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 吸引人 打动人

2017-02-21 13:52刘华栋
中国广播 2017年1期
关键词:音响人文关怀

刘华栋

【摘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驻山东记者站采制的广播新闻特写《生死救援36天》获得2016年亚广联奖新闻报道类大奖。评委评价“这是一篇特别的新闻报道。该作品将救援期间前方记者高质量的新闻现场报道与新闻专题节目结合,通过事实与细节讲述旷工成功获救的故事。节目很好地表现出救援现场的紧迫感和节奏感,通过叙事重构与高品质的制作,将这种紧迫感和节奏感统一起来”。本文通过回顾、思考《生死救援36天》采写制作过程,梳理广播特写创作的特点。

【关键词】广播特写 音响 人文关怀 叙事重构 情感带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C

广播特写是听众喜爱的一种新闻体裁,它借鉴电影的近景甚至特写镜头的表达手法,通过对音响的精心编排和合理运用,以情景再现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特殊事件或典型人物,使人们通过倾听和感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广播特写《生死救援36天》描述了2015年山东平邑“12·25”矿难艰辛而漫长的救援过程,用真实丰富的音响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如同救援过程的一波三折,《生死救援36天》的创作也几经周折。重看、重听这件作品,回顾、思考当初的采写过程,笔者对广播特写的创作特点梳理三点感悟。

一、关注人,用音响讲故事

德国著名广播特写专家彼得·莱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说:“广播特写的本质是一部音响作品,音响推动着、指引着整个作品向前迈进。因此,音响需要设计安排,就像写文章一样,要有启承转合,要像对待解说一样认真细致地处理。音响在特写里发挥的作用不是语言能够替代的。”

广播特写用音响讲故事,而讲故事一定要“关注人”。利用广播语言描述典型故事、塑造典型人物,让听众感受到是“这一个”而不是“另一个”,是广播特写的任务之一。无论典型事件还是典型人物,以人带事、以事衬人,是新闻特写的佳境。

报道平邑“12.25”矿难救援,非常重要的一点体会就是:突发事件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人”,关注关键的人。比如:被困井下的矿工是谁?他们在井下的情况如何?他们的家属又是什么心境?

要通过官方了解这些情况,在当时根本不可能。矿难发生第6天,救援人员发现了4名幸存矿工,这也是整个救援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然而,为了保证救援不受干扰,这4人身份被严格保密。我们决定自己查清所有下井人员及生还人员名单,用排除法确定哪些人被困井下。几名记者分头行动,到矿井周边的几个村庄,挨家挨户打听谁当天下井,谁没有回家……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经过仔细寻找,反复核对,我们查清了当天下井的29人名单,以及获救的11人的姓名,其余18人被困井下,其中包括华明喜。事后证明,这种查询很有必要。

最后一个升井的华明喜是4名获救矿工中最年轻的,在医院接受采访的矿工代表就是他。事后得知,他也是井下坚持36天的关键人物。因此,华明喜就成了《生死救援36天》中的“这一个”。开门见山,我们把最后一个升井的华明喜放在特写的开头,让他这一原本的“暗线”变成“明线”,与地面救援进展交相呼应,地面和井下两个场景随时切换,让听众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救援过程的紧张、艰苦,以及对生还的渴望和对信念的坚持。

这一切,主要通过救援人员和华明喜的语言来表现,有时甚至形成“对话”效果。真实生动的音响表现了救援人员、被困矿工以及家属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他们的“时空对话”交叉出现,如同电影中的“闪回”,形成一种听觉冲击。听众透过他们的声音,仿佛能看到他们的表情,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縱观整个特写文稿,大部分篇幅都是救援人员和华明喜的声音记录,记者的“话外音”只在必需介绍背景时才出现,减少了听众“跳出”情境的可能。

关注人物,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获取尽可能全面的音响资料。从平邑矿难发生第一天,到华明喜在医院可以接受采访,前后整整40天。40天里,记者采集了大量的音响素材,总长超过100小时。因为大量采用音响说话,使得作品听起来更加真实,人物形象似乎就在身边,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二、吸引人,要生动地讲故事

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除了强调真实性、时效性,广播特写还更加注重故事性、可听性。山东平邑“12·25”矿难救援历时36天,创造了国内矿难救援的最长时间纪录。同时,这也是我国首次成功采用地面钻孔方式救人,即便在世界范围,之前也仅有两例。救援过程艰辛漫长,意外丛生,且专业性很强。如何用10分钟把36天的漫长救援讲得惊险生动、扣人心弦,让“事故”更吸引人,关键在于对情节的安排,也就是“叙事重构”。

