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提升效力策略

2017-02-23 06:16程池超雷贵荣
关键词:社群师生微信

程池超 雷贵荣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微信广泛应用于社会各类群体[1]。人们借助微信建立群聊,针对不同话题和信息进行交流和分享,从而催生出新的社会群体模式——微信社群。高校师生作为知识储备丰富、思维活跃的群体,借助微信社群和同事、同学进行深层次思想交流、人际互动的情况非常普遍。但是,微信社群作为新兴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便捷性、经济性的正向效应,又带来价值体系多元化、传播内容碎片化、过度依赖心理等诸多挑战。高校如何利用微信社群交往主体间多维度交叉的状态,借群发力,传播正能量,防范负效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微信社群的内涵与特性

1.微信社群的内涵

有研究认为,网络社群是相当数量的人在一起长期讨论共同的话题,产生充分的人类情感,在异度空间中结成人际关系网,从而在网络上生成的社会集合体[2]。微信社群特指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在腾讯微信平台上活跃的由不同人群组成的可以互动的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粉丝群的总称[3]。

以社群内容、组织基础作为维度,可将微信社群细分为多种类型。根据社群内容的不同,可将微信社群分为产品社群、知识型社群、兴趣类社群、联盟型社群等,在这类社群中,围绕信息、产品、知识提供服务,直接影响社群文化与价值观的形成。根据组织基础的不同,可将微信社群分为机构社群、粉丝社群、性别社群、地域社群,这类社群的成员具有职业、性别、地域等某种共同特征,情感是维持社群的重要纽带。根据建群目的的不同,还有其他分类方式,社群分类并非完全割裂,也存在相互交叉,这也完善并推动了社群的多样性[4]。

2.微信社群的特性

(1)建群的方便性

在建群和推广方面,可以面对面建群或直接创建社群,通过扫二维码、邀请加入、微信群名片的方式加入群聊。群内任何人都有权利邀请新人入群,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选择加入或退出该群。在微信社群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邀请更多的人入群,有利于扩大受教面。

(2)沟通的便捷性

每个社群成员均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通过视频、图片、表情等方式参与到社群互动中。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信息共享的开放平台上实现良性互动。

(3)地位的平等性

和传统社会学区分的群体和社会两方面特性相比,微信社群群体性意识更加包容,微信社群成员个人地位受重视,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大家基于共同爱好集结,互相连接,共同成长。微信社群内的高校师生可以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发挥对他人的影响力,这种地位的平等性成为吸纳高校师生进入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型场域的一大动力。

(4)信息传播的裂变性

主要体现为信息发布之后的跨群转载,每一位接收者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交流的小圈子会通过分享与转载集结成一个庞大的信息圈[5]。这种呈几何级数倍增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向效应逐级放大,但若不加控制,负面效应带来的危害也具有极大破坏性。

目前,紧密结合自媒体时代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国内外学者多从微信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内在联系、个案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探索工作举措,对于微信社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作用以及如何规避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查阅大量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文献以及浏览国内外互联网机构所发布的研究成果报告,将微信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效应界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微信社群为载体,将党和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以一定密度、广度、深度,以点带面式地扩散、传播、辐射给高校广大师生,在微信社群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调控微信网络舆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师生群体的有效感染和渗透[6]。并在这一内涵基础上,深入分析微信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价值,需要防范的负面作用,进而探索性地从4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为高校利用优势、规避风险,充分发挥微信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提供理论参考。

二、微信社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效应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发放纸质学习文件,浏览相关教育网站等方式开展,多以单向灌输为主,缺乏互动,教育理念较为陈旧,手段较为落后,难以收到实效。新媒体的运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股新风,一些高校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应用微信平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开展对外宣传,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进行规范管理等[7],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势。

1.微信社群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有研究提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等基本信息,并且能被教育主体操作;二是能够将教育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使得双方借助该形式进行双向互动[8]。微信社群基于“朋友圈”关系传播、共享的信息,可以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灵活赋予教育内容,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达到端正思想认识,提高思想境界的教育目的,从而满足教育有效载体的第一个条件。另外,基于微信社群空间交流内容的开放性与自由化,教育主体可以及时收集、整理网络舆情,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控和疏导,在教育信息以辐射形式发布的同时就实现了多人接收和反馈,这种快捷直接的双向沟通方式把教育主体、客体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双方在彼此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有效互动,达到良性教育效果[9],符合教育有效载体的第二个条件。利用微信社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形式的有效补充,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凝心聚力,群策群力,促进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取得更大发展。

