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军
【内容摘要】当前,新一轮的高考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新理念、新观点、新教法随之而来,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接踵而至,教学方法花样百出,教学手段独出心裁。透过华丽的课改,我们不妨停下脚来,冷静思考,理性反思:一堂地理优课的“优”与“忧”。反观今天的高中地理优课,无不惊奇地发现,大凡入围获奖的地理优课,套路,模式,过程惊人的相似,甚至某些环节同出一辙,这种雷同与其说是巧合,倒不如说是游戏规则作祟。获奖无可厚非,撇开结果,我们不经扪心自问,一堂地理优课的真正目的何在、价值何存?一堂地理优课优于何处、忧于那方?
【关键词】地理优课 教学模式 忧虑 反思
一、淡化内容,强化形式
一堂地理优课是怎样速成的,有人说是包装,有人说是表演,更有甚者诟病,那就是一场作秀,这些声音虽中肯不中听,但弦外之意无不折射出当前高中地理优课的种种弊病,就其教学内容而言,知识蜻蜓点水,过程轻描淡写,方法似是而非,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歪曲为一切由学生自主探究,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突不破,体系形不成;此外花哨的教学形式,使人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什么疑探教学,合作探究,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等铺天盖地,一节课貌似热闹非凡,课堂气氛活跃,实则中看不中用。我们谁都清楚,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有相同的教学模式,不一样的教师也有不一样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风格决定了教学形式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而不是如出一辙的程序化、公式化,我们应尊重差异,张扬个性,求同存异,追求内容与形式、趣味与实效、教材与师生的统一。如果我们继续用千人一面的机械化规则评价千篇一律的形式化教學,那么,长期以往,敢问这种本木倒置的优课路在何方?
二、轻视学生,重视教师
一般而言,一堂地理优课的评价标准往往聚焦于教师身上,什么教态大方,语言流利,基本功扎实,教学环节完整云云,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实效,因为就其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无法直接从学生身上当场验证的。课上,台下同学摇头晃脑,七嘴八舌,台上教师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师生如此亢奋、煽情,掌声,回答声响彻于耳,如此这般,怎不让评委动情动心。殊不知,也许这就是一堂伪课,摘下迎合优课的假面具,不难发现,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配合而讨论,为了捧场而参与,为了衬托教师而营造氛围,此时课堂形似群星璀璨,神则彰显个人英雄。如果优课总是以教师一维的视角来判断得与失,忽视学生的进与退,无异于己所不欲,亦施于人,那样不仅仅是绑架了学生的精神,还扼杀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此优课隐藏那般隐患,难道我们继续置若罔闻,视而不见,此时不改更待何时?回过头来想想,甭管什么课,重视学生,尊重个体,摆正位置,发挥学生主角,当好教师配角,才是教学的本真。
三、急功近利,趋易避难
现如今,老师为了获奖或取得好的名次,为了教学顺利流畅,为了课堂教学环节完整,不留下瑕疵与遗憾,捷径就是急功近利,趋易避难。把本应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的本分功利化,用带行政性质的放大镜去审视和评判一堂地理优课,早已偏离了地理优课的初衷。所以,现在的地理优课早已变质变味,因为上好地理优课的终极目标是获奖与教师绩效挂钩,功利色彩非常浓厚,为达目的,不乏投机取巧者,钱权交易者。一堂好的优课不再是学生津津乐道的乐园,不再是教师展现个性与实力的净土。如果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硬是分出个子丑寅卯,三六九等,也许地理优课至少不会偏轨,至少老师不会因不得奖而投机取巧,至少老师不会因教学不完美而“偷工减料”,为了一堂地理优课的完整性、实效性、深刻性,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我相信老师会深挖教材,钻研内容,精讲细练,因为他们不会因讲不下去或教学失常而畏首畏尾。也许这样的地理优课并不精彩华丽、夺人眼球,我们不要求节节课都是优,堂堂课都带来惊喜,只需因课、因人、因材施教,一堂地理优课可以平实但不平庸,可以简单但不浮躁。我们反对不务实的逢场作秀,那样伤的不是学生,而是自己,是教育的未来。
结语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老师是看不到将来的,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人民教师,无不引起我们对地理优课之“忧”的担忧与反思。一堂优课的本真在于既传道又解惑,既教书又育人。一堂真正的地理优课是经过精雕细琢巧打磨的,是符合教学内容和切合学生实际的,只有量身定做的地理优课才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堂原生态的优课是绿色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是余音绕梁、韵味无穷的。我们应避开偏见与功利,使高中地理优课回归常态,重现昔日光彩,让教师从烦琐的教规中解放,从功利中释怀,回归本真,续写自己的教学传奇。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罗然. 关于实施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2003(02).
[3] 郅庭瑾. 为何而教[D]. 华东师范大学,2001.