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张倩
真正把扶贫扛在肩上
——记河南省潢川县万营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向阳
本刊记者张倩
2016年10月29日,在中国·信阳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上,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向阳受邀代表优秀第一书记向党和全国人民庄严承诺:初心不忘,请党放心,精准扶贫,此仗必胜!一字一句掷地有声,都代表着李向阳带领万营村村民脱贫致富的决心。
河南省潢川县万营村距县城25公里,位置偏远,农业结构单一。2015年8月,李向阳任万营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牢记责任,敢于担当,切实发扬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精神,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万营村群众的热烈拥护。
入村后,李向阳在最短的时间内走遍了万营村的家家户户,摸清了村情民情。他坚持实事求是,严格对照标准,将过去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了重新识别。最后,确定万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03户,共337人。与原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相比,更新率达到了87%。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他着手制订了《信阳师院处级单位与万营村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并向信阳师范学院党委进行了专题汇报。学校党委为此专门下发了文件,号召全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参加结对帮扶活动。随后,校领导、各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广大师生一批批来到万营村,帮助贫困户制订脱贫计划,为贫困群众送技术、送服务、送钱、送物,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牛进华家是万营村的贫困户,到现在还和瘫痪十几年的老伴住在破旧的土坯危房中。每一次来到牛进华家,李向阳的心情都异常沉重。他四处奔走,多次向县、乡领导和企业家呼吁,并向和牛进华进行结对帮扶的体育学院领导求助。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全体党员教师立即伸出了援助之手,共向牛进华家捐款1万多元;爱心企业、热心人士也向牛进华家捐赠了1万多元现金和大量的生活用品等。随后,李向阳又帮助牛进华家在村里主街道购买了二手房,两位老人终于从危房中搬了出来。一提到李向阳,牛进华都会热泪盈眶地说:“李书记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贫困户杨西波的母亲李荣花已经70多岁了,年轻时先后改嫁3次,跨3个乡镇。她的户口不知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已丢失多年,因此不能享受老保、低保和医保等,为她的老年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老母亲上户口成了杨西波和姐姐杨西敏的共同心病。李向阳根据杨西波和村干部的叙述,帮助他母亲写了申请书,并亲自将申请书递交给了当地派出所,积极协调与其他乡镇沟通的工作。一个月后,杨西波母亲的户口终于批了下来。
像这样帮扶贫困户和弱势群体的好事李向阳做了不知道有多少件:贫困户杨西本有5个孩子,三女儿杨新怡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因交不起学费无法上幼儿园。李向阳知道后,帮助她交了学费,还赠送她一个小书包,当天杨新怡小朋友就高高兴兴地地背着书包上学了;81岁的单身老人李加才的独生子不愿意赡养他,老人只能住在别人废弃的房子里,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李向阳多次去看望他,给他送去米面油和衣物等,还劝说教育他的儿子要孝敬善待老人,他的儿子最终被感化并把父亲接回家赡养;贫困户杨银安夫妇均为残疾人,靠收卖鸡蛋谋生,李向阳经常帮他们搬运装卸鸡蛋;2015年重阳节,李向阳自己买了食用油、牛奶等礼品,看望了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
李向阳刚到村里时,村里希望小学教学楼破旧不堪,校园内杂草丛生,学校只有4名老师,两个年级,6名学生。李向阳多方争取资金10万余元,对教学楼进行了内外粉刷,装了防盗窗,硬化了部分道路,改善了公厕。后又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将万营希望小学54米泥巴路进行了硬化,新修建了篮球场、演出台,完成了对校园的绿化和美化;他又为学校拉来冰柜、操作台、餐具等共计23700余元的扶贫物资,使学生餐厅运转起来;购买了智能饮水机,安装了3台太阳能,解决了全校师生的安全饮水和教师洗热水澡的问题;建起了图书室,争取学校相关单位捐赠了700余册图书;设立了第一书记奖学金,奖励给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孩子;动员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开展了一系列爱心助学活动,为孩子们捐赠了书包、棉衣、文具、画笔、体育用品等。他还从信阳师范学院先后选拔了30余名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到万营村开展爱心接力支教,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期末学生成绩排名从全乡倒数第一上升到全乡教学点的第一名。这些变化让村里的群众看到了希望,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回村来读书。2016年初,学校便有了65名学生。2016年9月新学期一开学,学生报到人数达到了202人。
万营村第一书记李向阳参加并带领信阳市“脱贫攻坚青春筑梦”巡回报告团赴各县区作巡回报告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李向阳认为,只有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了,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勤劳致富的队伍扩大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