2.微信社群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高校师生作为微信平台的普遍用户,通过微信与领导、同事、同学建立联系,开展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沟通与联系。与此同时,基于某种共同利益或话题,建立“朋友圈”,聚集在同一微信社群,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享受社群空间的自由度,寻求归属感和安全感。目前,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进入越来越多高校师生的视野,他们在公众号上有选择地浏览自己需要的政策与教育信息,并将有价值的信息共享到微信社群,通过社群间转载,发散到不同的网络社群空间。如河海大学官方微信是学校继新闻网、官方微博后精心打造的又一个新媒体宣传平台,该平台立足校园、贴近师生,成为学校权威资讯发布、校园文化展示、互动沟通服务、传递校园正能量的公共平台。河海大学官方微信与宣传栏、校报、校园广播站等优秀传统平台之间有效衔接,达到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效果,大大拓宽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分享转发信息的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打造良好社会形象。

3.微信社群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网络世界为高校思想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用简洁明快、轻松活泼的网络语言,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教育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这种“接地气”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高校师生理解和接受。比如河海大学研究生会官方开办的河海研究生微信平台,功能定位为“河海最新鲜资讯一手掌握,争做河海水之子学习生活必备工具”,内容由热门活动、校车校历、生活服务等3个部分板块组成,用轻松愉快的表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综合服务,得到了河海大学师生的热切关注。同时,在微信社群场域空间里,社群成员地位相对平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互相影响,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教育主体的“权威”身份,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和显明,双方共同成长进步,有利于逐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4.微信社群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性

微信社群作为新兴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扁平网状的广阔空间,具有即时交互的便捷性,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不受时空条件的约束,将大容量的教育内容,比如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充满正能量的热点话题等在高校师生中传递出去,并通过群与群之间的转发裂变,发散传播,实现教育内容原汁原味,教育效果逐级放大。例如,某高校多校区办学,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集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学生要乘坐校车在校区间往返,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较高,导致师生参与热情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微信社群同步推送教育内容,缩短了从信息源发布到信息传播接收的路径和时间,为师生及时交流、表达诉求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三、微信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作用

微信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常用的社交平台,利用微信社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要警惕,微信社群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变迁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无序隐患。

1.动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

一直以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教育内容和形式,但微信社群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直接控制。大学生开放、活跃的个性让他们和教师一样甚至比教师更超前快捷地获得更多资讯,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他们就容易“身在曹营心在汉”,教育者及其传达的信息也会被吐槽为“落伍滞后”,微信网络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和权威地位受到挑战[10]。

2.未经审核的不良信息容易引发思想混乱

微信社群里的每一位师生成员可以自由不受限制地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多个微信社群无门槛地传播出去,在受众接受过程中,信息可能会被经常讨论、再述、解释和批评,这样的一个过程往往会使后来者所接受的信息不一定符合最初发布的信息,这种带有一定后现代语境①由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历史话语和宏伟叙事的否定,即不再相信那些历史性的伟大主题和英雄主角,也不去期望找到返回宏伟叙事的道路,无限地延伸了局部的话语游戏和文本操作性,反过来使后现代缺乏整体性把握世界的能力和表述对世界进程的完整的理念,这就进一步导致后现代的“表征危机”,出现了与现代社会大相径庭的“崭新语言现实”,它剧烈地改变了图文符号原有的交流功能,形成一种为传统批判理论无法解释无法接受的后现代文化。特性的传播方式,会和高校师生单纯充满“正义感”的个性“混合发酵”。未经“过滤”审核的信息一旦出现煽动、价值歪曲或拒绝理性的内容,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盲目跟风,以讹传讹,引发舆论危机[11],冲击了师生们的价值信仰,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风险。

3.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削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力

新媒体的特质,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依托微信社群推送的内容更多的是碎片化信息,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让人目不暇接,如果不能从“众声喧哗的网络深海中打捞出有价值的声音”,微信社群的师生群体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和宣扬的意识形态较少接受和消化,当他们感到疲于应付且不能与心灵产生真正契合的时候,基于微信空间出入自由的特性,可能随时都会取消关注甚至退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力被大大削减,甚至在网络空间难以为继。

4.微信依赖影响高校师生心理认知发展

随着微信“朋友圈”越来越被公众接受和喜爱,很多人都会把它作为人际交往的首选。据调查,86.9%的手机用户对微信“朋友圈”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给微信网络赋予太大权重和关注,会让高校师生被动接受过多“只言片语”式的碎片化教育,不能用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也会让人在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中变得缺乏信心,无法适应现实社会中相对复杂的表现形式,形成社交障碍。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沉溺于微信、微博等网络世界,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给身心发展和个人成长带来危害。因此,利用微信社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其优势作用,但也要避免过度依赖。

四、提升微信社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因此,高校要善于运用网络“精神家园”,发挥微信社群对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作用,有效规避负面影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力。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信息能力建设

