的服务品牌,使政府、企业、学习者了解并愿意购买我们的教育服务。政府需要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我们就需要加强如“学分银行”、品牌化终身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强化我们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企事业单位需要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我们就需要强化品牌化培训和管理服务建设。居民需要的是品牌课程(群)、品牌专业、品牌项目的教育服务,我们就需要在这些方面下大力气。

(2)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和推出教育品牌的同时,还需要我们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向政府、社会和个人提供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是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在教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教育市场的竞争演变为服务竞争的今天,优质服务尤为重要,服务能力和服务态度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与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政府办教育,靠政策吃饭的思维模式,以一种服务市场的全新态度去办教育,打造面向地方的全民终身教育的优质服务品牌,打造终身教育界的“海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发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找到发展的道路,从而改变目前社区教育发展中为了办社区教育而办社区教育的窘困状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综上所述,社区教育是一项朝阳事业,有着毋庸置疑的光明前景。但同时它也是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事业,只有不断修正发展之路,才能够使社区教育在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和未来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占有其应有的主导地位。也只有这样,开放大学才能够从原有的学历补偿型成人院校成功转型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实现“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0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2000-教育的权利:走向全民终身教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吴尊民.终身学习概念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过程[J].北京:教育评论,2004(1):48-52.

[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1):100-109.

[5]埃德加·富尔,等.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1.

[6]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指南(第3部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7.

[7]沈光辉.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全民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学习型组织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1(7):14-17.

[8]历以贤.终身教育的理论及在我国实施的政策措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58-62.

[9]《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

[10]吴尊民.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9):25-35.

[11]张少刚.方兴未艾的全民终身学习——2014年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7-8.

[12]沈光辉,黄宜樑,应木荣.基于电大系统的社区教育实践与探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13]《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大词典(下册)[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2377.

On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Open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LI Yan

(Langfang Radio & TV University, Langfang, Hebei 065000, China)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e of the open university is offering service to life-long learning.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should be the core task during the open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practice. Community education is the carrier of lifelong education thought and the practice of lifelong education idea. The esse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RTVU to the open university is the transition from diploma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The transition and construction can be well completed and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can be solved by improving abilities, building brands, developing self-hematopoietic func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the open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transition

2017-06-13

李彦(1968-),女,河北廊坊人,法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社区教育研究。

G724.82

A

1008-469X(2017)04-0013-06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大学求学的遗憾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