扶贫思路确定后,李向阳依托信阳师范学院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开始在万营村开办农民讲堂。2015年10月28日,信阳师范学院副校长李俊亲自为农民讲堂揭牌。农民讲堂揭牌的第三天,全国优秀教师、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东阳以“我们遇上了好时代”为题,在农民讲堂开办了土地政策专题讲座,农民讲堂正式开讲。随后,农业政策法规、现代生态农业、香菇种植、栝楼种植、高产油菜种植和农村电商等方面的专家接踵而至,为贫困村的群众送来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本领,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每一次授课,教室里都挤满了人,有时外村的干部群众也闻讯赶来参加学习。
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李向阳带领干部群众代表多次到特色高效农业区、知名涉农企业、示范种养基地实地考察,开阔视野,寻找脱贫项目和致富门路。
除了带领本村的群众脱贫致富外,李向阳还多次受潢川县委、县政府以及潢川县其他乡镇邀请为贫困村群众授课,推广栝楼种植和介绍产业扶贫经验,带动他们一起脱贫致富。此外,当报纸、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报道他的扶贫事迹后,很多潢川县本地和外地的群众一拨又一拨到万营村参观考察或电话了解栝楼种植情况,李向阳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介绍种植经验。有群众问为什么帮助那些不认识的人,他笑笑说,“让更多的群众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是我的梦想”。
经多方考察并反复论证后,李向阳和万营村的干部群众首先确定了香菇产业作为万营村群众产业脱贫项目,并立即着手实施。他先后多次到潢川县九龙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洽谈合作项目,并克服重重困难争取到有关县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最终使九龙春天香菇基地精准脱贫试点项目落户万营村。该项目共占地232亩,总投资2800万元。根据合作社与企业签订的协议,九龙春天农业科技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贷款的还本付息,群众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每个贫困户每年可获分红7000元;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可以优先进入香菇基地务工,每个月可以获取1500~2500元的劳务报酬。
可是在流转土地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有几个村民不愿流转企业看中的土地,而企业也非那片土地不用。几名村干部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有的甚至打了退堂鼓,说起了风凉话。不少群众也认为这个项目要泡汤了,甚至有的打赌肯定搞不成。李向阳偏不信这个邪,他迎难而上,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做起这几户村民的工作,几周都没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硬骨头被啃了下来,几户村民心服口服地在流转协议上签了字。
土地流转后,不到3个月,150余个香菇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在万营村的土地上建成,几十名群众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2015年10月,地埋夏菇喜获丰收,香菇圆润、肥厚,产量高、质量好,产品很快便销售一空。目前,100余万支冬菇菌棒已经入棚上架。不久,长出来的香菇将被运往北京、上海、天津、南京、郑州等大中城市,成为千家万户桌上的美食。此外,基地近百个香菇大棚以及配套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
打造香菇基地脱贫项目只是李向阳带领群众脱贫的第一步。2016年4月,李向阳开始引进第二个脱贫致富项目——栝楼种植。栝楼又名野葫芦,果、皮、仁、根都能入药,仁和根又可食用,是高效经济作物。第一批栝楼种植时,村里就有7户群众(含3户贫困户)积极响应。一个月后,经过村里103户集体表决,万营村决定进一步扩大栝楼种植面积,计划带动全村103户贫困户实现长期乃至永久脱贫。2016年10~11月,栝楼喜获丰收,栝楼籽和栝楼皮很快便销售一空。每亩栝楼产值达到了8000元,预计今年每亩栝楼的综合效益将过万元。贫困户王磊、李同现仅靠此项收入当年便实现了脱贫。
此外,李向阳还认真抓好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半个月一次的政治学习和一个月一次的专题党日活动,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开展“输血”活动,发动学校、社会、企业为群众捐助了40余万元的扶贫款和扶贫物资用于万营村扶贫事业;多方争取美丽乡村、千亿斤粮食、整村推进、交通桥梁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改善万营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集体经济发展;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专门从学校请来专业舞蹈老师和太极拳教练,带领万营村的群众跳广场舞、打太极拳,将乡村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
万营村智力扶贫初见成效,李向阳总结的“智力扶贫帮助农民开启‘智’富门”工作经验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系统定点扶贫先进案例,40余家媒体多次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7月,李向阳被中共信阳市委和中共潢川县委共同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并作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在表彰大会上作典型发言。2016年9月~10月,李向阳被中共信阳市委遴选为信阳市优秀青年助力脱贫攻坚宣讲团成员,并被委任为代表团团长,在各县区开展了巡回报告活动,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