目前,高校要重视信息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也日益完善和专业,但拥有较高信息化水平和法律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并不多。因此,高校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信息能力建设。首先,要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使他们成为依托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依据《网络安全法》等信息法律手段,具有较高信息处理传递能力和法律素养的新型人才,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控。第二,加大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力度,及时推送社会新闻、学校重要通知、生活资讯等信息,吸引广大师生的关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学校的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进行信息反馈,表达利益诉求,便于高校管理者准确了解师生们的思想和工作生活状况,调控校园舆情,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共同的工作环境、语言表达习惯和业缘关系更容易让教师之间互相理解,产生共鸣。通过创建院、系微信社群,将先进党员师生培育成微信社群的“精神领袖”,充分发挥他们的“微力量”,开展同事、同学间信息传递和教育。第三,要教育大学生提高甄别防范意识,对来源不明,真伪难辨,影响安全稳定的信息不盲目相信与传播。努力建设安全可控的网络空间,不断净化网络舆论,始终坚持网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13]。

2.精选信息并增强微信交流场域的吸引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选择、接收和发布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很难再收到实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积极转变理念,从自上而下宣传、灌输的单向度信息传播模式向平等交流方式转变,通过微信空间开辟新媒体教育平台,积极关注和回应师生反映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做好暖心工程。同时,教育内容要契合新媒体语言特质,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相结合的“微”语言方式,使有价值和充满正能量的信息更加生动具体,吸引受教客体的关注,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如沐春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信社群作为新兴媒体,其便捷性显而易见,但如果不能把广大师生吸纳到这个场域中来,具体工作将无法开展。一方面,高校在对师生开展业务学习或党课教育中要加入新媒体传播技术培训,对成功运用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在教书育人、管理服务、个人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师生,予以宣传、表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4]。另一方面,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要经常推送职称评审、荣誉评定、教育教学等和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内容,院系微信社群要及时跟进并转发链接内容,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师生关注官方微信社群空间,开展进一步的学习与交流。

3.建立立体式教育网络促进心理认知发展

微信社群作为自媒体时代鲜活、时尚的社交方式,对成员间的无门槛交流、即时推送信息、获取最新资讯都大有裨益。但是,微信社群终究只是一种网络交流工具,与真实的群体生活和社会互动存在很大差异[15],尤其离社会共同体“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还很远[16]。单纯依靠群聊的方式对高校教师群体进行公共价值宣扬,力度仍然不够,且有助长网络依赖的倾向。实现高校师生与微信之间的合理互动,需要建立立体式教育网络:一要将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宣传橱窗、校报、广播站、校园新闻网等传统媒体相结合,引导师生完善认知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辩证思考问题。二要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有益文体活动,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从微信依赖中摆脱出来。三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网络心理健康测评列入师生健康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数据库,持续动态追踪关注,关爱师生人格发展。要尽可能准确、科学地认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及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根源性问题,并使这种认识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保持认识过程中思想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改革性[17]。

4.整合资源完善长效运行机制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德育建设,要加强和改进顶层设计,注重整合资源,构建和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完善工作职责机制。把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党委、学院二级党委、基层党支部建立工作计划和目标,实现三级联动,并指派专人负责微信平台和社群的信息发布、对接与运营。二是完善跟进和反馈机制。贴近高校师生心理,及时在微信社群空间回应广大师生的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调控舆论方向,宣扬主流文化。三是完善宣传引导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道德标兵评选和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等活动,并在微信社群依托复制链接功能,大力宣扬优秀师生的先进事迹,实现对广大师生的精神示范和思想引领。四是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目前,各高校主要从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设计量化指标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除此以外,可以探索在微信社群实施同事星级互评、个人网上学习、学生综合评价等师德素养方面的考核,并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五是完善微信使用管理机制。制定管理规则,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网络言行、微信使用时间场所等方面进行教育与规范,增强大学生慎独与自律,提高信息鉴别、选择能力,避免沉溺于微信网络,建立高校和谐微信环境与氛围[18]。

[1]艾瑞咨询.2016微信数据报告[EB/OL].[2016-08].http://wreport. iresearch. cn/uploadfiles/reports/636082396163089542.pdf,2016-08.

[2]赵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社群的建构[D].苏州:苏州大学,2015:2-3.

[3]于建华.论微信社群的社会责任[J].中州学刊,2017(4):169-172.

[4]微信团队.2016年中国网络社群研究报告[EB/OL].[2016-12-08].http://tech.qq.com/a/20161228/018057.htm#p=1,2016-12-08.

[5]郭志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理论视野,2015(11):84-86.

[6]崔瑞霞,李艳.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辐射力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3):31-35.

[7]翁穗平.微博引入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浅谈[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09-110.

[8]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9.

[9]毛!美.微信运用于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4):25-26.

[10]陈荣明.微信传播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研究[J].江苏高教,2017(8):105-107.

[11]兰甲云,曾思怡.微信公共领域里的失范行为及其法治建设规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54-160.

[12]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8.

[13]周利生,王水兴.论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6-22.

[14]张然.新媒体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8):94-96.

[15]蒋建国.微信群:议题、身份与控制[J].探索与争鸣,2015(11):108-112.

[16]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17]李国仓.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认识与实践选择[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6-60.

[18]张明明.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104-110.

猜你喜欢
社群师生微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社群短命七宗罪
微信
麻辣师生
微信
微信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