《生死救援36天》经历了三次架构调整。第一次是4名矿工获救当夜,为次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栏目采制的《最长的救援》,这样开头:

【第一名矿工升井的现场音响,压混

29日21点21分,在平邑石膏矿事故救援现场的5号大口径救生孔,第一名矿工赵治诚头戴银色安全帽、身穿桔红色消防救援服,借助消防救生吊带被吊上地面,随即由救护车送往医院。出井时,他满脸灰尘,双眼紧闭,右手紧紧抓着救生吊索,左手努力抬起向救援人员挥舞着,不停地说着“感谢”。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在215米深的井下熬过了36天。

【时钟滴答声,压混

2015年12月25日7点56分,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保太镇玉荣商贸有限公司石膏矿发生坍塌。事发时,该矿区作业人员29人,其中4人自行逃生。

正如标题所示,这个报道的主题是“漫长”。在以第一名矿工升井的场景开始后,完全采取以时间为轴的顺序方式,叙述了事故的来龙去脉和救援的艰苦漫长。报道时长超过15分钟,详细梳理了救援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就像一篇流水账,没有典型故事和典型人物,缺乏冲击力和感染力。

之后,我们对节目架构进行了第二次调整,标题仍为《最长的救援》。出于“先声夺人”的想法,把发现4名幸存矿工瞬间的生动音响放到了开头:

【现场音响:慢点放,慢点,你看,这里有空间,是巷道。再放一点,唉,有只手!有人!有人!看到一只手哈哈!看到手啦!(欢呼,压混)

2015年12月30日上午35分,山东平邑石膏矿垮塌事故现场,救援人员通过生命探测仪发现4名被困矿工。

【通话现场:你们几个人呐?沉着,耐心等待,一会给你们放食品,放牛奶,放什么?要矿灯?要矿灯?噢,一会儿就给你们下矿灯,下吃的,你们等等。(压混)

此时,华明喜和他的三名工友已经在216米的深井下被困了整整五天。

这次调整,虽然依旧以救援过程为重点,但有了一个重大变化,即把最后升井的华明喜从众人之中“拎出来”,作为叙事的主线,大幅增加了他们在井下等待救援的细节,以及对他妻子的采访。与前一版相比,调整后的典型人物已经出现,但由于从救援第6天的节点开始,导致故事的脉络显得凌乱。此时,稿件先后已修改了十几遍,虽然细节不断完善,却始终没能解决叙述不流畅的问题。我决定再次改变叙事架构,采用倒叙方式,重新把“升井”作为开头,只是,重点换成了最后升井的华明喜。

【救援现场欢呼声

记者:“他已经完全到达了地面,站在了地上。哎,他和前三名不一样的是,他一直在睁着眼睛,正常地在睁着眼睛,而且在眨眼。”

救援人员:“闭眼闭眼!闭眼睛!把眼睛闭上!”

216米,15分钟,在黑暗的矿井里被困36天后,36岁的华明喜终于等来升井的这一刻,在狭窄漆黑的竖井中,他始终睁着眼睛,直到重新看到地面的世界。这一刻,是2016年1月29号22点56分。

【警铃声,锁链声,呼喊声

2015年12月25号,早上7点56分,山东省平邑县保太镇万庄东头的玉荣石膏矿发生大规模垮塌,在井下作业的29人,当天有11人先后获救,1人确认遇难,包括华明喜在内的17人失踪。

这次改变,不仅使故事的脉络变得清晰,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故事情节也更加生动。随之标题也改为《生死救援36天》,使主题更加突出。最后的成品不足10分钟,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引人入胜,得到了业内专业的认可。亚广联奖评委评价:“节目很好地表现出救援现场的紧迫感和节奏感,通过叙事重构与高品质的制作,将这种紧迫感和节奏感统一起来。”

三、打动人,要以情感取胜

广播特写要吸引听众,除了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还要有情感带入。所谓情感带入,就是围绕“情感”做文章,讲故事必有人物,立人物必有情感,作者写出感情,听者才能感同身受。

《生死救援36天》数易其稿,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作品的情感更加充沛,更具冲击力。作品全文都是客观理性的文字,但字里行间却透出隐含的情感。请看特写开头的文字:

“216米,15分钟,在黑暗的矿井里被困36天后,36岁的华明喜终于等来升井的这一刻,在狭窄漆黑的竖井中,他始终睁着眼睛,直到重新看到地面的世界。这一刻,是2016年1月29号22点56分。”

这段文字只有80字左右,却传递了大量信息。9组貌似冰冷的数字,依次说明了矿井深度、升井用时、被困时间以及华明喜的年龄和最终获救的时刻,而“终于”“始终”“直到”等词语,表达这一事件的漫长难耐和来之不易,很容易把听众带入情境之中。

再看另一段现场描写:

“春节越来越近,矿区迎来了4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气温降至零下二十度。寒冷的旷野上,救援人员的表情似乎也被冻僵了。”

这是救援陷入困境时的一段文字,没有刻意描述处境的困难和救援人员的压抑,只是反复突出了一个“冷”字,用似乎“冻僵”的表情,暗示救援人员沉重的心情。全段只有50字,却让人隐隐感受到一种压抑到窒息的寒气。

要体现故事的感人之处,人物的喜怒哀乐至关重要。华明喜作为作品的“主人公”,他的很多情绪变化直接用他自己的语言表达,生动而真实,更容易打动人心:

“咱得吃,咱撑一会儿是一会儿。确实没什么吃的了,有纸箱子。咱等等看看有救咱的人么?”

“我接电话就哭了。我说求求你,你们一定把俺们救上去,俺才三十六七,有孩子,还有老的。他说你放心,俺一定把你救上来,我当时就哭得呜呜的。”

“一听着钻不响了,那急死了,是不救咱了还是怎么回事?怎么鉆又不响了?一不响就打电话问,到底什么情况。”

“我说咱们几个人都撑着点,想想老婆孩子,咱一定得活着上去。”

“我说毁了,打偏了。这回我是真受不了了,这回真哭了,得哭了半个小时。我就跟他们三个人说,别管怎么样,咱们得想尽一切办法,别管炸,还是用钎子凿,咱也要把孔凿透,咱干一天就有一天的希望。”

这些音响,生动鲜活,有血有肉,不仅把华明喜4人从濒临绝望到重燃希望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衬了漫长救援的艰苦和伟大。听众仿佛与他们共进退,在为他们揪心的同时,也被救援人员的不抛弃、不放弃而深深感动。

与此前两稿相比,《生死救援36天》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结尾。

第一稿,是以升井之后的新闻发会作结束。

第二稿,结尾则是记者与华明喜在医院的对话:

记者:你为什么要睁着眼睛?医生是不让睁眼睛的。

华明喜:我就是想看看救我的这些人。

由于这个结尾,稿件标题一度改成《我想看看救我的这些人》。

而《生死救援36天》则是这样结尾:

22点56分,最后一个来到地面的华明喜,终于看到了阔别36天的世界。

记者:“你为什么要睁着眼呢?因为不让你睁眼啊。”

华明喜:“我想看看救我的这些人,我衷心谢谢他们了。”

【掌声

【音乐

山东平邑“12·25”矿难,有15人先后获救。另有1人遇难,13人失联。他们是:管庆海、管庆社、管庆行、陈修春、赵志军、赵志强、董德华、孔宪宝、李兆连、毛可斯、孙付银、王兆国、王宝印、汪时训。

这14人的名单,正是当初通过逐村摸查,了解到了被困的18名矿工的姓名,再去掉获救的4人而形成的独家信息。节目最后,在低缓的音乐声中,记者慢慢把一个个名字念出,直击听众心灵。这份遇难人员名单,使听者潸然泪下,更为作品增添了温暖深厚的人文关怀。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信息来源日渐扁平化的当下,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广播节目,始终有自己特定的听众群。广播新闻特写,如同都市快节奏中的一杯“漫咖啡”,不仅让人了解信息,更会给人带来心灵的感动、精神的享受。

《生死救援36天》不是一个人或一个记者站的作品,而是一个团队的合力之作。首先要感谢中央电台广播学会的李宏和新闻节目中心的郭静,在矿难救援的最初几天,是她们提醒记者采访中多多关注人物、积累音响素材,并在成稿过程中不厌其烦地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其次,要感谢录音师权胜,因为他的制作,文字和音响才最终成为一件声音作品,而结尾配乐更是添加了作品感人的力量。

平邑“12·25”矿难一周年之际,谨借此文向救援队伍的每一名成员致敬!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山东记者站)

猜你喜欢
音响人文关怀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诚实音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